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志正 |
释义 | 韩志正(1868—1936),字元方,笔名燕石、石隐等。原籍敬安(当时属铜山县)西南陈庄,后迁居县城苏家大园。生于清同治七年农历9月17日,革命家、教育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留学日本,在东京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1918年秋,韩志正以众议员的身份到达广州,被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护法政府。民国二十五年农历3月13日辞世。生前著有诗集20余本,但大都散轶,仅有《北京女伶百咏》、《丁卯六十感旧诗》存世,与祁汉云、张伯英、周祥骏友善。 早年求学韩志正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光绪十三年(1887年)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携长女中英留学日本,入宏文学院学习师范教育,后又入东洋大学学习法政。 革命人生韩志正青年时代,适逢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决心走革新之路。光绪三十年(1904年),“约同志立不缠足会”。其妻张氏,女中英、夏英首先放足。在她们的带动下,社会风气大开,放足的浪潮由县城遍及乡村。铜山县的反封建运动在韩志正等人推动下,越来越深入。在放足的高潮中,又倡导剪掉“清辫子”,采取进城者先剪辫子的措施,波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寻求救国之路,携长女中英游学日本,入宏文学院学习师范教育,后又入东洋大学学习法政。同年在东京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年)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韩志正当即发表《瓜分告哀书》,揭露帝国主义的野心,唤起民众,主张全国人民要武装自己。铜山县各中小学堂,先后聘请教官、上军事课、学兵操。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徐州府、道和铜山县署封建官吏为之震恐,后秉报清廷,被勒令禁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决定自南京北伐。2月11日,北伐军抵达三堡,威逼徐州。2月13日韩志正、王少华等代表铜山各界爱国人士前往三堡迎接革命军,并汇报了有关军事情报,自告奋勇作为向导。铜山光复后,他被推举为铜山第一任民政长(即县长)。上任后,他立即宣布废除铜山封建政体和苛捐杂税,建立民主共和制。 张勋占领徐州后,韩志正“避仇居京”,改名石隐,教授于正志中学。1917年编著《北京女伶百咏》一书,有力抨击了反动当局的腐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1918年秋,韩志正以众议员的身份到达广州,被选为国会议员,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护法政府。期间,他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为护法奔走于南方各省,历时5年,护法运动失败后返回故里。 开启淮海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宣统元年(1909年),韩志正和其长女韩中英创办了铜山县第一所女学堂——坤城女学堂。堂长由其长女韩中英充任。他还在县城组织了“铜山县同志会”,经常到街头巷尾宣讲时事和救国道理。并邀请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陈鹤琴来铜山演讲。 护法运动失败后,韩志正积极发展铜山教育事业,铜山县劝学所改称铜山县教育局后,他出任第一任局长。后因年迈卸任。 家庭关系 姓名 备注 子 韩维张。韩维恭 女 韩中英。韩夏英。韩文英。韩俊英。韩兰英。韩泉英 孙女 韩书珍。韩席珍 外孙 周启邦。周启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