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杜镇
释义

西安教育科技产业郭杜开发区位于古城西安西南方向,东邻长安行政新区,南依巍巍秦岭,北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连高新区新型工业园,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郭杜系古长安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以佛教净土宗香积寺,中华文字之根仓颉造字台,周穆王陵最为著名。郭杜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文荟萃。是难得的投资热土和风水宝地。

概况

郭杜街道位于长安区北部,距城区7千米。辖1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210国道公路过境。古迹有唐樊川八大寺之一的香积寺,新石器时期先民文化遗址土台,西周穆王陵墓,唐代宰相李抱玉、贾耽及明代邹应龙等人墓葬。

沿革

明清古镇,历史上为长安八大镇之一。1944年为郭杜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设镇。1996年,面积38.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省邮电技术学校家委会和长里、郭杜镇南、郭杜镇北、茅坡、杜回、任家寨、小仁、赤栏桥、张康、南小张、北小张、甫张、邓店南、邓店北、东第五桥、西第五桥、大居安、小居安、香积寺、杜永、周家庄、温国堡、大仁东、大仁西、岔道口25个行政村。

祝村乡位于长安城区西10千米。1950年为祝村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6年,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中祝、西祝、东祝、高庙、羊村、乳家庄、周家庄、河池寨、西新、南新、东新、羊原坊、恭张、李宅、五四、前锋16个行政村。

2002年区划调整后,郭杜镇辖郭杜镇街道居委会,郭北、郭南、岔道口、茅坡、温国堡、任家寨、杜永、香积寺、周家庄、大居安、小居安、张康、杜回、赤兰桥、南小张、北小张、甫张、大仁东村、大仁西村、小仁、邓店南村、邓店北村、长里、东第五桥、 西第五桥、中祝、高庙、西祝、五四、东祝、羊村、羊原坊、乳家庄、恭张、李宅、周家庄、前锋、东新、西新、南新、河池寨41个行政村,代码610116101。

历史

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原西安市郭杜工业园),是陕西省唯一一个以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先后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30多个,引资额达260多亿人民币。投资1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邮政、通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立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改革试点”。开发区内学府林立、人才汇聚,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等诸多知名院校以及陕西日报、华商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强势文化传媒机构及一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相继入驻,使之逐步发展为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科技文化产业高地。

古风深厚

郭杜镇系古长安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南有佛教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北有中华文字之根——仓颉造字台和隋唐长安城;东有汉宣帝杜陵和唐代达官显贵韦杜家族的世袭之地;西有西周都城丰镐跨越和文王灵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郭杜镇域面积57.8平方公里,人口6.18万人,辖4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招商引资执着迅猛,城市氛围初步形成,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发展带。分别被国务院、省、市政府确立为“综合改革试点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政府管理试点”;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乡镇”;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3年,郭杜实现社会总产值21.96亿元,财政收入达6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909元。

成绩--理想

在“新长安战略”的指引下,为充分发挥地区潜力和集群辐射效应,结合多年来的流动积累和较好的基础设施等优势,郭杜提出了科学规划、聚集要素,迅速推动教育产业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集群水平,把推动城市化与推进教育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相结合,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议,即通过长安新城区建设、镇中心区改造建设、长安国际企业总部建设、高校产业集中区建设、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基地建设,实现打造“西部第一镇”的总体目标。使郭杜成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西部第一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样板镇,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树立典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