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滋 |
释义 | 海滋是类似海市蜃楼的一种光学现象。当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出现较大温差时,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发生折射,从而形成了岛屿等变幻画面。海滋现象与海市蜃楼、平流雾并称海上三大奇观,多发生在春夏或夏秋之交时节,冬季出现十分罕见。 形成条件在春夏、夏秋之际,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天气晴朗后气温开始回升,暖而湿的空气和海面附近的低温混合,凝结成小水珠,飘浮于空中形成平流雾。雾带的形成又为海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海滋与阴雨天气有关系,连续阴雨会造成大气温度、密度、气温层等的变化,有利于形成海滋现象出现的必备自然条件。 原理海滋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且海面上空气层产生强逆温时,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当光线透过水汽时发生折射或全反射,导致海上岛屿、船只等景物产生变形并脱离海面,就形成了自然景观“海滋”。 与海市蜃楼的区别“海市蜃楼”与“海滋”的区别在于一远一近,一虚一实。在沙漠上空或东海海面上空出现万里以外的伦敦城的景色,就是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奇景多但稍纵即逝,海滋景观存在时间则较长。海市蜃楼”与“海滋”的形成原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平静的海面即成海市”的地面接收站。所以,海市蜃楼均一幅来自异地的虚像。"海滋”的景物取自当地海面上的实体,当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海面上空气层生强逆温时,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再由阳光折射就形成了“海滋”。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最早记载“海滋”现象的是明代的登莱巡抚袁可立。明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袁可立在其《观海市诗》并序中记载道:“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楼,推窗北眺,于平日沧茫浩渺间俨然见一雄城在焉。因遍观诸岛,咸非故形,卑者抗之,锐者夷之;宫殿楼台,杂出其中。谛观之,飞檐列栋,丹垩粉黛,莫不具焉。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 参差远迩,桥梁洲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世传蓬菜仙岛,备诸灵异,其即此是欤?”,世人皆以为是现存蓬莱阁诗文中记述海市最真实得体的一篇文章,实际上袁可立看到的应该是一次“海滋”。 海市与海滋的争议人们对海市与海滋的鉴别,长期以来存有争执。1988年6月17日在山东长岛海域曾出现一次长达5小时之久的海滋景观,当时还因鉴别是海市还是海滋而发生过一次学术争论。海滋一词正式入传始于1984年,山东长岛县志办公室在修志调查时从渔人中所得,记入了 《长岛县概况》。1985年, “海滋”被收入了 《山东各地概况》。1988年, 《人民日报》将长岛海域发生的海滋景观向国内外作了多次报道。从此,前往长岛观看海市与海滋的旅游者迅猛增加,两年间年度客流量由20万人次猛增至1OO多万人次。2006年5月7日11时40分至16时,在山东蓬莱海滨、蓬莱阁和八仙渡景区以东海域上空,首次同现海市蜃楼和海滋奇观,这两种海上奇观持续时间很长且十分清晰,10万市民和游客有幸目睹这一天象奇观。 最近的一次海滋出现,发生在2009年11月2日。由于天气骤然变冷,山东省威海市海上公园海域和小石岛海域分别出现海滋奇观。这天上午,在海上公园海域刘公岛南侧海平面上出现一处处飘忽不定的小岛,小岛北侧是一艘大船,好像停靠在岸边的客轮。随着时间和光线的变化,小岛的位置和形状也开始发生变化。下午16时许,小石岛西部海域附近也出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一些移动的景物。其中最明显的是两栋类似楼房的建筑物矗立在海面上,在楼房北侧海域,隐约可见两座山脉在海面上漂浮不定,令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此次海滋是取自当地海面上的实体。当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海面上空气层产生强逆温时,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再由阳光折射,从而形成了岛屿等变幻画面。 海滋与海市蜃楼、平流雾被誉为海上三大自然景观,也是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可遇而不可求。何时能够形成科学的理论并进而对它们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作出准确预报,的确是众人所期待的,这也给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