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释义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旨在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国台办以批准三皮城市,包括山东的台儿庄、湖北的武当山、山东威海、福建马尾、青礁和白礁慈济宫,广东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市。

建设现状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适应两岸大开放、大交流的新形势要求,突出两岸交流地方特色,是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目前全国共批准设立了8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获批城市

第一批:台儿庄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取得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场胜利,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抗外侮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台儿庄大捷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台儿庄在海内外,特别是广大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影响。

2009年12月17日,经国台办批准,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成立。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台湾财团法人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等共同为交流基地揭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发来贺信、贺电,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出席揭牌仪式。

第二批:武当山

湖北省十堰的武当山是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11月9日至1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湖北十堰武当山举行。

武当文化论坛内容涉及武当文化的现代阐释与传扬、人与自然的和谐、武当文化之网络发展、道教养生文化与武当武术等多个方面。该活动对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弘扬武当文化,研究道教现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加强海峡两岸道教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繁荣,共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周霁在授牌仪式现场讲话中说,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十堰与台湾的交流也日益广泛,今天两岸往来之便捷、经济联系之密切、各项交流之活跃、同胞感情之融洽、共同利益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武当文化是人们在以道教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域内,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武当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台湾道教庙宇众多,玄天上帝信仰也十分活跃。今天我们再次在武当山相聚,共同探索武当道教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这是海峡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的又一平台,必将对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批城市

山东威海、福建马尾、青礁和白礁慈济宫,广东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市正式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