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邯郸战役
释义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

名称:邯郸战役

地点:河北邯郸

时间: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

参战方: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果:中国解放军胜利

伤亡情况:解放军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解放军伤亡4000余人

主要指挥官:高树勋,刘伯承,邓小平

概况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役。又称平汉战役。1945年9月国民党蒋介石为篡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调集大量军队向解放区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抢先进入平(北平)、津(天津),夺取东北。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所属第三十、第四十军和新编第十一军等部共4万余人,在其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四十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八军军长)率领下,从新乡地区北进,企图占领邯郸,打通平汉铁路。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决定集中3个纵队和冀南、冀鲁豫、太行军区主力共6万余人,在10万民兵、自卫队支援下,将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军先头3个军诱至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滏阳河河套多沙地带,逐次歼灭之。10月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进至漳河边的岳镇、丰乐镇一线,遭到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的阻击。22日,国民党军主力北渡漳河,沿铁路东侧分两路各自交替掩护前进,刘伯承、邓小平为阻止国民党军进入邯郸,令第一纵队主力赶至邯郸以南进行正面阻击。24日,晋冀鲁豫军区后续部队已大部赶到,将国民党军主力三面包围于邯郸以南、马头镇以东、商城以西之狭长地带。28日,后续部队全部到齐,遂于当日黄昏发起总攻。战至30日,歼灭国民党军第106师大部,重创第三十军。高树勋率新编第八军等约1万人在战场起义。31日,国民党军主力突围南撤,军区部队在追击、夹击中,于下午将敌合围于旗杆漳一带,并以主力展开猛攻。战至11月2日,国民党军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此役,除新八军等部起义外,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时八路军过急地收编吞并了高树勋的起义部队,也造成了不好影响,刘邓大军主力出击外线后,晋冀鲁豫根据地一度非常紧张。

简介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8军军长)率领第30、第40军及新8军4.5万余人从新乡沿平汉线北进,旨在占领邯郸,打通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为进军华北、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据此,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歼击沿平汉路北上的马法五、高树勋部,以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北进。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制定如下作战方案:第1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之一部为路东军;第2、第3纵队及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为路西军,对沿平汉路北上的国民党军形成东西钳击之势;以太行军区部队一部组成的独立支队同太行、冀鲁豫地方武装和民兵相配合,活动于黄河以北至安阳间,袭扰并迟滞国民党军北进,以争取时间掩护军区主力向平汉线集中,诱使北上之国民党军至漳河以北、邯郸以南地区,予以各个歼灭。

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进占漳河边的岳镇、丰乐镇等桥头阵地,掩护架桥。22日国民党军主力北渡漳河,遭到先期赶至邯郸以南的第1纵队主力的阻击。24日,国民党军3个军渡过漳河,全力北进,其第40军之第106师等部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第1纵队第1旅阵地反复攻击竟日,于黄昏从崔曲、夹堤间突破,并进至高庄、南泊子一线。第1纵队的顽强阻击为军区后续部队到达预定战场赢得了时间。晋冀鲁豫军区随即组成北、南两集团,从邯郸以南、光禄镇磁县以西、马头镇以东3个方面对北进之国民党军形成包围之势。

28日黄昏,总攻开始。担任总攻突击队的北集团直指第40军,攻击突出于战场北端的第:106师。战至30日,第106师损失惨重,第30军也遭到沉重打击。在政治争取与军事攻势下,高树勋率新8军万余人在马头镇起义。31日,国民党军主力受围攻兵团“围三阙一”之惑,向南突围。太行、冀鲁豫区部队前出到漳河北岸,第1、第2、第3纵队从东西两面将突围之国民党军合围于旗杆漳、辛庄、马营一带。11月1日,第1纵队一部突入旗杆漳马法五的指挥部,被围之国民党军四散溃逃,至2日,除少数突出外,其余全部被歼。由石家庄、安阳出援的国民党军闻风撤退。战役结束。

点评

此战,除新8军等部起义外,解放军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物资,自己伤亡4000余人。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对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沿平汉路北进,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争取国内和平的斗争均有重大作用。战役的主要经验是:对进攻之敌应审慎忍耐,诱敌深入到我精心选择和设置的战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将敌包围,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阻止和拖往增援的敌人,保障主力歼击被围之敌;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在军事打击的同时,成功地争取了新八军等部起义;当敌企图突围时,我适时网开一面,并以主力先机转移到敌逃路两侧,歼敌于运动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