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渔业信息化 |
释义 | 渔业信息化的内容(1.渔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技术 2.渔业基础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3.渔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开发 4.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 5.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 渔业信息化的概念渔业信息化(Fisheries Informatization)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渔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渔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发展过程。 渔业信息化的涵义渔业信息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渔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渔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渔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过程。渔业信息化是渔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它将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渔业现代化的方向。 从渔业内部各产业结构角度看, 渔业信息化是养殖业信息化、捕捞业信息化、加工业信息化及渔业装备与工程信息化的综合;从渔业经济和管理层面看,渔业信息化是渔业宏观决策信息化、渔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渔业市场信息化和渔业科技推广信息化的综合;从认识渔业对象发生发展规律看, 渔业信息化是渔业对象信息化和渔业过程信息化的综合;从渔业信息自身属性看, 渔业信息技术是渔业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分布和表达的综合;从渔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看, 渔业信息技术是渔业管理信息系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渔业生产与执法过程管理调度系统、渔业决策支持系统、渔业专家系统、精确渔业系统、渔业流通电子商务系统和渔业教育培训等系统的综合。渔业信息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中, 既有信息科学的共性技术, 又有渔业领域的特有技术。其中渔业领域特有的信息技术将是今后渔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面向特定目标的渔业信息技术组装和集成为渔业信息应用系统, 而渔业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传播是渔业信息的服务系统。 渔业信息化的内容1.渔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技术信息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工作的基础。只有实现信息工作的标准化, 才能实现信息的有序化、矢量化, 才能达到信息的增殖。渔业信息标准化工作目前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制定出各类信息代码, 如:水产品分类代码、水产企业代码、渔业船舶分类代码、渔村及渔港代码、渔需物质商品代码、渔业统计指标分类代码等。 2.渔业基础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渔业基础数据库是渔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渔业信息共享的基础2包括渔业组织机构数据库、渔业自然资源数据库、渔业生产信息数据库、渔业文献档案数据库和国外渔业数据库等。 3.渔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开发网络和通信系统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是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共享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个成熟的渔业信息网络系统应该是一个高起点、易扩充、能升级、方便管理和使用, 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国辐射, 提供全方位的渔业信息服务, 使用户能通过该网快速传播渔业信息, 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动态、市场信息、养殖技术、渔业政策法规、查阅文献资料的信息平台。 4.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空间信息技术(简称 3S系统)为主要内容, 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 用来采集、测量、分析、存储、管理、传播和应用与空间信息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技术。它在渔业生产、管理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以GIS技术为基础, 开发研究渔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生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全国渔业资源环境地理系统以及区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将RS图象处理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 建立海况、渔况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和全国渔业环境监控预普服务系统;将GPS图象处理技术、GIS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相结合, 建立渔业通讯、导航综合指挥系统等。 5.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 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人工系统。这样的系统通过友好的人机对话, 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技术咨询、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质管理等。 渔业信息化的作用1加速渔业生产的现代化将全球卫星定位GPS、飞机拍照和海岸声纳探渔技术相结合, 运用计算机对信号滤波, 对图象加以分辨和模拟, 实现渔群的跟踪和分辨, 从而实现海洋捕捞的高效化。此项技术只在发达国家己广泛应用。如日本水产厅和海洋资源研究所建立的海洋渔情卫星监测网, 利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气象卫星对各海域进行红外扫描, 再将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从而迅速、准确地在海图上绘出鱼群的分布位置,然后由设在千叶县的中央渔业专用电台播发。分布在各海域的渔船通过接收相关信息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何处有鱼及鱼的种类和鱼群大小, 然后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鱼群跟踪, 从而提高了捕捞量。窥一斑而见全豹,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大大加强了对影响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态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控和预警预报, 提高了渔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 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周期长、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因此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是渔民多年来的梦想, 也是新时期对渔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工厂化养鱼为代表的现代渔业, 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殖的自动化。通过把人工智能系统和相关的仪器、仪表相结合, 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加水、控温、增氧、投饵、捕捞等自动化管理, 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造成的损失。 2加速渔业科研的现代化近年来, 各地、各级水产科研部门和渔业行政管理机构在渔业信息积累和数据库建设方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 己建成了一些实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如渔业科技文献、科研成果管理、全国渔业区划、渔业统计、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海洋捕捞许可证与船籍证管理、远洋信息管理系统等, 其中有的已经推广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科研和渔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渔政管理方面, 我国已完成包括渔政船调度指挥基础信息、违法及涉外纠纷案件实时处理及档案信息、全国渔船船籍档案信息、全国渔船海上船位动态、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资源信息,渔业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海洋捕捞许可证及捕捞配额管理信息、全国渔港监测管理信息、国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信息等基础数据的积累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各级渔业行政执法部门和管理人员, 可通过相关的渔政管理系统, 及时获取渔船海上船位动态、资源状况和渔业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调度指挥渔政船执法, 及时了解违法及涉外纠纷案件, 掌握渔船变化情况、海洋捕捞许可证发放、捕捞配额管理信息和渔港动态信息。调整国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信息等基础数据库的积累与建库工作, 渔业生产分布、生产情况、科研成果、资源环境状况、统计分析等丰富的渔业管理数据,以代替传统的决策和办公方法, 提高渔政执法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加速渔业经济的现代化渔业行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点, 即渔业生产单位分布较广且分散, 大多数生产单位规模较小, 技术力量有限, 地域特点明显, 南北方互补性强。其主要原料和产品为鲜活水产品, 商业活动中要求库存快速周转, 即时经销, 即时服务, 故生产和生产交易时间性要求严格。产品交易和物资流通主要依赖传统方式完成, 产、供、销三者隔离, 缺乏有效的信息及交流手段。借助互联网为平台的渔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彻底地改变这种局面。水产专业网站作为网络化时代渔业信息技术的产物将在今后的渔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有越来越多的渔业捕捞、养殖和水产品经销单位涉足这一领域。水产网站的建设和发展能使水产贸易中生产者、购买者和销售者更有效、更直接地联系起来, 全面了解市场动态, 及时掌握市场上水产品的供应量、质量和价格等信息。水产专业网站也使得渔业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透明, 更加公平。买卖双方可以更加方便地比较各种商品的质量、价格,就不需要中介机构在企业和顾客之间插上一脚, 获取佣金, 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互联网上的水产网站, 水产企业可以开拓视野, 放眼全球,寻找更多的合作者, 直接参与国际的竞争。同时,厂家能及时掌握各国的水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 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可以和科研机构更有效、更直接地联系起来, 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而渔业生产者反馈的信息和问题又促进渔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两者的相互促进, 使得水产业更飞速地发展, 加速了渔业经济的腾飞。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迈进的世纪。作为传统产业的渔业, 所面临的不仅是严峻的考验, 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把握住这个机遇, 正确地制定方针政策和规划, 组织科研力量, 根据渔业生产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并投入必要的资金,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渔业, 提高渔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大科技进步在渔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促进渔业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渔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梁兆基,冯子恩,叶柱均等.农林经济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309) 国外渔业信息化的状况国际上,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应用, 使各种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递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国家己经不同程度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渔业生产、管理和研究领域, 并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获取、处理和传递各类渔业信息的应用已进人实用化阶段。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组织都建立了世界范围的渔业资源、渔业环境、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库。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也早已建立了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市场信息数据库、灾病害数据库和文献专利技术数据库等, 并提供服务。世界渔业研究中心(World Fish Center)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鱼类种质资源数据库FISHBASE,收录了世界上17500多种鱼类, 分别描述了每个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分类学、种群动态、遗传、生理等特征及其经济价值等, 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获取、处理和传递各类农业信息的应用技术已进人实用化阶段。农户、农场主通过信息网络, 随时可以查询农业生产、销售、市场价格的各种信息, 制订生产经营方案;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可随时调用有关国家、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环境动态变化的信息, 并利用有关信息预测未来, 进行农业管理决策。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也十分重视。韩国开展了农业信息系统10年计划, 菲律宾、印度、巴西、捷克、波兰、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国家都较早地采用了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农业管理、农业生产进行管理服务。 许多发达国家目前正在有效地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简称3S技术)应用于渔业生产、科研和管理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和用途进行研究开发。许多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政府辅助决策、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水面利用和区划管理;气象、海况、渔况测预报和鱼群探测、渔船导航和海上生产作业实时指挥等领域。同时,随着计算机智能识别、推理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些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也开始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池塘理化参数监制、自动投饵、饲料配制、鱼病诊断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