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释义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2004年新贵州大学成立后,由原贵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艺术设计系、原贵州大学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 截止2008年,学院有教职工20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9人,中级职称75人。从1989年起,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省部级三、四等科技进步奖10项;获省、校级教学优秀奖13项,发表论文 300余篇,出版专著16本。在研国家级、省级、校级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

学院简介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贵州大学学生人数最多、专业设置最多、且具备一定科学研究水平的学院之一。该院教职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锐意进取,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学院开设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基础与岩土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风景园林、产品设计12个本科专业,截止2008年在校本科生人数达3000余人;另外,结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固体力学四个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硕士学位点,在校研究生65人。

该院结构工程是省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有实验中心和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4540平方米。校、院对实验检验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十分重视,注入大量资金改造5个实验室,同时,实验检验中心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大好机遇,在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

历史沿革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成立于1958年,经过改革、发展、调整、优化成为贵州工业大学的重点大系。1999年与原贵州工业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93年)合并成立。2004年11月,新贵州大学整合学科专业,将原贵州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成立于2001年)、原贵州大学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98年)并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中国及贵州省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学院专业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与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计算机运用的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社会实践、城市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少于40周。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建设系统各级建筑规划设计院(所)、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决策咨询机构、教学科研单位、房地产公司以及与城市开发建设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工作。

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选用和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项目前期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的能力,具有建筑美学的修养。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理论、室内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声学、光学及热学实验等。

该专业毕业生到建设系统各级建筑规划设计院(所)、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决策咨询机构、教学科研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各单位基建部门工作。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基础与岩土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地基基础、工程勘察、房屋建筑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基础与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岩土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有: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与管理、地下建筑结构、边坡工程、基坑支护、建筑钢结构等。

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适合在土木建筑系统所属单位,诸如建筑设计部门,建筑施工和工程勘察单位,从事基础工程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交通土建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的设计、施工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以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为主要业务范围。

该专业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食品物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课、有关基础理论课及结构力学、土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勘测设计、隧道工程等,以及选修道路交叉枢纽设计,沥青路面,桥梁结构检验等课。

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交通及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从事道路、桥梁、隧道、路基路面、市政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受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课,建筑制图测量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落空、建筑施工与管理。开设的选修课有: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结构、结构抗震、深基础及山区地基等。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建筑系统所属单位,省地、县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开发公司,以及各单位基建部门工作。

该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熟悉国家关于水利水电建设和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课及有关基础理论课、建筑材料、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电工学及电气设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经济、项目评估与管理。选修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排水工程、土木CAD等。

该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水电系统所属各级设计部门、科研部门、管理部门及施工部门工作,也适合市政、交通、航道、港工、民用建筑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有关部门工作。

基础与岩土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基础与岩土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地基基础、工程勘察、房屋建筑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基础与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岩土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有: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与管理、地下建筑结构、边坡工程、基坑支护、建筑钢结构等。

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适合在土木建筑系统所属单位,诸如建筑设计部门,建筑施工和工程勘察单位,从事基础工程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交通土建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的设计、施工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以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为主要业务范围。

该专业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食品物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课、有关基础理论课及结构力学、土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勘测设计、隧道工程等,以及选修道路交叉枢纽设计,沥青路面,桥梁结构检验等课。

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交通及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从事道路、桥梁、隧道、路基路面、市政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该专业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受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课,建筑制图测量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落空、建筑施工与管理。开设的选修课有: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结构、结构抗震、深基础及山区地基等。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建筑系统所属单位,省地、县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开发公司,以及各单位基建部门工作。

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满足西部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与桥隧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必要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种外语,能阅读本专业书刊文献,学生毕业后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能从事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以及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工作。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钢桥、隧道工程、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隧道施工。

师资简介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现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 1名,副教授4 名,博士4名,硕士研究生4名,另有1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师资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年龄结构趋于合理,逐步形成梯队。

系部介绍

建筑工程系

本系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自 58 年建立, 80 年恢复招生以来,共为国家培养本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二千余人,其中研究生百余人。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部)等各级科学项目的研究,参与社会各项重大工程的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在国内、省内拥有良好的知名度。

建筑工程系现共有专职教师 23 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2 人,占 9% ;副教授 11人,占 48% ;讲师10人,占 43% ;助教 0 人,占 0 % 。具有博士学位的 3 人,占 13% ,硕士学位的 13人,占 57% 。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 4 人,注册监理工程师 2 人,注册造价工程师 1 人。

作为贵州省示范性专业、贵州大学品牌专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系的全体老师正辛勤耕耘,近三年来教研室老师共发表论文 50 余篇,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贵州省省长基金 3 项,校立基金多项,参与完成了贵州省多个重大工程的设计研究,在教学、科研、生产工作中兢兢业业,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为贵州的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望未来,建筑工程系的全体老师仍会继续努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贵州省、为全国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

实验室建设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本着“加强基础、注重素质、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现分为力学实验室、水工实验室、建筑规划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四部分。

力学实验室

自2004年起,随着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的合并,力学实验室完成了实验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力学实验室利用日行贷款、教学评估专向资金等专项以及学校配套经费的支持,总投资约200万元。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500多平方米。教学设备总资产约300万元,实验设备100多台套,其中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50多台套。实验教学人员5人,开出的实验项目70个。每年参加实验的学生达6万人数时,涉及6个学院、31个专业。

(一)、开发创新型实验教学新内容

力学实验室一直把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创新作为改革的重点。在校内率先开展了力学创新教育,先后创建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创新实验室。实验中不断引入高水准研究成果,开发了一批创新型实验项目。如材料的疲劳实验,高强度铝合金的研制实验。为营造本科阶段浓厚的创新氛围,力学实验室支持学生从教学实验室走向第二课堂,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力学实验室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采用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结合,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实验教师岗位聘用模式,建立了以实验中心主任为核心的逐层负责制。充分发挥以资深教授在实验中心建设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形成了一支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的实验管理系统

力学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基于网络的仪器使用共享平台、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平台和实验室咨询导航系统。各项软硬件设施和实验教学环境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实验中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水工实验室

给排水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现在仍在建设中),整个实验室为日元贷款项目,共有199套设备,价值250万人民币。实验室面积280多平方米。主要方向是水质净化与污水处理。该实验室拥有大型水处理模拟设备,水质分析设备、水泵特性分析设备。不仅可以指导和完成给排水专业教学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还可以对污水厂,自来水水厂的运行进行检测、分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

目前在编实验人员4人,其中副教授2人(均为兼职),助教1人,考虑到实验室的发展,以建设成为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目标,需扩大在编教师队伍。完善实验室的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我实验室计划开出5个实验,即混凝实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水处理微生物形态的观察、过滤与反冲洗实验、CARROUSEL氧化沟、完全曝气混合实验。5个实验均为演示性实验。

给排水实验室的建成,将改变给排水专业实验为零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枯燥的专业教学,变得多姿多彩。这样会更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认识目前较新的处理工艺,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检测中心前身为原贵州工学院土建系实验室,创建于一九五八年,长期担任土建、水利、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科研性试验,中心下设建筑材料、岩土工程、建筑结构、水力学、水工结构和交通工程六个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配合土木、水利类专业建筑材料、土力学、地基基础、土质学与土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等有关的理论课的教学,完成必须的实践教学的基本训练,以获得适应社会生产、工程建设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本建设的高峰期,对土木建筑工程类的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工程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其工作环境,为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实验教学性环节,重视和统一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中心实验室目前拥有使用面积2429m,主要仪器设备254台(套件),总值约236.0万元,专职实验教学人员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人、中级4人、初级1人。近年来,在学校、学院、教务处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我中心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经有关专家评审,我中心于2000年~2002年先后获得了由建设厅颁发的《建筑施工壹级》资质等级证书和由交通厅颁发的《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证书》。

硕士教育

贵州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点

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我校结构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原贵州工学院建校之初即设置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迄今,结构工程学科已累计培养了20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本科生。

经50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成为贵州大学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的代表,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学科建设成效明显:(1)2004年“结构工程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2006 年“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3)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本科专业;(4)2009 年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目前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3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硕士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

自上世纪80年代,本学科即结合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致力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结构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硕果累累。“预应力钢网格结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体系”、“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结构”等大批研究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还广泛应用于广东、四川、青海、安徽、吉林等省份,在国内相关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近年来,本学科领域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上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四等奖10余项;获省、校级教学优秀奖7次;各类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收录30余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3项,省部级项目6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350万元,年均经费在200万元左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3: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