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家气候中心 |
释义 | 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组建国家气候中心,隶属于中国气象局,为独立的司局级法人事业单位,是国家级科技型业务单位,是国家级气象基本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级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建设任务。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活动中心和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 简介国家气候中心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队伍,承担组织过国家和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功地预测了1998年长江流域的严重洪涝灾害。成功地监测预测了1997/1998年、2002/2003年、2004/2005年和2006/2007年厄尔尼诺事件。对近几年气候趋势做出了基本准确的预测。每年为党和政府各级部门提供数百份气候和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材料。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工程及时提供了气候背景分析、气候趋势预测和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等决策服务材料。 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集气候系统监测、诊断分析、预测,气候影响评价和气候变化研究为一体的科研业务相结合的国家级气候业务科研中心。建成了一整套适用于中国和东亚气候特点的短期气候监测、预测、评价业务系统;建立了由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气耦合模式、东亚区域气候模式、高分辨率太平洋-印度洋模式、ENSO预测模式等组成的动力气候模式业务系统。初步具备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中心要求具备的功能和能力。能向中国各级政府和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提供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产品有24种。未来将建设成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候中心,成为亚洲区域气候科研计划的协调中心和科研业务培训中心。实现国家级气候业教研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和共享,提供我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气候系统监测、预测、影响评估以及预估产品,为我国和世界其它国家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制定适应对策。 设置及人员国务院批准组建国家气候中心,设置有:办公室、业务处(北京气候中心秘书处)、科技处、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室)5个职能部门处室。气候系统监测室(东亚季风活动中心)、气候预测室、气候系统模式室、气候应用与服务室(气候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气候变化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7个科研业务处室。职工编制人数200人,现有职工12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正研级高工)2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8人,博士(后)53人、硕士27人。 职责和任务1. 牵头负责月、季、年及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与气候变化分析、诊断预测、气候影响评价和应用服务、气候资料分析评价和应用业务、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负责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政府部门提供气候决策服务产品,统一归口发布公众气候服务信息,为社会提供气候专项保障服务。 2. 建立并运行月、季、年际气候动力模式业务预测系统,为气候业务提供模式预测解释应用产品;开发并改进气候动力模式,建立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和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系统,提高模式预测能力。 3. 加强气候监测、应用与服务工作,开展与气候相关的季风、积雪、海温监测、干旱等灾害监测预警、生态与环境监测预测、城市气候监测分析评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拓宽气候服务领域,开发新产品,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4. 进行气候系统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研发气候系统模式,拓展气候环境业务服务领域,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基本产品。 5. 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与对策的研究,为我国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等履约活动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6. 开展气候、环境及其相关资料的分析工作,加强地基、空基、天基观测资料在气候与气候变化业务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气候资料的均一性检验、资料插补、序列订正以及气候资料质量评估等业务工作。 7. 承担北京气候中心(BCC)职能,并争取早日成为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气候中心(RCC);承担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的职能,并努力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 8. 承担全国短期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技术指导、公众服务和气候研究等任务,以及相关的业务升级、拓展和新技术开发、推广等工作。 主要职能建立滚动的气候预测业务;建立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系统;建立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加强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加强气象灾害普查、区划和评估能力建设;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的调查、评估、监测和服务;建立并运行气候变化业务;加强地基、空基、天基观测资料在气候与气候变化业务中的应用研究。加强对区域和省级气象部门气候与气候变化业务的指导与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教育培训能力建设;逐步履行北京气候中心(BCC)职能和任务。加强对亚洲及其它国家气候与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建立并发展东亚季风活动中心、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气候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和干旱监测预警中心,并履行相应的职能和任务。 历史沿革国家气候中心从1995年1月挂牌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3 年的历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气候预测、气候监测诊断、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变化为一体的科研业务相结合的国家级气候科研业务中心,并且建成了一整套适用于中国和东亚气候特点的短期气候监测、预测、评价业务系统;建立了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气耦合模式、东亚区域气候模式、高分辨率太平洋-印度洋模式等动力气候模式业务系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利用气候预测模式发布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并具备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中心的功能和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1995年1月-2001年9月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际环境与发展新形势,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国家气候中心(国办通[1994]10号),为中国气象局司局级直属事业单位。经过近一年的筹备,1995年1月10日由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同志正式授牌成立国家气候中心。 机构设置:国家气候中心为中国气象局司局级直属事业单位,下设11个处级机构,办公室、业务发展处、科技教育处、人事政工处、产业开发部、气候预测室、气候诊断室、气候影响评价室、气候应用服务室、资料与计算机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人员编制:国家气候中心总编制为200人。 领导职数:国家气候中心司局级领导职数为3名,按1正2副设置。处级干部(含纪检、团委、工会、监察、审计)职数不超过25名。 1994年3月任命丁一汇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祝昌汉、王守荣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2000年2月任命李维京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2000年12月任命王锦贵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第二阶段2001年9月-2004年4月 根据中国气象局决定,2001年9月国家气候中心合并到国家气象中心,名称为国家气象中心气候中心。继续保留国家气候中心的牌子和法人资格,气候中心在中编办的户头维持不变。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兼任气候中心主任,李维京任气候中心副主任。 2002年11月聘任瑞典哥德堡大学陈德亮为气候中心科学主任。 2003年4月任命董文杰为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兼气候中心常务副主任。 机构设置:不设职能机构,下设气候诊断预测室、气候评价与农业气象室、气候环境与变化室(开放实验室)、动力气候室。 北京气候中心成立:为积极主动承担世界气象组织拟建的区域气候中心的任务,2003年3月31日,北京气候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第三阶段2004年4月至今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直属业务单位及局机关内设机构调整的意见》(气发[2004]74号,在2001年国家级气象基本业务系统改革的基础上,2004年4月重组了国家气候中心。重组后的国家气候中心仍为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国家级科技型业务单位,是国家级气象基本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构设置:5个管理处室:办公室、业务处、科技处、人事教育处、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室),6个处级科研业务单位:气候系统监测室、气候预测室、气候应用服务室、气候系统模式室、气候变化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6年3月,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成立,挂靠国家气候中心。2008年5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成立,挂靠国家气候中心。目前中心有7个业务科研处室,分别是气候系统监测室、气候预测室、气候应用服务室、气候资源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影响评估部、决策咨询部。 人员编制:国家气候中心人员编制200名。 领导职数:国家气象中心司局级领导职数1正3副(含党委副书记),处级领导职数22名。 2004年3月任命董文杰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4年4月任命李维京、罗 勇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游有源为国家气候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 陈德亮仍为国家气候中心科学主任。 2004年7月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国家气候中心委员会,董文杰当选为党委书记,游有源当选为副书记。 2004年12月17日任命董文杰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2008年2月中国气象局任命肖子牛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8年10月中国气象局任命肖子牛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人员现状:现有在职职工141人,其中中心领导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机关管理部门20人,科研业务人员116人。男职工74人,女职工67人。35岁以下62人,36-45岁48人,46-55岁23人,56岁以上8人。职工平均年龄39岁,研究员(或正研级高工)23人,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55人,助理研究员(或工程师)54人。博士研究生77人,硕士研究生27人。 现任领导主 任 肖子牛 副 主 任 李维京 副 主 任 罗 勇 党委副书记 游有源 计算机配备IBM高性能计算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充分的调研,决定引进。这是中国气象局有史以来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引进项目。 该系统由IBM P655 和 IBM P690节点构成,共计382个计算结点,包含三千多颗POWER4 CPU,具有21T的峰值计算能力,具备强大的作业吞吐能力。该系统正在进行安装,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投入使用后将提供一个大规模的计算平台,极大的促进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神威Ⅰ型计算机 神威Ⅰ型计算机神威Ⅰ于1999年9月在中国气象局安装运行,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目前神威机主要部件有:96个节点384个CPU的主机系统, 6台Alpha前端机,2台Alpha控制台,16台盘阵共1.28TB的容量。控制台控制主机的运行,监视和监测主机的运行状况,给用户开户以及进行系统管理;前端机负责存放用户的源程序,用户可以在前端机上调试程序,提交作业,用户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来控制作业的运行;磁盘阵列用来存储用户的计算结果以及在作业运行过程中用到的原始数据和临时数据。 IBM-SP计算机系统IBM SP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分别简称大小SP。 大SP系统主要由控制台、10个Nighthawk nodes运算节点、2个H50 Silver nodes I/O节点、磁盘阵列组成,并通过网络互连。系统峰值速度为70GFLOPS。SP带有36个共享盘,容量为327.6GB。SP运行AIX 4.3.3操作系统及并行系统支持环境PSSP。 小IBM SP系统,主要由控制台、2个宽节点(每个节点4个CPU)、4个窄节点(每个节点2个CPU)、磁盘阵列组成。系统峰值速度为19.2GFLOPS。 此外,可供国家气候中心利用的计算资源还有P670系统,目前P670作为外挂节点加入到大SP系统中工作正常。 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存储设备到货,目前系统硬件已经基本安装完毕。包括2台HP Superdome服务器,用作实时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的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服务器;6台HP rp5470服务器,分别用作应用服务器、应用负载均衡服务器、管理监控服务器、对外共享服务器和资料I/O服务器。STK 9310自动磁带库,总容量约740TB。2台HP EVA5000磁盘阵列,总容量约64TB。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