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培宣
释义

郭培宣,男,原籍广东汕头,旅美杰出华人科学家,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William S. Farish 讲席教授美国NIH/NCI癌症纳米技术合作计划主任,美国NIH纳米医学中心主任。

个人履历

郭培宣1987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和基因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完成NIH博士后研究并开始于普渡大学工作。1993年被普渡大学聘为终身教授。1997年担任普渡大学分子病毒学正教授。2007年起被聘为辛辛那提大学生物医学工程Dane and Mary Louise Miller讲席教授,同时担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纳米医学中心主任。2012年1月起被聘为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William S. Farish 讲席教授,同时担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纳米技术合作计划主任,主持“RNA纳米技术和癌症治疗” 等项目研究。

科学成就

郭教授是纳米生物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是该领域世界最著名三位科学家之一。1986年构建phi29 DNA组装马达并发表于PNAS,是至今所能构建最强大的生物马达。1987年发现pRNA马达并发表于Science;1998年发现pRNA六聚物并发表于Molecular Cell。郭教授长期引领RNA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这些工作发表于JNN, 2003; Nano Lett., 2004, 2005, Nature Nanotechnology2010。2007年成功实现phi29 pRNA对特定细胞进行siRNA和药物传输,并搭建双通道单分子荧光探测系统(EMBO J, 2007; RNA, 2007)。2009年在脂质膜上实现phi29马达通道作为单分子传输和探测(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9),并由此发明双链DNA(dsDNA)高效测序技术。有关科学突破和技术发明已经数百次被ABC 和 NBC等电视和电台,NIH, NSF, MSNBC, NCI and ScienceNow 等学术机构进行专题报道。

现任五个纳米杂志主编和编委,多次担任NIH, NSF等多个著名学术机构委员,多次被邀请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和会议主题邀请报告,并于2010年组织第一届RNA纳米技术和治疗国际会议。

学术兼职

目前郭教授被聘为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上海生化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研究室、武汉教育基地、汕头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客座教授或顾问。

郭教授还先后担任多个国际知名纳米杂志主编和编委: 1994年:Seminars in Virology客座编辑;

2002年至今:J. NanoSci & Nanotech客座编辑和编委会成员;

2002年至今:Acta Biochim Biophys Sinica国际顾问;

2004年至今: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编委会成员;

2005-2007年:J.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副主编;

2009年至今:Methods客座编辑;

2011年至今: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编委会成员。

获奖荣誉

1993年获得美国NIH First Award;

1995年获得Pfizer杰出教授奖(Pfizer Distinguished Faculty Award);

1998年获得普渡大学杰出教授学者奖(Purdue Faculty Scholar award);

2004,2005和2007年分别获得普渡Seed Award;

2005年获得费曼(Feynman)纳米技术奖;

2006年获得Lions癌症研究奖;

2009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COV杰出校友奖;

2010年获得杰出研究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