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向 |
释义 | 个人介绍郭向,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广播民族乐团管子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高超的萨克斯演奏家。中国管乐与西洋管乐跨度很大的转换,对于郭向来说轻松自如。 1964年,郭向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成为第一批随胡之厚老师学习吹管子的人。后来,郭向又先后向民间老艺人赵春风、张宗孔学习吹奏管子。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郭向参了军,拿着乐器进入了铁道兵文工团。文革之后,他转业到中国电影乐团民乐团。正是靠手里的一根管子,郭向响亮地吹开了一条连接生活与艺术的坦途。 管子(筚篥)之缘筚篥,也称管子,古代管乐器之一种,多用于军中。流行于我国北方。管子的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很强。这种乐器用途广,多用于地方戏曲、民间管乐合奏、寺院音乐等。 管子的音色独特,从古代流传至今,在我国的民乐演奏中地位日渐低迷,但却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被极其推崇。郭向称,北方音乐雄浑质朴,南方则是空灵飘逸。双簧管、巴松等乐器与管子同属双簧乐器,可它们的声音都比较细腻、优美;而管子(筚篥)却粗犷雄浑,它的声音最能代表北方民族的气质。 郭向作为管子演奏家,对于管子在国内的现状十分担忧与惋惜,作为日本筚篥演奏家东仪秀树的朋友,他十分羡慕筚篥在日本的发展。但是管子的缺点是音量过大而无法收放自如,郭向自己购置加工设备,通过约10年的摸索与研究,自己从材料、笛头等进行不断的实验与挑选,制作出了可以收放自如的新型管子乐器。 拯救管子的行动郭向作为管子演奏家,十分想让管子这种快要消失的民族乐器重新在国内发扬起来。但是由于个人力量有限,郭向十分想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如果正在阅读此百科的您可以提供帮助,欢迎在下面链接的音乐作品中留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