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城大蒜 |
释义 | 海城大蒜是辽宁省海城地区经过多年培育出来的地方优良蔬菜品种。海城市的耿庄严、东四方台和望台为其主要产区。海城大蒜为佐餐佳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及多种维生素。海城大蒜蒜头大,瓣整齐、外皮紫红色,辛辣味浓。 植物特征海城大蒜株高75厘米,株幅47厘米,株形较开张。叶片淡绿色,叶面有蜡粉。蒜头近圆形,外皮灰白色带紫色条纹,平均单头重50克左右,大者达100克。每头蒜有蒜瓣5~6个,蒜瓣肥大而且匀整,香辣味浓,捣出的蒜泥不易泻汤或变味。当地于3月中旬播种,6月上旬采收蒜薹,7月上旬采收蒜头。每667平方米产蒜薹100千克,蒜头1000千克。 主要成分1.氨基酸:它是含硫的氨基酸,主要为硫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中它是独特的、罕见的。它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液凝固,保护肝脏不受有毒物质侵害,预防化学物质诱发的肿瘤; 2.含有10多种活性酶:它作用于蒜氨酸后,产生“蒜辣素”; 3.碳水化合物:含有17种天然糖类,在肠内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恢复菌群的平衡; 4.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3以及胆素。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5.矿物质:有19种矿物质,其中钙、磷、镁、钾、钠等,能够调节体液的酸碱度,维持体液的电解质平衡,释放能量,将神经刺激传送到肌肉组织,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强壮; 6.微量元素:比如硒、锗、锌、铜、铁、铝、锰等,帮助红血球的形成,参与机体各种酶的生化反应。硒和锗对预防肿瘤有重要作用; 7.核酸:五种核酸:腺苷酸、鸟核糖苷、尿核苷以及isosine。最重要的是腺苷酸,在调整血脂上有重要作用。 营养价值海城大蒜是餐桌菜肴中一种最常见的食物,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调味。 1.调节胰岛素:由于人们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人体中硒的摄入减少,使得胰岛素合成下降;而海城大蒜中含硒较多,对人体中胰岛素合成下降有调节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海城大蒜有助减轻病情; 2.抗癌防癌:海城大蒜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同时海城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还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 3.降低血脂、防止血栓:海城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4.延缓衰老、预防铅中毒:常食大蒜能延缓衰老;它的抗氧化性优于人参;经常接解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大蒜,能有效地预防铅中毒; 5.预防关节炎:大蒜能“除风湿,破冷风”,对风寒湿气类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6.防止癌肿:海城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长代谢,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并且大蒜素还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癌症的发生;海城大蒜液能阻断霉菌使致癌物质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防治癌肿; 7.抗炎灭菌:海城大蒜挥发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显的抗炎灭菌作用,尤其对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隐孢子菌感染有显著的功效。海城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1.海城大蒜辛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病以及阴虚火旺者忌用;眼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当禁食蒜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否则将影响疗效;同时大蒜不宜食用过多容易引起动火,耗血,有碍视力,有些长期过量吃大蒜的人,到了五六十岁,会逐渐感到眼睛视物模糊不清、视力明显下降、耳鸣、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等,这就是长期嗜食大蒜的后果,故民间有“大蒜百益而独害目”之说; 2. 海城大蒜特别适宜肺结核、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 贮藏方法海城大蒜贮藏的关键是创造适宜休眠的环境条件,抑制幼芽萌发生和腐烂。适宜海城大蒜贮藏的理想环境条件是:低温、低湿、通风。最适宜的温度是0℃左右,相对湿度是70~80%。它的简易鲜藏,即不需要特殊复杂的工艺设备,更不需固定的贮存场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工艺简单,费用低廉,贮藏时间可达7~8个月,贮藏方法有挂藏,架藏和窖藏: 1.挂藏:采收后的海城大蒜、要选以蒜瓣肥大、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贮藏,蒜发黄、发软,茎盘变黄,霉烂蒜瓣都要剔出。在阳光下晒2~4天,使叶鞘,鳞片充分干燥失水,促进蒜头迅速进入休眠期,这个过程叫预藏。然后每40个蒜头编成一组,每两组合在一起,切忌打捆。在阴凉、干燥、通风好的房屋或阴棚下支架,将大蒜辩挂在架上,标瓣不要接触地面,四周用席围上,不能靠墙,防止淋雨或水浸。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贮藏期间不倒动,管理粗放; 2.架藏:预藏方式和挂藏一样,编组成辩,但场地要求高,通常选择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场地,有通风设备的室内场地更好。室内放置木制或竹制的梯架,架形有台形梯架,锥形梯架等,梯架横隔间距要大,以利空气流通。将编好的蒜辫分岔跨于横隔上,摆放不能过密,周围不能接触地面和墙壁。贮存初期每隔2~3天上下倒翻一次,并随时剔出腐蒜、病蒜、注意通风,忌受潮湿; 3.窖藏:贮存窖多数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贮存原理是利用地下温度,湿度受外界条件较小影响的特点,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鲜藏环境。窖址一定条选在:干燥、地势高、不积水、通风好的地方。窖内的温度由窖的深浅决定,窖的形式多种多样,采用较多的是窑窖、井窖,大蒜在窖内可以散堆,也可以围垛。最好是窖底铺一层干麦秆或谷壳,然后一层大蒜一层麦秆或谷壳,不要堆得太厚,窖内设置通风孔,要经常清理窖,及时剔出病变烂蒜。 栽培技术1.精细整地,作畦和施基肥。选择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深翻20~25厘米左右晒垄,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根据地块大小和地膜尺寸整成合适的畦; 2.播种。①蒜种的选择和处理。种蒜瓣的大小与产量有着密切关系。蒜瓣越大,长出的植株越壮,在播种前选择蒜瓣较肥大、肉质洁白、无病、无霉、无伤残者作种蒜。如果种蒜瓣大小不整齐,可以按大、中、小分为三级,分别播种,以便管理。为了让蒜种下后出苗齐壮,可用清水浸种。②播种方法。苏联杂交蒜适宜稀植,可按株行距15×17厘米或16×16厘米,亩株数可在2.5~3万株。播种时蒜瓣方向应一致,瓣背间与行向一致,出苗后蒜叶处于平行,互不影响光照,播完后碾实浇透水,但不要过大,约3~4天后覆膜,覆膜时用盘子把两边压入深土中,上面不要压土; 3.田间管理。①苗期管理。刚露芽时用扫帚轻轻拍打,让其顶出膜。出苗后,个别顶不出膜的可用钩子钩出,10月中下旬天气干旱可浇一次水。②返青期的管理。春季返青后,视土壤墒情可与清明节前后浇一次返青水,追肥约15千克/亩尿素。以后经常保持地面湿润,在收获蒜苔前3?4天停止灌水,在收获前10天停止施入肥料,蒜头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③适时收获及晾晒。适时采苔,不仅产品质地柔嫩,并可节省养分,促进蒜头迅速膨大。采苔时尽量不要损伤叶片或使植株倒伏,以免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输送,而降低蒜头产量。提苔后15~18天左右,叶片枯黄,假茎松软时为蒜头收获适期。采取边刨蒜头边切须根边粗分级晾晒,晒时切忌将切口粘土。在田间按蒜叶压着蒜头朝一方向晾晒3~5天后再扎成或编成辫子,搭在支起的人字架上继续晾晒,注意架应搭在通风处,经常翻动至晒干,待出售时再将蒜头从蒜瓣上剪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