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法 |
释义 | 汉法 hàn fǎ ㄏㄢˋ ㄈㄚˇ 1、即“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占领秦都咸阳,鉴于秦亡的历史教训,召集关中诸县。刘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制定“汉法三章”(约法三章),对秦朝法律删繁就简,去苛从宽,无疑是顺应民心的。它的制定和实施对刘邦统一全国起到了极为有利的作用。 2、汉代的法律制度(Han Law)汉贾谊《新书·等齐》:“曰一用汉法,事诸侯王乃事皇帝也。”《史记·田叔列传》:“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新唐书·张九龄传》:“ 九龄曰:‘ 汉法非有功不封,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 3、汉族儒士之政治主张(Confucianism)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所实施的汉族儒士的政治主张。 杨志玖先生在《元史三论》中提出汉法是“汉族儒士之政治主张”,他提出“汉法”的含义是:“汉人文化在政治上之所表现也。” 元人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 7《奏疏》):“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许衡所说的 ,“行汉法” 就是要恢复“儒治” 即孔孟所说的“王道”、儒家传统的“仁治”。 4、汉语和法语(Chinese & French)汉语和法语的合称。 例如《汉法词典》,《西游记》(汉法对照本)、汉法比较句对比研究 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