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洋六号
释义

简介

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制的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于2008年10月在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张炳炎院士出席仪式并为下水仪式剪彩。该船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建造,以海底“可燃冰”调查为主,能在海上航行60天无需补给。

“海洋六号”综合调查船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主,首次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造,总造价近4亿元。它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配置了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深海取样分析、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系统、长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调查设备,配置有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装备条件在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队伍中首屈一指。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型深8.3米,设计吃水5.5米,设计排水量4600吨,最大排水量5287吨,试航速度17节,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开展调查。该船的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正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2009年),“海洋六号”对我国南海多个地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科学勘探。预计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我国将完成对相关海域“可燃冰”资源的普查。

建造进程

2003年5月14-16日“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方案设计审查会在上海召开。

2005年7月10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武昌造船厂签订“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建造项目”建造合同。

2007 年8月28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正式开工建造。

2008年10月9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命名暨下水仪式在位于长江江畔的武昌造船厂举行。

2009年7月30日,我国首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建成离厂。

2009年09月 ,我国“海洋六号”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已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

2009年10月18日,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正式加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行列。

2010年1月17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就“海洋六号”船极地航行能力组织专家评估。评估专家认为,“海洋六号”船具备夏季在极地轻度浮冰海域航行和开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能力,但尚需在国内调查作业中予以磨合。

2011年6月28日,上午11时,伴随着热烈的欢送锣鼓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60余位科技人员和船员告别亲人,从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起航,远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开展为期4个月的国际海底矿产战略勘查。

“海洋六号”是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此行也是该船入列以来首次执行国家远洋科学考察任务。

为了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根据当前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形势,中国大洋协会本次委托“海洋六号”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开展重点区域多金属结核区等资源、环境等调查工作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航次科考时间为今年6月至10月,约120天。

据介绍,我国已于1999年在国际海底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合同区,拥有对这一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海洋六号”是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总造价近4亿元人民币,2009年10月启用。“海洋六号”续航力15000海里,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开展调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配置较完善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性能特点

动力系统

“海洋六号”的电力推动系统配备有三大一小(1900kW×3+760kW)共4台柴油发电机,可以根据使用功率的需要而进行组合。

此外,船舶采用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先进技术与设备,没有传统的舵和螺旋桨,而是通过电动机带动短轴,通过齿轮传动而带动螺旋桨,即舵桨合一,从而可以实现360度回转,无级变频变速,操纵性非常灵活,这一特点非常有利于调查船开展工作。

探测技术

“海洋六号”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能满足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调查要求。

“海洋六号”配置有40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狮号”、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系统、长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系统等。

全船分为地质调查、地震调查、声学设备换能器三个作业区域,调查设备分为地球物理调查系统、地质取样系统、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ROV)系统和水文调查系统四大类.

其他的还有如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系统、CTD系统、地热流探测系统等等,以及支持这些设备工作所需的船载设备,同时,还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减或更换其他有关的设备

考察任务

2011年6月28日至10月25日,“海洋六号”首次从广州启航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开展重点区域多金属结核区等资源、环境等调查工作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此次考察历时120天,航行1.8万余海里(约3万多千米),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全部科考任务

2012年5月,“海洋六号”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对那里的可燃冰资源进行新一轮精确调查。调查海域包括琼东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等区域,调查的重点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圈定重点勘探区域,为下一步更加精确的勘探工作做准备

居住环境

“海洋六号”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所有的住舱都配备有卫生间、淋浴设备,配有电视机,随时可以收看卫星电视,所有的房间将来都可以上互联网,船上还配有健身房、阅览室、桑拿房等,为工作人员创造了一个好的生活、工作条件。

“海洋六号”在设计上,严格地把生活区与机舱的处所完全隔开。配置的造水机有两级过滤,可以达到纯净水的标准。同时,各层还分布有经紫外线消毒的直饮水的装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