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朝的密码 |
释义 | 《汉朝的密码》是一部国产历史书籍,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陆建国(司马路)编著。 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做《清蒸汉朝》,后来改为《汉朝的密码》。一个能将历史与食物联系起来的作家,想必他对历史的热爱是深切而诚挚的,因为在他眼中,历史乃是一种美食;或者说,历史对他而言,如食物一般重要。在我看来,写史是一种文化的烹饪,而读史则是享受智慧的大餐。如此,作者完成此作时的心态,和一位大厨将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上来给客人们品尝时的心情,大概也相差无几;而读者在翻开书页的时候,或许也会有品尝佳肴的惊喜吧! 图书信息作者:陆建国(司马路) 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09235-6 装帧:平装 字数:310千字 版次:2010年1月第一版 目录序言 序幕 一、历史的舞台 二、谁制造了“秦国威胁论”? 三、谁是百家争鸣的大赢家? 第一章 第一个中华帝国:秦人制造! 第一节 说客韩非:谁谋害了他? 一、临危受命,韩非入秦 二、秦王是韩非的粉丝 三、谁谋害了韩非子? 四、法至刚,术势阴柔! 五、韩非死于自己的术、势之说 第二节 刺客荆轲:他的身手让人生疑! 一、燕太子丹刺秦计划 二、太子丹催促荆轲上路 三、荆轲的身手让人生疑! 第三节 楚将项燕:楚这样的大国为什么抵抗不住虎狼之秦? 一、可惜楚国的改革事业半途而废 二、可怜楚怀王被耍了一遍又一遍! 三、最后一支楚军 四、六王毕,四海一 第四节 孟子之误:偏偏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一、为什么不是别的国家统一天下呢? 二、外交战:另一场战争 第二章 秦朝式崩盘:至刚易折? 第一节 扶苏之死:他辜负了老父的期望! 一、博浪沙袭击 二、亡秦者胡 三、长生不死药 四、扶苏辜负了老父的期望 第二节 揭竿而起:带头反秦的是楚人! 一、刘邦和他的朋友们 二、天上掉下个吕妹妹 三、从亭长到通缉犯 四、“沛公”刘邦 五、江东子弟兵 第三节 刑徒军团: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雄师去了哪里? 一、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二、百越丛林里发生了什么? 三、岭南军团为什么不北上增援? 四、长城军团的行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五、危难时刻,章邯挺身而出 六、为什么临时组建的刑徒军团也很能打? 第四节 英雄云集:在一个牧童旗下 一、项梁举起了楚怀王这面大旗 二、官场老手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三、项梁的突然战死,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四、宋义耽误军机,该杀! 第五节 项羽刘邦:他们的人生大转折 一、巨鹿一战成就项羽千古英名! 二、刘邦的人生际遇 三、刘邦的仁厚形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 第三章 刘邦式胜利:项羽不服也不行! 第一节 鸿门之宴:这顿饭吃得真尴尬! 一、当老实人项伯遇到貌似老实的刘邦 二、这顿饭吃得真尴尬 三、谁是鸿门宴的真正赢家? 第二节 西楚霸王:项羽如何自毁形象? 一、项羽无天下之志 二、项羽分封诸王是随意涂鸦之作吗? 三、项羽为什么杀害义帝? 第三节 两线作战:楚霸王有苦难言 一、汉王刘邦 二、韩信分析项刘优劣 三、从陈仓到彭城 四、危难之时,刘邦邂逅了戚姑娘 第四节 扭转乾坤:张良之大战略 一、韩信之奇兵 二、众叛亲离:楚霸王独木难支 三、楚军色迷迷看女人的时候,刘邦跑了! 第五节 韩信踌躇:他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一、韩信灭齐败楚 二、项羽要跟刘邦单挑 三、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第六节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之咏叹调 一、项家军饿得撑不住了! 二、垓下绝唱 三、不肯过江东 四、大乱之后,渴求大治! 第四章 西汉式开局:青涩记忆 第一节 万事开头难:刘邦的烦恼 一、刘邦为什么封他痛恨的叛徒雍齿为侯? 二、功劳簿上萧何名列第一,引起哗然一片! 三、阿房宫让项羽一把火给烧了? 四、功臣们醉酒拔剑,大闹金銮殿 五、来者不善:汉高祖白登历险 第二节 屠戮功臣:汉高祖的心理历程 一、韩信的热脸贴在了刘邦的冷屁股上 二、柏人阴谋:刘邦骂人的严重后果 三、异姓王们灰飞烟灭 四、萧何害怕了! 五、刘邦屠戮功臣的心理历程 第三节 人彘事件:下手如此狠毒的吕雉是天生大恶人么? 一、对刘邦,吕雉有三怨! 二、吕雉和戚姬:两个女人一场战争 三、吕雉是不是一个天生恶人? 四、守寡的吕雉居然收到了一封情书 五、吕雉的真心爱人:恐怕不是刘邦? 六、谁埋下了吕氏灭门伏笔? 第四节 悲欢离合:汉文帝这一家人 一、无宠的薄姬生下了无争的刘恒 二、皇后窦漪的悲喜人生 第五节 黄老与商鞅思想杂用的文景年代 一、贾谊为何身逢明君却不得志? 二、惊马案件与张释之的奇妙判决 三、废除诽谤罪:可贵而短暂的言论自由时代 四、汉太子棋局杀人事件 五、晁错急吼吼地削藩,他错了吗? 第五章 帝国之雄风:汉武性格 第一节 太子之路:汉景帝的第十子如何成了皇位继承人? 一、老妈栗姬嫉妒心太强,令刘荣失去太子之位 二、长安连续发生十余起命案:嫌疑直指景帝爱弟 三、一顿饭决定了一代名将周亚夫的生死 第二节 独尊儒术:新儒家思想如何取代了黄老思想? 一、那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公务员考试 二、从放猪娃到丞相:官场标本公孙弘 三、一位老太太成了独尊儒家的最后障碍 第三节 才子佳人:司马相如是个爱情骗子吗? 一、司马相如泡妞出奇招 二、司马相如劫色劫财? 第四节 富贵逼人:卫氏家族出了个卫子夫 一、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 二、从奴仆到驸马:卫青的崛起只是因为他有个皇后阿姐吗? 三、横空出世、勇冠三军:谁栽培了霍去病? 第五节 千古叹息:李广祖孙悲怆的命运交响曲 一、千古叹息飞将军难封之谜 二、麋鹿杀人事件背后的曲折内情 三、在贝加尔湖湖畔牧羊的大汉外交官 四、力战而竭、投降匈奴,李陵算汉奸么? 第六节 谁整蛊了谁?巫蛊事件背后的迷雾笼罩 一、征和元年连环大案 二、太子造反? 三、谁是巫蛊事件背后的黑手? 第六章 汉朝的视野:大国霸业 第一节 南越风暴:汉朝之亚洲崛起 一、从袖珍小国东瓯国说起 二、岭南大邦:南越国 三、汉朝使者是南越太后的初恋情人 四、汉越关系破裂 五、楼船将军先拔头筹 六、伏波将军路博德以德服人 七、南方的海洋通往怎样的世界? 八、闽越王妄想“吞汉” 第二节 半岛疑云:三心二意的卫氏朝鲜 一、从传说到历史的半岛传奇 二、卫右渠的小动作没能蒙混过关! 三、汉帝国海陆军联合作战 四、打赢了战争,将领们却身陷囹圄 五、辉煌的乐浪时代 第三节 西域冒险:汉朝的地理大发现 一、汉武战略:寻找大月氏 二、英雄张骞和他那位匈奴籍妻子 三、大月氏不领情,张骞真命苦! 四、西南路线让汉武帝怦然心动 五、最亲密的盟友:大国乌孙 六、大宛人杀了汉朝买马使者 七、轻举妄动的大宛有难了! 八、立威西域之汗血马战争 九、大国安息:帝国视野的尽头 落幕 第一节 “王道”、“霸道”:究竟是什么道? 一、秦皇陷阱:如此勤政为何亡国? 二、双面刘邦:用人又毁人 三、虚君政体:汉初的丞相负责制 四、汉武帝从丞相手里夺权 五、以臣制臣:汉武帝的“霸道” 六、外施仁义:汉武帝的“王道” 第二节 大汉天下的苦乐人生 一、大汉农民:社会底层之民生 二、一场告缗运动打倒了大汉商人! 三、出头之路:先察举,后考试 四、民之发声:贤良的呐喊 后记 序言但是,这道菜好不好吃呢?这本书好不好看呢? 对于一本历史题材的作品而言,读者的要求可不仅仅是好看而已。他们或许会问,这一段历史的述说客观真实吗?作者提出的见解精辟得当吗?对于熟悉汉朝历史的朋友,他们又希望从作者的书中得到什么收获呢我? 不错,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甚至可以写得很搞笑。如果是一部架空或者穿越的历史小说,抑或是戏说、歪批之类的作品,好看、好笑、好玩,这“三好”或许就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了。但《汉朝的密码》不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虽然它不乏一些幽默的话语,偶尔也穿插一些现代词汇,甚至有类似后现代式的话语表达,但本书的看点并不在此。 “我的想法是写探求真实而好看的历史。”司马路常这样说。 我说,这很难,因为:第一,要把历史写好看不容易;第二,在探求历史真实的同时又要好看,这就更难了。 《三国演义》好看不好看?好看,但那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 那《三国志》够真实了,但买这本书的人又有几人能坚持读完? 历史的真实,不是说正史上写着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历史的真实,是一个探究、推理、论证,最后逐渐接近相对真相的过程。道理并不复杂,也确实可以一试,譬如登山,努力攀登、纵使不能到达山顶,总强似呆在山脚下夸夸其谈。 司马路的想法,大抵如此。 那么,这本书能带给我们怎样的阅读乐趣呢? 假如把秦、汉这一段历史比喻为一座山,那我们似乎都已经饱览了这山上的美景。但是,司马路却戴着草帽、沾着晨露地从斜刺里杀出来说:“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看这山真正的美景!” 譬如: 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 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 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 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 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 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章邯带领的只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刑徒军团,为什么能够击败士气高涨的张楚军,差一点挽救了秦帝国? 刘邦是如何成为沛县义军领袖的?他真是英明神武,天生领袖气质,受人拥戴吗? 项羽在巨鹿的胜利,难道只是因为他勇猛,所以无敌吗? 刘邦仁义宽厚的形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 鸿门宴之后,项羽几乎成为了天下的主宰,他又是为了什么自毁大好前程? 为什么项羽在和刘邦的对抗中总是占上风,最后却败走垓下? 韩信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的设想可行吗? 项羽为什么不肯听范增的忠告?一声“亚父”背后,多少情深不堪回首。 刘邦屠杀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们,难道只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吕雉把刘邦最爱的女人做成了人彘,她是传说中的天生恶人吗? …… 只是随手一翻这本书的前半部,作者便已经提出了如此多令人兴趣盎然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本来是有标准答案的,如韩非之死、失落的秦军之迷,但是很明显,作者并不以为然。 这就让人有一种读而为之一快的冲动,然而更奇妙的是,作者的笔触,更刺穿帝王将相的史册,描绘出了一幅汉朝社会全景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子、官员、将军,还有后宫、贤良、儒生、商人乃至底层社会的农民,在这本书里,都一一登场。而他的视野则包括了汉朝视野所及的全部文明世界,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辽阔久远的古代世界,古朝鲜、匈奴、大月氏、大宛、乌孙、安息(伊朗)……这就是汉的世界! 读着这本书,忍不住想,这位叫做“司马路”的民间历史作家,究竟是怎样奇妙的一个人物呢? 虽然从未面晤,我的脑海中却常常浮现这样的影像,一间简陋的书房,杂乱的书堆中,一个男子侧对着我们,手里拿着一支特大号的放大镜,低头端详着书页。突然他抬起头,脸上露出唐吉柯德似的笑容:“原来这段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 写到这里,忽然对《汉朝的密码》这个书名有了新的感悟: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 后记1963年,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站在游行群众面前发表演说,他演说的题目是——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尽管你我的梦想未必如马丁-路德-金那样伟大,或许你我的梦想只是饥肠漉漉时的一餐饭,或者少年郎梦中情人的一个微笑,那也是同样值得尊敬的梦想。 大概是源于小时候看的那些历史小人书,从小我对历史就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因此到高中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那时我的理想,用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说,是要做历史学家。 为此我在高中就囫囵吞枣地读了不少历史典籍和专业书,包括那一整套的《资治通鉴》,居然都被我给翻烂了,可谓破万卷书了。 但是我的历史学家梦终究没有实现,1998年我从师范大学毕业,到一所中学当历史老师,当时我的理想,只好调整为做好老师这份工作了! 岁月有时象一块抹布,慢慢抹去你的锐气和理想,有时又象灌顶的醍醐,令你在沉沦中突然苏醒。八年后我离开学校,以为从此与历史无缘,然而不经意间,在网上看见一些网友在谈论历史话题,不觉技痒起来。 这一技痒,便有了这部《汉朝的密码》(最初的书名叫《清蒸汉朝》,意思为原味的汉朝历史)。 于是,在我差不多要忘却自己曾经有一个关于历史的梦想的时候,突然间又闪现了灵光,将我内心深处对历史的热爱唤醒。 我突然明白,即使身在象牙塔之外,与专业研究无缘,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理想,这就是所谓私人历史研究,或者说业余历史研究。 相对于专业历史研究者,业余的历史研究者没有国家拨付的课题经费,也没有大量的时间,即便有成果,也不能评职称、当教授!但业余的历史研究者往往拥有惊人的工作热情,他们在工作之余、长夜无眠,阅读历史资料,撰写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文章。完全是对历史的热爱,弥补了私人历史研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支撑着私人历史研究的延续。 而有一件东西,是不分专业、业余的,那就是思想。历史说到底,是一门思想的学问。一旦思想被禁锢,或者无法流动,成为一潭死水。历史这门学问就宣告死亡了。 私人历史研究的优势,恰恰在于他的不受条框约束。相对于专业研究者,他能更自由地挑战权威、打破陈旧的认识。 就拿汉朝的历史来说,自司马迁以来,对这段历史的叙述、评价汗牛充栋,但是能不能说,汉朝的历史已经可以盖棺定论?或者说,汉朝这一段历史,已经不存在疑问!现有的权威论断,都百分百正确,无可挑剔! 我的回答是不,对于汉朝,现有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十分浅薄的不触及核心的!至少,有不少重大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汉朝的崛起,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秦的影响? 汉初的黄老政治,究竟对汉朝的富强起了多大的作用?为什么黄老政治不能延续下去? 儒家思想的崛起,对汉朝的历史走向,究竟是福是祸? 汉武帝的雄伟事业,究竟是虚耗了汉朝的国力,还是扩张增强了? 汉朝这样的大国,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庞大的帝国机器,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汉朝的崛起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究竟有怎样的影响? 当代的中国身上,还有多少汉朝的影子?汉的盛衰,究竟能给中国的未来提供怎样的启迪?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在寻找一种可以雅俗共赏的表达方式,希望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时,不至于因为语言深奥或过分枯燥的缘故,使大众与之失之交臂,造成遗憾。我希望这是一部有趣又发人深思的历史读物,为此我做了各种尝试,也走了不少弯路,最后形成的文稿,只能说是勉强合格,有待更多努力了。 ...... 作者简介司马路,一个历史爱好者,一个持民间视点的历史观察者与思考者,一个堂吉诃德,也是一羽孤云野鹤,更是一个不知放弃为何物的孤直书生... (注:司马路先生曾是一名有志于历史教育改革的青年教师,他曾参与上海、天津、香港等地的教材编写,鼓吹以“考试改革入手改变历史课”,提出“历史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思考的!”,真正的历史课应该是妙趣横生的思维探索而非枯燥地照本宣科。后因各种原因离开教育界。在其临近三十而立之际,开始其历史写作...) 精彩语录有学者在论述日本战国史时说,“如果把日本统一看做是一块饼,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子的人;丰臣秀吉是将麦子拿来做成饼的人;德川家康则是享用这块饼的人。”如果把中国的统一也来做一番“饼论”的话,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在种麦,秦则是把麦粉凑合起来做饼的人。 然而与日本之饼论不同,汉并非这块饼的享用者。因为秦用火太猛,竟将饼烤糊。只能由一个叫做刘邦的农民之子又将破散的饼集合起来,然后经历他的后代,一任接着一任地用温火烤这块饼,终于在汉武帝的时代出炉。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成了这饼的享用者。 ——《序言》 “恐秦症”造成六国面对秦国的进攻,未战先怯,总是想以割让土地换取暂时的和平。同时不敢互相救援,生怕惹怒秦国,引火上身。而一旦秦国伸出橄榄枝拉拢某国,某国便欣欣然,以为抱到强者大腿,于是坐看其他国家被秦国欺负,心中窃喜,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秦国威胁论”流行了半个世纪,恐吓终于成了现实,已经被吓怕了的六国,已经失去抵抗的勇气,只能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而已! ——谁制造了“秦国威胁论”? 鲁国的崛起,引起了近在咫尺的齐国的警惕。于是选出80名美人,穿着漂亮衣服,扭着细腰,轻歌曼舞,送到了鲁国边境,说是送给鲁国国君的礼物。鲁国的当家人季桓子换了件便服,猫在城头偷偷地瞧了三次,口水流了三条河,终于憋不住跟国君说了,国君说,那我也得去看看呢!结果鲁国君臣就一块整日价猫在城头看美人,把政事都给耽搁了。 ——谁是百家争鸣的大赢家? 韩非的所谓法、术、势,核心还是术,对象就是臣下,实质内容就是内斗而已。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根据韩非的学说,必要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一团和气,底下你死我活。君与臣斗,臣与与臣斗,官与民斗,民与民斗,内斗其乐无穷也! ——谁害死了韩非?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不过是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太子丹如果把养刺客、策划暗杀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改革政治和训练军队的“工作”上,燕国或许也不至于那么不堪一击。而太子丹又岂是一个孤立的例子,看看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这些贵人们,哪一个不是把“工作”的时间用在了勾心斗角和维护一己私利上。由此看来,荆轲的这一剑,与其说是刺秦,不如说是刺燕、刺六国! ——荆轲是高手吗? 正所谓此消彼长,东方四大强国魏、赵、楚、齐的相互消耗导致了他们的先后衰落,而他们的内耗衰败,正好给了偏居于西方角落里的秦人以绝佳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偏偏是秦国统一了天下? 作为长子,秦始皇对扶苏显然寄托了太多希望。这个儿子是帝国的接班人、将来的二世皇帝,秦始皇希望他和自己一样坚强刚毅,做一个铁腕的独裁者。一样笃信法家学说,将阴戾深刻、少恩寡义的秦之水德发扬光大!然而流着郑人血液的扶苏这孩子却偏偏柔弱得象个小姑娘,秦始皇坑杀那些儒生的时候,他居然说什么“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恐怕乱杀无辜,迫害读书人,会引起天下的不安定。”秦始皇怒了,小儿之见!这些罗罗嗦嗦唧唧歪歪的儒生,才是我大秦的不安定因素。自从活埋了这些儒生,你不觉得世界清静了许多么!于是把扶苏送到北方长城蒙恬军中去,让他到部队大熔炉中去接受锻炼,为人生积累更多的历练,才配做帝国的接班人。 ——扶苏辜负了老父的期望 视百姓为猪狗的朝廷,实在难以想像会得到百姓真心实意地拥护。抗拒的情绪,虽然被朝廷的武力一时压迫着,却会在合适的时机来个总爆发! ——带头反秦的是楚人! 谁当头呢?萧何、曹参二位在肚子里计算、论证又验算了一遍,觉得造反这件事风险太大,秦朝律法规定:“首恶从重,胁从者从轻。”就让老刘做这个首恶吧!于是……最终,刘邦盛情难却,当上头领,号称“沛公”。 ——“沛公”刘邦 秦末的农民起义,并没有一个事先的组织策划,陈胜、吴广若不是被强征入伍又碰上大灾,决不会突然异想天开要造反;刘邦若不是手下的民工逃走了一大半,也不会轻易舍弃了亭长这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抛弃老婆儿女去山里当盗贼;项梁叔侄若不是看到天下大乱,也不会贸然杀害地方官、招兵买马出来打江山。关键在于,秦的苛政让所有人都无法忍受,于是一夫揭竿,万众响应,于是看似强大的秦帝国,就这么轰然倒地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雄师去了哪里? 李斯屈打成招,但还打算上书给皇帝申冤,赵高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为了彻底击败李斯,赵高再出一招,虚虚实实。 某日,李斯欣喜地看到几个御史模样的官员来到狱中。 御史问他:“你冤么?” “冤枉啊,臣有下情禀报圣上……” “冤你个姥姥!”御史一把扯了李斯的陈情书,好一顿暴捶!原来御史是赵高的门客所扮。 如此搞了十馀次,李斯绝望了,等到真的钦差来了,李斯也以为是赵高的人。 “臣死有余辜!” “真的不冤枉?” “冤枉?怎么可能呢,我大秦帝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我李斯胡说八道,罪有应得,这么说你可不捶我了吧!” ——官场老手李斯为什么输给了赵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