词条 | 汉文化景区 |
释义 |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景区简介核心区主要以“两汉文化”——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汉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博物馆、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修复和保护,重现汉文化精髓;外延区包括汉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棋茶园、考古模拟基地、划草场等,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景点和配套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的参观游览路线和休闲娱乐场所。景区内的园艺绿化也堪称一绝,先后投资2200多万元,在景区栽植银杏、国槐、栾树等大型乔木40余种、2.6万棵,桂花、梅花等灌木2.8万株,草坪13万平方米,营造出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季相交替的景观群落,将山园融为一体。景区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解忧公主纪念园、刘氏宗祠、竹林寺、仿古文化街等项目。汉文化景区三期工程将把景区内原有的文物资源,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延伸,丰富其陈展形式及效果,与一、二期互为补充,真正将汉文化景区打造成为一个集历史博览、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特色鲜明的世界级名园,成为徐州乃至江苏的金名片,“传承汉代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交通及票价地址:徐州市三环兵马俑路1号 通票:80元 交通:5路(文化宫)、58路、65路、605路、608路 汉文化广场景区的主入口——汉文化广场,广场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90米,占地18000平方米,采取规整庄严的中轴对称格局。其空间定位以东西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广场、司南、两汉大事年表、历史文化展廊、辟雍广场等景点,终点矗立汉高祖刘邦的铜铸雕像,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广场的铺装以仿制的汉砖为主要材料,图案取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勾连云纹等装饰图形。两汉大事年表四周设计了少量的水景。水的使用,不仅可以与石材形成一刚一柔的对比,更成为两汉文化广场中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手段,而且水体在园林广场设计中更具有独特的功效。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恢弘气魄,领略两汉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广场的设计犹如一段立体空间化的汉赋,通过“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抑扬顿挫、弛张有度,将汉风古韵自然呈现出来。 狮子山楚王陵处于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该陵墓“因山为陵,凿石为藏”,形制奇特,工程浩大,完全在岩石之中凿建而成,是一座罕见的特大型西汉诸侯王崖洞墓葬。陵中出土金、银、铜、铁、玉、陶等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工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它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文物遗存最多、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座西汉王陵,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鬼山,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汉代葬制,夫妻死后“同茔异穴”。大多数的诸侯合葬墓是在同一山系相邻的山头上各自建墓,相隔而望。1995年在狮子山上发现了楚王陵,专家推测王后陵应该就在狮子山附近。2004年专家对狮子山北面的羊龟山进行了遥感测试,发现有洞穴存在。根据各种情况分析,羊龟山即是楚王王后的安栖之地。羊龟山上现建有王后陵展示亭,其中将展示相关汉代诸侯王墓与王后墓的形制结构,观者可由此猜测羊龟山王后陵的情况,尝试撩开王后陵的神秘面纱。 汉兵马俑博物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位于狮子山西麓,馆内共有 6 条俑坑,出土各类彩绘陶俑四千余件。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是继秦始皇兵马俑、咸阳杨家湾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徐州汉兵马俑俑坑开挖在距离地表 4 米以下的原生土层中,并随山坡走向呈东高西低之势。这支由步兵、车兵和骑兵组成的兵马俑军阵,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军队的地下缩影。 2006年初,汉兵马俑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由“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 “徐州西汉军事博物馆 ” 两大部分构成,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屋顶为仿汉四坡顶,入口两片L型长墙形成通道,北、西、南三面环以高档土墙,从外观看,整个建筑的一半像藏于地下。简洁的外观营造了一个幽静的历史氛围,与周围的山水等自然景观相呼应,创造了一个形式简洁、空间丰富的博物馆建筑,使得游客在领略兵马俑军阵布局概貌的同时,更深入理解兵马俑所具有的丰富时代内容。 水下兵马俑博物馆水下兵马俑馆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该馆建筑在五号、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俑坑被破坏,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 汉文化交流中心建在狮子潭水面上的汉文化交流中心借鉴了汉代建筑的神韵,主要展示了东汉时期比较兴盛的汉画像石艺术。整个交流中心为一座建在水塘上的干栏式建筑,有开阔的厅堂,上层建有观景平台。整个建筑借鉴汉代建筑的神韵,用现代的材料表现传统的精神,成为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 竹林寺竹林寺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女出家人净检法师而建。建成后的竹林寺将再现千年古刹竹林寺深幽清净的意境。全寺由南北山门,主院,西侧院及佛塔五部分组成。竹林寺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建。净检法师俗名仲令仪,为西晋末年彭城人。童年随母迁居洛阳,经历丧父、亡夫之痛后,走入佛门,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随后净检法师与信友一起在洛阳宫城西门建立了第一座众尼寺庙——竹林寺。净检法师圆寂后,故乡人为了纪念她,于东晋永和年间,在徐州市区东郊狮子山上修建竹林寺。后历朝屡废屡建,明清时期为徐州八大寺之一,直至上世纪50年代完全废毁。 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狮子山竹林寺中原供奉一尊明代木制贴金的韦驮菩萨像,后为躲避战火埋于地下。1940年日军侵入徐州后,日军随军翻译中岛吉一于一夜晚随无形脚步声在竹林寺后院中挖出了韦驮菩萨像,后带回日本供奉在家。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临终前嘱咐其女婿森秀敏将菩萨归还中国原竹林寺。1998年9月,森秀敏先生借旅游来徐,到狮子山寻访竹林寺未果,深表遗憾。后经介绍见到徐州市佛协会长国光法师,商谈后约定归还佛像。2000年4月17日,75岁的森秀敏先生按照约定,带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飞抵徐州,将国宝恭还徐州佛协,并期望在有生之年为复建竹林寺尽力,看到韦驮菩萨像回到徐州竹林寺供奉。 为了纪念净检法师排除万难,皈依佛法及其弘法利生的精神,重现韦驮菩萨像供奉于竹林寺的那段历史,以此加强中日佛教的民间交流,促进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徐州市政府决定在狮子山北侧骆驼山上重建竹林寺,并在竹林寺内专门开辟了净检法师纪念堂,供全国信徒祭拜。 汉文化景区二期工程——竹林寺项目主要包括竹林寺、观音阁、南北山门、钟鼓楼、游步道、停车场等,占地16.67公顷,总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房屋拆迁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 汉文化长廊与绿化提升投资千万建设汉画像石长廊 汉画像石长廊作为汉文化景区三期景观绿化改造的一部分,被列为今年城建重点工程,该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区汉文化景区内,狮子潭东岸,与景区一期水下兵马俑馆、汉文化交流中心及二期竹林寺相连。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搭瓦檐、封檐口、完善内部构造。汉画像石长廊已初具雏形,似一条曲折的长龙,绕着狮子潭东岸蜿蜒而去,依地形变化而变化,尽其有利地势,以简约为宜,保存了原生态地貌,穿插丛林之间,贯通南北长廊,立于狮子潭东岸,跨越式平台亲近水面,两端连接水下兵马俑和交流中心,如此设计既增加了观赏性,又解除了游客徒步的疲劳。 外立面青灰色的主色调古朴雅致,长廊的屋檐造型也极为独特,与以往的长廊或平顶或尖顶不同,汉画像石长廊的屋檐高低起伏、或宽或窄、错落有致,构建成一种别具匠心的不规则几何形状。 唐主任告诉记者,汉画像石长廊以陈列展示“汉代三绝”之一的汉代画像石为途径,突出以人为本,确立“汉画艺术文化体验”的展示理念,为人们提供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该工程由清华大学设计研究所规划设计,占地约10余亩,总投资1000万元,全长约300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结构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代钢结构组成,长廊内设有展厅、游客服务中心、卫生间。 投资700万提升绿化水平 汉文化景区三期游览主线路绿化景观提升项目,规划改造绿化面积约7.3万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工程包括楚王陵入口、东大门两侧、兵马俑博物馆周围及景区内游览主线路两侧10-20米范围内绿化改造提升。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汉文化景区三期施工现场,树木栽植、景观小品设施已基本成型、完工,园林工人们正进行紧张的扫尾工作。沿着游览主线一路走下去,鸟语花香,满是绿色生机:四季常青的草坪柔软细腻,高大挺拔的乔木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景观小品别具一格…… 据汉文化景区三期项目负责人唐主任介绍,汉文化景区三期游览主线路绿化景观提升设计方案,由国内著名的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承担,强调以造型植物为特色,体现古典文化韵味,在主要的景点利用植物与景观小品的结合,凸显区域景观特色。在充分体现两汉文化的同时,巧妙利用植物造景,以自然古朴的形态展现文化艺术的内涵。 据了解,该工程今年3月1日开工,投资700万元对园内的苗木进行移植、归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树种,种植了枇杷树、桂花树、香樟、红叶石楠、广玉兰、银杏、雪松等乔木及花灌木数十种。此外,园内的景观池里还种植睡莲等水生植物,以提升景观效果。 相关报道对接上海世博盛会 展示两汉文化精粹 五月的上海,举世瞩目;五月的徐州,繁花似锦。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向世人展示。随着上海世博会大幕的徐徐拉开,作为“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的徐州汉文化景区也已张开热情的怀抱,笑迎八方宾客。 据介绍,世博会期间,汉文化景区将开展系列特色精品活动。一是端午、七夕等传统节假日举办“成人礼”、“女儿节”、“避五毒、浴兰汤、包粽子、赛艇舟”、“七夕浪漫鹊桥会”等活动,使广大游客体验到汉代民俗风情;二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推出“琴书楚汉”、“印象汉婚”以及“聆听汉乐—微型编钟幸运放送”、“纸剪汉留韵、石刻楚风情”等民间手工艺展示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以汉代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为展示内容的主题表演活动,使游客在景区内的不同地点都能观赏到具有浓厚汉代文化特色的表演节目,如“军阵演练”、“古乐雅韵”、“汉婚印象”、“车马出行”、“庖厨宴饮”、“百戏表演”等节目,以此加深游客对于汉文化的理解;同时,游客还可聆听“评书楚汉”,品尝汉食美味(沛公酒、樊哙狗肉),啜饮桂花香茶。三是举办“楚舞汉乐”、“汉家祭礼”、“汉服部落”、“天子巡游”、“古琴茶道”、“百戏争辉”、“民间工艺”、“成人礼仪”、“大显身手”、“重阳祈福”等十大汉文化旅游专题活动,多层次、立体式地将汉代的文化、艺术、工艺、杂技、美食、礼仪等精彩内容展示给中外游客。 作为徐州市汉文化旅游品牌的徐州汉文化景区,紧扣世博主题,有效整合资源,积极与世博对接,于2009年10月获得了“长三角上海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的荣誉称号,入选四条“世博之旅精品旅游线路”。为全面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2010年3月初,汉文化景区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以造型植物为特色,体现古典文化韵味,主要景点利用植物与景观小品的结合,凸显区域景观特色。在充分体现两汉文化的同时,巧妙利用植物造景,以自然古朴的形态展现文化艺术的内涵。同时,景区建设了以汉画像石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景观长廊,集中展示反映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的精品汉画像石,加以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展现汉代现实生活场景,辅之以互动体验,使游人身临其境,增添文化特色。 为确保世博会期间的安全,景区对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开放秩序、经营环境等进行大检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预报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机构、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为提升景区接待质量,景区着重强化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意识,以游客满意度为衡量的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积极推行差异化、个性化、人本化服务,引导广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价值理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 具体地址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兵马俑路1号。市内乘5、49、58(附)、66、71、605、608路车至楚王陵站下即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