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闺门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闺门 拼音:guī mén 词义: 1、古代称内室的门。也指家门。《礼记·乐记》:“是故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如亲。” 2、城门。《左传·昭公元年》:“私盟于闺门之外。” 详细解释宫苑,内室的门,借指宫廷,家庭《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淮南子·主术训》:“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溼,闺门重袭以避奸贼。”《周书·孝义传·秦族》:“﹝ 秦族 ﹞与弟 荣先 ,复相友爱,闺门之中,怡怡如也。”清 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时人交贵之,吾睢推家法者常首袁氏,谓其庶几古闺门遗风焉。” 清 刘大櫆 《阮君传》:“ 世忠 、 世恩 ,其操履亦闺门庸行之常,无异於人者,然求之世俗,何其难得而可敬也!” 妇女所居之处《北齐书·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阙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五》:“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於闺门,论战鬭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闺门之内,歌樛木而咏螽斯,和气蒸蒸也!”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据你说是贵人之女、士人之妻,就该不出闺门。” 借指妇女,妻子《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於闺门!’”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 老杜 当兵戈骚屑之际,与其妻各居一方,自人情视之,岂能免闺门之念!” 清 钱谦益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授通议大夫制·前母加赠淑人》:“匪徒为泉壤之光,亦以著闺门之劝。” 城上小门《墨子·备城门》:“大城丈五为闺门。” 孙诒让 间诂:“依上文,则大城高三丈五尺,门之高当不下二三丈。此闺门乃别出小门,故止高丈五。” 泛指城门《左传·昭公元年》:“ 罕虎 、 公孙侨 、 公孙段 、 印段 、 游吉 、 驷带 私盟于闺门之外。” 杜预 注:“闺门, 郑 城门。” “金闺门”的省称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各价齐两 许 ,闺门比三 陈 。” 宋 曾巩 《胡太傅挽词》之一:“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