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楼村 |
释义 | 韩楼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南二公里处,与滨州市官庄接壤。资料显示引,该村有394户,1517口人,总耕地面积2250亩。其中棉田1850亩,桑园300亩。韩楼村位于安徽省淮北市高岳办事处东部,西邻岱河,东与矿山集办事处毗邻,据资料显示引:全村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有6个自然村,18个村小组,1413户,5347人。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韩楼村村名由来韩楼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二公里。系明朝洪武二年, 韩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韩楼。 农业概况韩楼村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适合种植各种作物,该村根据市场经济,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确认该村主要特色产品为棉花、桑蚕两大块为主导产业,做强经济的发展。 基础建设2006年3月6日,该村召开村委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研究挖沟清淤的问题。会议由村委会主任杜召祥主持。经过村委提议和村民发表意见看法,最终决定动工实施,挖沟500米,清淤1500米。 2006年7月10日,经多方研究同意部分地块挖排涝沟,由村委委员杜岩峰负责此项任务,工程投入1500元,人工15个,工时18个。 文明建设该村村委十分注重改进活动方式,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载体、有规划、有实效的要求,到2006年,该村建设起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处,党员活动室、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小康书屋、人口学校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公共设施用地:该村建设文化大院一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特色农产品棉花:以优势、高产、高效地抗虫棉为主,省工、少投入,效益高的特点,产量高、棉色好、好摘收、皮棉高、纤维长、价格高。该村1850亩棉花,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年平均价格每个籽棉21元左右,年收主270万左右,群众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桑蚕:该村桑蚕始建于1994年,2006年有桑园面积300亩,桑树的特点是一年种植多年受益,劳动强度低,益管理。大棚养蚕省工又省力,蚕好,产量高。2006年在桑园每亩养蚕2.5张蚕,亩桑园收入万元左右。 村委会发布时间:2007年11月7日 该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共有5人组成,杜召祥担任村委主任,村委会委员有韩永刚、高红卫、韩岩峰、韩受林。其主要职能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群众加速农业产业化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呈现村美、民富、风正的良好局面。 村规民约发布时间:2007年11月7日 韩楼村在合作社的运营上坚持“三位一体”的规章制度。 一是服务与经营一体制。合作社不仅提供技术、信息、供应等服务,还要把养殖基地、生产基地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基地和生产厂家实行企业化管理,负责人由合作社理事会聘任,实行工资制。 二是村社合一制。村党支部书记和合作社理事长由同一人担任,这样做有利于村级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股份合作制。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入股,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投资融合在一起,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风险。 安徽省淮北市高岳办事处韩楼村自然状况韩楼村地处淮北市郊,交通便利,6个自然村分布在岱河煤矿周围,多数土地被煤厂采煤塌陷,全村在册土地面积306亩,可耕种土地面积1610亩,塌陷水面500亩,人均可耕种土地0.3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蔬菜为主,尤其以程庄蔬菜远近闻名,特产有扬洼的花生、酥梨和韩楼的鲜鱼。 组织建设2007年11月按照上级要求和区域调整规划,原程庄行政村和韩楼行政村合并,统称为韩楼行政村,并村后成立了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支部,九个党小组,110名党员。 农业种植全村粮食种植面积1100亩,主要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年总产量180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510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380亩,程庄蔬菜基地被淮北市评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并成立了程庄蔬菜合作社,主要以番茄、黄瓜、芹菜等为主,年产量400万公斤。 畜牧养殖随着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08年全村有专业大型养殖户16户。其中养猪场5家,存栏600头,年出栏生猪1200头;养鸡户4家,存栏10000只,年产禽蛋25吨;水产养殖面积500亩,其中精养鱼塘340亩,年产鲜鱼50吨。 第三产业随着土地越来越少,仅靠土地只能解决温饱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村里依靠煤矿优势,鼓励村民从事煤炭运输,现在全村共有运输专业户75户,各种运输车辆90部,经商人员41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80人,年劳务收入550万元。 基础设施全村共修建村庄道路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3.6公里,柏油路面1.4公里。共灌溉机井54眼,对口井70眼,有效灌溉土地面积1500亩,现有街道一条,南北长200米,临街店铺80间;2009年新建菜市场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村有全日制小学2所,教学楼2栋,面积1500平方米,在校学生381名,教师3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100%,毕业率100%。 农村医疗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现有村级卫生所5个,医务人员11名,重点开展地方病防疫和常见病防治工作。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来,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改善,200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开放式村部正在建设,村部有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会议室、图书室、警务室和村民健身器材、公开栏等。 到2008年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60%,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0部,移动电话180部,电视机99台,部分家庭还有了电脑和私家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