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
释义

本书是由作者张强所编著,重庆出版社于2007年6月1日出版。本书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关注的是西方艺术作为语言和方式的母本在中国当代文化情境中的遭遇及变化。深刻讲述分析中国现代化艺术的适应空间与发展走向。

书名:《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

作者:张强

ISBN:10位[7536689055]13位[9787536689053]

定价:31.00元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6-1

装帧:平装

内容提要

《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的题目注定了文章介入的角度,即我们关注的是西方艺术作为语言和方式的母本在中国当代文化情境中的遭遇及变化。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正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感觉,使自己真正步入新的发展。谋取平等的对话接轨于“国际规则”,这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还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呢?当“后现代主义”、“后殖民文化”这一“主体明确”的概念认同原则不时激发在中国艺术家面前,一切现有资源的利用也就成为既成的表演,忐忑不安地听训于最终的判断。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的现代艺术——“八五美术运动”是模仿,走出模仿之后却又归顺于“它者——主体”的判断原则之下,仿佛困惑与迷茫总是挥之不去。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尴尬而又宿命的怪圈,它令中国当代艺术家深感恼怒与无奈。

作者简介

张强,1962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肥城市。中国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教授,兼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首批五册独立撰写(重庆出版社2006版):“中国画学丛书”,首批七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版),独立撰写其中《中国画论体系》、《中国绘画美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现代国画形态》(五册110万字)。获重庆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先后出版个人专著共计16种,其中《中国画论系统论》(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版)被列入“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通用教材”,并获山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第二次“刘勰文艺评论奖”。《视觉文化:从艺术经验到学科体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版)被列入“全国高校百部优秀社科专著文库”。

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瓦利克美术馆(1998)、美国堪萨斯大学斯宾塞博物馆(2000)、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2002)、澳大利亚亚澳艺术中心(2004)、法国图卢兹艺术中心(2004)、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2005)、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2007)等地表演、展出。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美术文献》编辑部等机构收藏。

2006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推出张强大型古典艺术学术辑集——《高逸风致》(绘画卷,书法、诗歌、画学卷)。2007年由重庆出版社推出张强大型现代艺术学术辑集《踪迹维度》(社会学采样之评论卷、对话卷、网络卷、行墨巴黎卷)。

图书目录

总序

中国本土艺术学科:现代方法论再造与逻辑网络的构筑

前言

上篇 西方现代艺术史逻辑

第一章

科学的引力:印象之下的理性分析

第一节 冷静之源:理式的追溯与审查

第二节 走向现代:文艺复兴以来的形式分解及问题提示

第三节 印象派系谱(上):马奈莫奈

第四节 印象派系谱(下):高更凡·高

第二章

精神的隐秘:心理封锁的揭示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的精神网络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与中国抽象心理的比较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的抽象外延

第四节 错置的精神幻象

第三章

重合的艺术观:面向文化时空

第一节 抽象化理性:塞尚到修拉

第二节 破碎的逻各斯:毕加索马列维奇蒙德里安

第三节 返回真实:杜桑克莱因波伊斯

第四节 平面化的世界:直面自然与当下

下篇 中国现代艺术的文化嬗变

第四章

变动的时代:中国艺术形式的观代改装

第一节 中西现代艺术:文化智慧的兼容

第二节 中国画之变:从新文人画到抽象水墨

第三节 东方的提问之一:书写的空间还有多少

第四节 东方的提问之二:汉字的现代艺术价值是什么

第五章

五彩的交错:中国现代艺术的东方感觉

第一节 太湖石情结:雕塑的现代空间

第二节 装置与行为创造的文化

第三节 东方女性的新感觉

第四节 中国当代油画:走出家园

主要参考书目

总后记

关于“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与我的五本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