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村 |
释义 | 1 浙江省桐乡市大麻镇西南村西南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北面,嘉兴市桐乡市西南,大麻镇西南角,南接壤余杭区东湖街道塘湾村,东接海宁许村庄湾村,西接余杭运河镇,北面接壤都为桐乡市大麻镇麻溪,湘漾,大庄等村。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大麻镇西南村目前由桐乡市管辖,历史上曾经先后为杭县,德清县,崇德县管辖,现在在杭州规划图中,被远期划为杭州都市圈内。在地理上离杭州副城临平城市中心仅几公里路程,故逛街都到杭州多数。全村总面积2.48平方公里,有33个村民小组706户农户,3020人。有党员59名,全村耕地面积2045.9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203.46万元,人均收入1088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人均325元。该村是桐乡是个私经济的起源地之一,现在经商人数众多,拥有小汽车的人不少。 2007年完成工业收入51076万元,主要以纺织业、养植业等为主。农民经营收入51182.99万元,拥有规模企业4家,小型企业15家。 近几年来该村的基础建设,完成了4—7米路幅主干道5.6公里,完成了组通户道路7公里,累计投入资金318万元。修建了3.2公里的块石河岸。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建造了2座垃圾中转房,250只垃圾箱。落实了2名保洁人员,常年清运,做到日产日清,落实长效管机制。新建了活动中心,一个健身场地,绿化了环境,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提高。 该村由于离杭州近,前景光明。如果在教育和交通上能更上一步的话,那么它将是投资者的天堂。 2 河南省洛宁县赵村乡西南村赵村乡西南村位于赵村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处,该村辖9个村民小组,1260余亩干部5人,党员30余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烟叶面积近200亩。 长期以来该村群众主要依靠粮食种植,烟叶生产,劳务输出等产业,人均收入大约为2000元左右,该村属凡村自然村的行政村之一,硬化村内道路500余米,电话、手机的拥有率达80%以上,闭路电视入户率70%,信息通达,交通便利,群众生活安定,社会风气较好。 3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西南村◎ 地理位置西南村总人口1130人,共300户,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0亩。到2006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0万元,该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抓好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力求为村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该村拆除了全部违章建筑和1000平方米的120幢破旧建筑;对鱼塘进行了清洁改造,完成了400米鱼塘岸线及岸边道路改造;完成了240幢建筑立面装修改造和复古工程,并重新修葺了何氏守祠和包公庙。该村先后投入资金铺设了1.3公里长的村道,砌筑村道石堤1000多米,建设小公园4个,灯光球场1个,安装路灯70多盏,种植绿化风景树150多棵,铺绿化草皮2000多平方米,修建了一个老人娱乐中心,建造了1000多米长的排洪渠道,并改造了村自来水管和水管接驳口,解决了群众缺水问题,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人居环境。 ◎ 经济状况西南村成立初期,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分薄弱,村容村貌极为破旧,村两委干部连工资都不能保证正常发放,在村内进行各项建设更加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村两委确定了“以工促农、工业返哺农业”的工作思路。首先修订了全村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方案,明确了居住区、工业区和耕作区三大功能区。其次制定了工业开发区土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村经济联合社名义将土地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将土地办理为工业用地后主要用于出租,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自建厂房出租,开发土地的收益盈余,一部分通过分红的方式分配给村民,增加农民收入,一部分用于村内各项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西南村工业开发区启动于1999年,2000年正式投入各项工作,经过了从规划、办证、“三通一平”到招商引资等阶段的艰苦工作,如今,西南工业开发区各项设施正逐步得到完善,企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20多家投资落户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村集体土地租金收入已达到了400万元左右。 ◎ 乡村建设2006年以来,西南村把旧村改造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在广州市、增城市及新塘镇等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科学规划的制定,实行改造与整治并举,取得了初步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变化,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1、以规划为龙头,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是前提,没有一个好规划,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就可能导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情形发生,最终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西南村两委班子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把规划摆在首要的位置来抓。在增城市规划局及新塘镇规划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全村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按照整治规划方案对旧村进行了整治,做到抽疏旧村住房,拉通路网,增添建设绿化网。 2、齐心协力,加强村庄整治和改造 近年来,西南村通过向上级争取一点、同时以村集体投入为主的办法解决了村庄改造的资金来源,切实加大了对村庄的投入和整治力度。村庄整治涉及到大量的拆迁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群众是否愿意、是否支持的问题。村两委首先召开党员、合作社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从而统一了村社干部和党员的思想。会议上还制定了拆迁房屋的补偿方案,具体是:由村委会、各合作社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组成评估小组,在现场根据该合法房屋的类别、建筑年限和建筑质量,综合评估出具体每间拆迁房的补偿金额,建筑物最高补偿标准不超过300元/米2,宅基地统一按200元/米2由集体收回,凡是属于乱搭建、霸占集体土地的建筑一律不作任何补偿。接着又召开了拆迁户动员会议,会议上向拆迁户宣读并解释了拆迁房屋的补偿方案,还现场展示了规划整治效果图,使拆迁户明确了规划整治的目标和重大意义,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动员效果。紧接着由村社两级干部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使旧村规划整治工作的目标和意义深入人心,对暂时不理解的群众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最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旧村改造这项工作中来。 西南村成立初期,村容村貌破旧,脏乱差现象严重,人、猪、鸡等混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十分淡薄。前几年,西南村已经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整治行动,拆除了村内一大批“脏乱差”及违章建筑;在对鱼塘的清洁改造过程中,结合考虑村道建设和绿化景观的需要,围绕四口鱼塘的路基重新砌上了石堤1000多米。根据当时村内的绿化十分欠缺的情况,把清拆整合出来的大部分空地规划为公园绿化用地,聘请专业园林设计师做了详细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在选择树种时充分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选择种植了那些粗生、易管理、实用性强兼具观赏性的绿化树种。 经过前几年的拆迁整治工作,同时制定实施了环卫、绿化的工作措施和制度,使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庄整治所带来的新变化和好处,群众当初的不理解和被动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他们在态度转变后对拆迁整治工作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使村两委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所以在2006年,村集体能够用较低的房屋补偿和宅基地补偿费用,就顺利地拆除了一批弃置、不符合规划和没有保留价值的破旧房屋及违章建筑(如猪舍、牛棚、柴房、旱厕等),共计200多间;同时回收整合了一批宅基地,符合规划宅基地的重新规划给村民新建房屋使用,其余的作为疏通路网和绿化用地使用,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整治过程中,把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的祠堂和古旧建筑保留下来,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修复和维护,使何氏宗祠和包相古庙等一批古旧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在整治过程中结合提高群众卫生水平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拆除旱厕后怎样使村庄环境保持洁净,怎样解决好群众方便上厕所的问题,村集体制定实施了“对旧村原来未建无害化厕所而需进行新建的住户按每户补助1000元”的统一规定,从而使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9%以上。在整治过程中还解决了保护古树的问题。村内现有古树的树龄在一两百年至三百多年之间,由于欠缺保护和管理,现时能够存活下来的古树已为数不多。古树得不到有效保护已经引起村两委干部的重视。大家都觉得,这些古树是村庄历史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产,必须好好珍惜和加以保护。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村两委制定实施了以下保护措施:拆除了古树周边的建筑,围绕保护古树为主题规划建设成休闲式的绿化公园,对古树覆盖上了新土,使古树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 通过全面整治,完成了村内主要道路旁建筑立面的装修改造,使新农村既完好保留自然村的生态特点和传统风貌,充分体现岭南农村朴实、自然的特点,又营造出适合居住的人文环境。 在实施拆迁整治工作中,主要以村两委干部为主,同时组织了各合作社干部和村治安队参与配合这项工作。这次拆迁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取得较好效果,是与村两委干部目标明确、思想一致、战斗力强分不开的。 3、抓好市政及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紧密结合创建文明示范村活动的开展,按照“八通”、“十有”的创建标准,扎实做好建设工作,村内道路、街、巷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底化,重新架设了各种线路,完成了全村下水道及排污道的疏通密闭工作,建设了绿化公园和灯光球场、安装了路灯、修建了老人娱乐中心、安装了全民健身设施、改造了自来水管、建造了垃圾临时存放转运站,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设施比较齐全的居住环境。 4、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随着环境面貌的逐步改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村内的各项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村风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西南村通过充实环卫工作人员和绿化养护人员,并实行了8小时保洁制度和日常绿化养护制度,使环境卫生和绿化的日常管理有了人员队伍和制度上的保障。现时,西南村的环卫工作人员和绿化养护人员各有4人。随着村内环境卫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相应也在逐步提高,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爱护绿化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下一阶段,西南村将以加强新村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建章立制为重点,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例如通过借鉴环卫、园林部门的管理规章,进一步完善卫生、绿化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达到提高效率、节减开支的目的;通过抓好农村房屋建设的规划和控制,达到节约土地资源和方便规划管理的目的。 目前,西南村的新农村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建设富裕、安康、文明、和谐的新增城作出新的贡献! 4 山东省胶南市珠山街道办事处西南村西南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地处平原,村域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耕地60亩。西南村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泰薛公路自村中而过,村前是滨海大道和滨海公园,交通十分便利。 据传,明中期灵山卫世袭指挥佥事陈氏后裔因家变,一支过莒州(今莒县),一支留此定居立村。因在卫城外西南,取名西南庄。1980年因重名,更名为西南村。 现西南村共有348户,人口958人,主要姓氏有陈姓、李姓、宗姓、焦姓等。 西南村历史上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相继发展了工副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工业、商业、养殖业三大经济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效、稳定发展。村现有工业项目9处,年产值收入11200万元;个体户83户,经营收入4120万元;养殖业基地18亩,年收入128万元;2004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204元。 2001年该村在村西南处兴建工业小区一处,占地30多亩,现在小区内已有宝灵公司、国华喷涂、成业电镀、冰箱配件、卫海冷库等企业落户,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村政务、村务透明度越来越高,该村老年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每月发放养老救助金90元,并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近百名学生给予每人1000的奖励,对独生子女户由村集体统一缴纳备用保险金,该村还为每位村民都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使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该村先后多次被镇党委、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单位”、“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并被授予青岛市“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社会主义文明村庄”和胶南市“十佳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5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西南村西南村位于汤头街道办事处,人口1062,耕地面积750亩,辖4个村民小组,辖区交通便利,227省道,汶泗公路从辖区穿过,村民勤劳善良,忠厚朴实,待人热情,辖区内有兔毛市场一处,大蒜市场一处,鞋帽市场一处,经济发达,辖区私营企业2家,个体企业10余家,年创利税逾千万元,2009年处,力抓村民政治,配合“滨河路一号”工程,新滨河路一条,新建居民的宅楼两幢,调整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经济,共谋发展。 6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西南村西南村位于郯城镇西北端,西依风光秀丽的沂河,南邻马头爱国花生米购销市,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为便利,现有276户,1150人,全村耕地面积1098亩,其中银杏面积200亩,良种小麦繁育基地800亩,是我县种子公司培育良种专业村,村民姓氏以刘,朱,王,崔,杜五大姓为主,其中刘姓为最多。 该村原属刘一个行政村管辖,解放前为便于管理,后以刘港口管理区为中心,分成东南,西南楼后三个村。我村于区西南角,故名西南村。该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连年被市,县农业局评为先进村街,被镇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 7 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西南村西南村位于虹星桥镇北,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7亩,桑地120亩,鱼塘220亩,全村分9个自然村,25个承包组,总人口1758人(其中党员34人),总户数581户,人均收入达8412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村”战略,大踏步走上了和谐新村之路。着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明确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以轻纺服装、节能灯、耐火材料、饲料加工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精心打造家庭工业集聚区,以产业集聚实现量的扩张,目前,剑杆机数达到34台,带动发展家庭工业17户,并涌现出大洋生物饲料、天宏饲料的骨干企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十八拐”湿地开发为重点,注重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实现了开始从无到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特种养殖业,“扣蟹”养殖面积达到100亩左右。 长兴县虹星桥镇西南村在创建魅力乡村建设巾帼示范村活动中,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围绕大局和当前村经济工作中心,发挥全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西南村在创建巾帼示范村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有: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魅力乡村建设巾帼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妇代会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妇代会委员为成员。同时,建立创建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并有专职记录人员,档案齐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 创建工作开始后我村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全村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布局更加合理。 1、道路硬化,生活污水池。 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创建中,我们对整个村每个承包组总路接通1330米,3325平方米,投资149625元,其中徐家桥和西南自然村1750米道路进行硬化,水泥路面 0.12-0.15 米,宽的有2.0-2.5米,4112.5平方米,投资164500元,(另外其他自然村道路硬化投资115600元),做好生活污水池236只,投入资金212400元,以上全部总投资642125元,真正做到了雨天出门脚步不沾泥、污水不横流的“城市化感觉”。 2、房屋白化 调动人力、物力对每个自然村沿路的危房落地墙进行石灰粉刷,面积达650平方,投入资金 0.3万元。 3、生态绿化。 通过“村庄环境整治”的整治,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香樟树、花奔苗木,使绿化更符合要求。同时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还建造了活动室、篮球场,配备健身器材一套,投入资金2.8万元。 4、卫生洁化。 我村将卫生保洁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专门派一名村干部负责管理村庄卫生环境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洁措施。各个自然村派出一至二名保洁员,每三天进行道路打扫、垃圾清理、厕所冲洗、杂草清理等工作。目前,我村有新建公共厕所2所,垃圾箱25只,三格式粪池6只,垃圾中转房1座,已投入资金约3.8万元。 5、河道净化 对各自然村的内塘及主要道路两边的内港的杂草、漂浮物等,村专门派二名保洁员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清理,保洁员工资由村负责支付。现在,全村居民都已用上自来水,已达到了90%的标准要求,投入资金0.75万元。 6、路灯亮化。 各自然村的大路两边安装路灯25只,投入资金0.75万元,具体工作有专人负责管理及保养维修,做到夜间灯光透明。 以上村总投资:72.6125万(包括本村按照上级部门补助的下拨款和村民自主筹资款)。 西南村达标幼儿小学一所,具有良好的卫生保健条件和完善的教学制度,儿童入学非常方便,入学率和升学率均达100%。村内有卫生医疗服务站一个,公共配套设施比较健全。近年来新建村办公楼1幢,篮球场1座,幸福乡村大舞台一个,居民展示馆一个,配备健身器材一套,老年活动室、图书室1个,放心超市1个,新制作了宣传长廊和阅报栏、公益广告和魅力乡村宣传壁画,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 西南村近年来先后获得“县级三星级民主法治村”、 “09年现代家庭工业发展先进村”、2000年镇级先进党支部。今年创建“魅力乡村”的全部工程也已结束,预计在月底验收。 8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西南村磨头镇西南村位于有着“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的博爱县西南方向,名称得益于乾隆下江南时期,西南村是一个汉族与回族共同居住的村庄,周围竹林环抱,四季常青。 9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西南村西南村位于新溪镇西南部新津河出海口东侧的三角地带,濒临南海,与汕头中心城区隔河相望,金鸿公路掠境而过,是汕头市规划中的东部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地段。下辖下九合、下十合和坝尾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724亩,其中水田面积857亩,人口7432人,1546户,村“二委”干部11人,交叉任职率45.5%。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汕头市文明村”。 近年来,西南村紧抓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契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积极支持配合市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汕头市新农村建设先行点,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管理规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六纵七横”13条村道共13公里的水泥路,村道全面实现硬底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和村容整洁问题。采取“筑巢引凤”、“养鸡生蛋”的办法,盘活闲置集体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厂房近2万平方米,引进嘉威化妆品有限公司、夏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大型超市落户,全村拥有工业企业64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工业从业人口1400多人。渔船69只,年渔业捕捞量928吨。对虾、淡水鱼等淡水养殖230亩,海水养殖面积180亩,水产品产量1240吨。生猪饲养户24户,年产肉猪近4400多头,产值200多万元。从事“三鸟”及鹌鹑饲养有55户,年饲养量近24万只。第三产业有所发展,金鸿公路沿路商贸、海鲜餐饮、农家特色饮食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8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36万元,工业产值135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84.1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4598元。 10 灌南县孟兴庄镇西南村◎ 西南村概况西南村位于灌南县孟兴庄镇236省道边上,全村总面积3000亩左右,耕地面积达1800亩左右。户数570户,总人口数为2078人。全村分为8个村民小组,党员40名。党支部书记:孟令敢;村委会主任:孟祥干;村主办会计:孟令行 ◎ 一个落后村的奋起直追提到灌南县孟兴庄镇西南村,知道的人直摇头,“谈到孟兴庄,最差西南庄,群众忙上访,干部无人当。”村民们大多守着几亩薄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是全县有名的落后村、贫困村。 2005年先进性教育中,孟令敢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回忆从前,他连连摇头,村里从来不开会,不是不想开,而是不敢开,一开会干部就吵架,十年没有发展过新党员。孟令敢的家人也不想让他揽这个烂摊子。他自己经营了一家水泥砖厂,还买了部车子跑运输,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当了这个“落后村”的书记后,很多精力被牵扯,影响了自己的生意。不久前,在苏州跑运输的弟弟想拉他入伙,“一年赚三四十万没问题。”对此,孟令敢婉言谢绝了,他说,“村里的工作更需要我。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奉献。” 2006年10月,“双学”活动开展后,孟令敢到华西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一到那里,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自己的村子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吴仁宝讲课中,有一段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经济薄弱地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一个办法:请教你那里的群众。一个地方发展一定要从实际考虑,实事求是,搞清楚在政策的范围内你适合搞什么,你村里的民情是什么。遇到任何问题,要请教群众,办法就有了。” 回到村里,孟令敢立刻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华西学习的情况,发动大家围绕“如何学华西、发展西南村”开展讨论。一位老党员感慨地说:“以前10年加起来也没开过这么多会呀!”经过讨论,激发了大家改变落后面貌的热情和信心,很多党员和村民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制定了“组织建设抓先教,基础建设抓项目、经济发展抓产业、扶贫经济保稳定”的工作思路。西南村人的心,十几年后终于又牢牢凝结在了一起。孟令敢说,“这真应了吴仁宝老书记的那句话:不要怕老百姓不听话,你听老百姓的话,老百姓就会听你的话。” 西南村经济是典型的粮猪二元结构,没有特色产品,没有支柱产业。通过什么项目带领群众致富,一直是缠绕在孟令敢心头中的一个结。西南村有种植辣椒的传统,但因为销路的问题,以前都是零散的少量种植,效益有限。偶然一次,孟令敢在种子站得知盐城一家企业对辣椒的需要量非常大,价格是5毛钱一斤。孟令敢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村里辣椒最低时每斤曾卖到5分钱一斤。10倍的价格差距顿时让孟令敢来了劲!为了打开销路,孟令敢先后八次到盐城对这家公司进行“侦察”,他发现这家公司在盐城的辣椒种植基地很零散,难以形成规模,而且质量远远比不上自己村里的辣椒。西南村人少地多,只要有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一定能够形成规模更大、效益更好的辣椒基地。 孟令敢主动到该企业上门“推销”西南村,虽然吃过几次闭门羹,可是他仍然一趟又一趟地往盐城跑。今年年初,该公司的黄老板终于被他带回村里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十分满意,与村里签下了收购合同,由公司免费向村民提供辣椒良种,并以不低于5角一斤的保护价回收。有了销售渠道,在村干部的发动下,全村顺利规划建设了1333亩辣椒种植,涉及全村80%的农户。按照每亩地不低于4500元的利润计算,仅辣椒一项全村就可人均增收1000元。 2007年伊始,灌南县委决定在全县230个村中筛选出20个村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孟令敢得到消息后,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全村甩掉“最差西南庄”的帽子。为了得到全体村民的支持,他对照示范村建设的要求,自己起草了一份计划书,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解释说明,村民同意就签字认可。结果88%的村民完全同意搞“示范村”建设,东南村最终被列为全县首批20个示范村之一。 如今的西南村,8.5公里的水泥路项目、20条沟渠整治项目、150户“一池三改”项目(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206户人居美化项目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落后村”正在奋起直追。(摘自《党的生活》) ◎ 西南村特色产业◎ 西南的西瓜香又甜西南村是辣椒套西瓜生产专业村,现有基地面积1680亩,从事该产业农户317户,年人均纯收入7600元,显著高于全村年人均纯收入4582元。西南村辣椒套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菜农生产经验丰富:种植产量高,每亩西瓜产量1500公斤,辣椒2500公斤;种植质量高,所生产西瓜香甜可口,深受我县人们的欢迎,并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周边县市,市场销售一直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种植效益好,每亩产值3000元左右,再加上套种的辣椒亩产值也可达3000元,整个亩产值可高达6000元。西瓜种植品种以京欣为主,辣椒以金塔红辣椒为主。2007年基地红辣椒全部进行订单生产,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本地生产的产品色素含量高,色泽鲜艳,市场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该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生产,基地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灌南县农业局将进一步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增加对该基地的投入,以打造万亩无公害辣椒套西瓜生产基地。 ◎ 西南的猪儿肥而壮西南村是个养猪大村,全村养殖大户很多,是西南的特色产业之一。 ◎ 西南的肉鸽养殖西南的肉鸽养殖规模大,孵化技术先进,是村集体经济的一大来源。 ◎ 西南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毫不放松对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在村委会门口修建篮球场,体育活动场。村委会里设有农民书屋,里面的书中齐全,关于农技,法律,各种工具类的,名人文选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村名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民书屋的隔壁有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名可以在里面进行室内的体育活动,比如乒乓球。在村委会外面的花园里,有凉亭和回廊,经常有老大爷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西南村的荣誉11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灵山卫镇西南村西南村位于灵山卫镇驻地,地处平原,村域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耕地60亩。西南村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泰薛公路自村中而过,村前是滨海大道和滨海公园,交通十分便利。 据传,明中期灵山卫世袭指挥佥事陈氏后裔因家变,一支过莒州(今莒县),一支留此定居立村。因在卫城外西南,取名西南庄。1980年因重名,更名为西南村。 现西南村共有348户,人口958人,主要姓氏有陈姓、李姓、宗姓、焦姓等。 西南村历史上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相继发展了工副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工业、商业、养殖业三大经济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效、稳定发展。村现有工业项目9处,年产值收入11200万元;个体户83户,经营收入4120万元;养殖业基地18亩,年收入128万元;2004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204元。 2001年该村在村西南处兴建工业小区一处,占地30多亩,现在小区内已有宝灵公司、国华喷涂、成业电镀、冰箱配件、卫海冷库等企业落户,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村政务、村务透明度越来越高,该村老年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每月发放养老救助金90元,并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近百名学生给予每人1000的奖励,对独生子女户由村集体统一缴纳备用保险金,该村还为每位村民都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使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该村先后多次被镇党委、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单位”、“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并被授予青岛市“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社会主义文明村庄”和胶南市“十佳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12 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西南村◎ 基本简介西南村位于大济镇南侧,东邻龙华建华村,西接三会、后林村,南靠宝幢山,北邻木兰溪,全村有耕地1144亩,有林地670亩,原由西台、乌台、上板、吾中4个自然村组成,合作化后设20个村民小组,全村至2010年底有1360多户,5094多人,其中男2646人,女2448人。1949年后到现在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185人,大中专毕业生 人。 ◎ 历史沿革西南村历史原由吴、林、温三姓氏组成:吴氏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从晋江罗溪迁入,始祖吴时进。林氏于宋末由莆田义门迁入,始祖林延宁;温氏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由大济桥头迁入,始祖温国珍。 西南村在清代时属仙游善化里,民国时期属善化镇管辖下的西湖保、西台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六区,称西湖乡、西台乡,各自开展土地改革,1955年由小乡并大乡,与现有的三会、后林、东井、阮里合并为“三会乡”,1956年拆区并乡,成立黎星社,1958年底改为生产大队,1961年改称西南大队,由于历来是西湖、西台两个地名,经协商各取“西”字,由于处在大济镇的南面,再取一字“南”字,成为西南村。 ◎ 环境地貌西南地处仙游西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古代有三台之称(即溪口、西台、乌台),水利条件好,全村有横江坝,潘坝,头坝三条水坝,可灌溉农田1000多亩,自古以来盛产水稻、甘蔗、花生、大豆、瓜果等,1949年前西台、乌台菸烟闻名全县,甘蔗是西南的特产,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全村1000多亩土地都种甘蔗,年产量均达万吨。 ◎ 经济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好政策的鼓舞下,全村人民以发展农业为主,各种经济为辅,全面发展,全村种果树达300亩,每年食用菌收入达80万元,农民还外出经商,打工者达565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全村电视机、洗衣机拥有率为89%,还有65%的人家装上电话机,住房条件由1949年前每人平均不足6平方米提高到人均18平方米。全村新建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有260幢,4万平方米,而且还在大济街、仙游县城、厦门市、福州市等购房达120户。 境内交通条件迅速改善,过去西南村与木兰溪一水之隔,群众出行靠渡船过溪,80年代至90年代,村里连续修了两座拱桥,西台大桥于1987年动工,1992年竣工,总长达134米,宽8米,总投资200多万元,政府补助100多万元,群众集资100多万。此后,还建起乌台大桥,使境内交通更加便捷。还新建8条长达8.8千米的村道,投资200万元,2004年集资40多万元,政府补助30多万元,铺设水泥路面近5千米,大大提高了村里的交通水平,方便了西南村人民群众的外入。 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由旧变新,1949年前西南小学在三间危房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足百人,1958年迁往吴氏宗祠上课,1978年重建8间土木结构的教室,2002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新建一座三层18间教室的水泥混凝土教学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104万元。 ◎ 民俗风貌西南村有两架龙舟,自1983年至2010年,每年端午节期间,在木兰溪举行龙舟竞赛传统活动,丰富了民间群众体育竞赛。 境内有斗洋宫、西湖宫、濯灵格、洋山宫、开源祠、城建堂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