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宛陵县 |
释义 | 秦置。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设爰陵县(治爰陵邑,今安徽宣州市区)后改名宛陵,属之。 不久,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治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宛陵县属之。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宛陵县(仍治今市区)所在鄣郡(仍治故鄣)属项羽的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宛陵属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灭项羽;二月,建汉朝,鄣郡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宛陵属之。 六年春正月,废楚王韩信,鄣郡改属刘贾荆国(都吴,今苏州市)。宛陵属之。 十二年(前195年)十月,鄣郡改属刘濞吴国(改都广陵,今扬州市)。宛陵属之。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反。六月,平吴楚七国之乱,鄣郡改属刘非江都国(治广陵)。宛陵属之。 元朔元年(前128年),宛陵等县改属丹阳侯国。 元狩元年(前122年),江都国除,鄣郡归汉。二年七月壬子,改鄣郡为丹阳郡,改治宛陵。 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丹阳郡改属扬州刺史部。宛陵属之。 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篡汉,大改地名,天凤年间(14年后),改宛陵县为无宛县。 刘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刘秀建立东汉,复无宛县为宛陵县(仍治今宣州市区),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继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丹阳郡(治宛陵)。 永和四年(139年),分丹阳郡南部地区设宣城郡,宛陵为郡治,属扬州。 建和元年(147年),撤宣城郡,并入丹阳郡(仍治宛陵),属扬州。宛陵属之。 建安五年(200年),扬州移治合肥(今为市),宛陵县属扬州丹阳郡,但为孙吴控制区。 汉末,孙权封吕范为宛陵侯,为侯国(都今宣州市区)。 魏黄初三年(222年)十月,吴王孙权建元黄武,宛陵改封为诸葛瑾的侯国(仍都今宣州市区),属吴国扬州丹阳郡(均治建业,今南京市)。 嘉禾初(约232年),丹阳郡改治宛陵侯国。 建兴元年(252年),宛陵侯国除为宛陵县。 五凤中(约255年),封孙霸子孙壹为宛陵侯(仍都宛陵)。 永兴元年(264年),宛陵侯国除为县。 咸宁六年(280年)分丹阳郡南部地区置宣城郡,宛陵(今宣州市区)为郡治。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宛陵县随宣城郡改属侨置豫州。 兴宁初(约363年),宣城郡改治芜湖(今芜湖市),不久,还宛陵。 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正月庚午,宣城郡改为宣城郡王萧大器封国(都宛陵),后复为郡。宛陵属之并为国都。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宣城、淮南郡,废逡遒、宣城、当涂、宁国、怀安县,并入宛陵县,改宛陵县为宣城县(仍治今安徽宣州市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