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底平顶山 |
释义 | 海底平顶山首先由哈利·哈蒙德·赫斯(Harry Hammond Hess)确认。赫斯当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领一艘船以回声测深仪收集资料。资料显示海底情况,而他发现部分海底山有平顶的情况。 简介海底平顶山(guyot或tablemount)又称“盖奥特”。盖奥特一名是发现海底平顶山的美国海洋地质学家H.赫斯于1942年10月为纪念他的瑞士地理老师而命名的。海底平顶山是位于大洋底部呈孤立分布的、顶部截平的、高出海底很大高度的圆锥形体。它的基底往往是过去的火山,上部是珊瑚礁体,礁体厚度可达1500米。平顶山大多分布在太平洋中,如瓦列里厄海底平顶山、约翰逊角海底平顶山、赫斯海底平顶山、林恩海底平顶山等。 发现过程海底山有圆顶,也有平顶。平顶山的山头好像是被什么力量削去的。以前,人们也不知道海底还有这种平顶的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适应海战的要求,需要摸清海底的情况,便于军舰潜艇活动。美国科学家普林顿大学教授H·H·赫斯当时在“约翰逊”号任船长,接受了美国军方的命令,负责调查太平洋洋底的情况。他带领了全舰官兵,利用回声测深仪,对太平洋海底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海底山,它们或是孤立的山峰,或是山峰群,大多数成队列式排列着。这是由于裂谷缝隙中喷溢而出的火山熔岩形成的。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海底平顶山。这种奇特的平顶山有高有矮,大都在200米以下,有的甚至在2000米水深。凡水深小于200米的平顶山,赫斯称它为“海滩”。1946年,赫斯正式命名位于200以深的平顶山为“盖约特”。海底平顶山首先由哈利·哈蒙德·赫斯(HarryHammondHess)确认。赫斯当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领一艘船以回声测深仪收集资料。资料显示海底情况,而他发现部分海底山有平顶的情况。普林斯顿大学的地质大楼的英文名字为“GuyotHall”(以十九世纪地理学家盖奥特·阿诺德·亨利(ArnoldHenryGuyot)命名[1])。由于此大楼的顶部亦为平顶,赫斯便因其相似性而取海底平顶山的英文名字为“Guyot”。赫斯假设海底平顶山曾经为火山岛,顶部因为波浪作用而磨平,而现在已经在深海中了。这个理论加固了板块构造论的可信性。 分布海平面下的这些平顶山,就好像有一个天神抡起一把板斧,一斧下去,把山尖削了去。从外形看,平顶山是一个上小下大的锥状体。平顶的直径一般在5000~9000米,而基座为10000~20000米。从山顶到半山腰较陡,而从半山腰往下坡度变缓,呈逐级阶梯下降。在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平顶山最多,已经得到证实的就有150多个。在太平洋的阿留申海沟附近,离海面2700米的深处有一群平顶山;在马绍尔群岛,离海面1200~2200米处也有一群平顶山。太平洋中部的海山,距离海面多为1500米左右,而阿拉斯加附近的平顶山离海面只有四五百米 成因对于平顶山的形成,可以分两方面加以解释:首先要解释平顶山锥的形成问题。一般认为海底平顶山是海底火山喷出物堆积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个个都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这点已经得到证实。人们在平顶山找到了大量火山喷发岩——玄武岩。其次,要解释山锥平顶的由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多种说法。 赫斯的说法按照最早发现海洋平顶山的赫斯的说法,原来平顶山是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后来由于海水长时间的侵蚀,山头部分被“削”平,才形成今天的平顶山。为这个论点提供强有力证据的是,有人在平顶山顶部找到了一些磨圆度很好的玄武岩砾石。这些砾石的存在,说明平顶山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接近海面,受到过海浪的洗礼。因为,假如海浪能对碎石起到磨蚀作用,当时的海深顶多只有一二十米。而今天的平顶山顶已经在海下好几百米,甚至达1000米以上。在这个深度,海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科学家们估计,在海浪对火山岩石进行磨圆的同时,也把火山的尖顶削平了。 火山喷发后形成另外一种说法是,平顶山的“平顶”是当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当时火山口接近海平面,使大量珊瑚在四周繁衍,形成环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死亡的珊瑚大量堆积在火山口一带,使火山口变平,最后形成了平顶山。 这两种解释孰对孰错,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即使是第一种被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看法,最近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有人在调查平顶山的时候,意外发现山顶上的岩石比山脚下的岩石年龄要老得多。这就难坏了科学家们。因为按照地质学的基本规律,既然平顶山是多次海底火山喷发堆积形成的,那么,早期喷发物必然埋在山下,而较新的喷发物必然出现在山顶。 不管平顶山的成因如何,现在它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渔民在远洋捕捞作业时,经常发现凡是平顶山所在的海区,多数都是鱼类成群的地方。这是因为,受海下突出地形的影响,海流在这里往往形成一股很强的上升流,上升流从海底带来大量有机质,是鱼儿极好的饵料。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