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宗旨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是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同时,也是国家游泳队、击剑队、举重队、跳水队、羽毛球队训练基地。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体育

办学成绩

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如奥运冠军杨景辉、杨维、张洁雯,世界冠军关渭贞、林燕芬、吴迪西、江剑芬、余锦豪、林志刚、刘秀华、邓伶、董兆致、吴汉雄等世界体育明星,为国家、省输送1000多名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了22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校园环境

学院位于广州市东北面,毗邻天河高校区,占地面积173440平方米(合260.42亩),总建筑面积达124799平方米。校园内绿树如茵、鸟语花香、环境优雅宜人,置身其中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非常适宜学习、训练和生活。学院集竞技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科研于一体,遵循“学训并重,体教结合”的办学方针,努力实现对中国体育人才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全面培养。

教学设备

学院现有教学大楼、图书馆、训练场馆、综合饭堂、运动员学生公寓等13幢,并设有科研、医务等配套设施。各训练场馆、场地器材居国内同类学校领先地位。如拥有先进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气体置换法体成份仪、心肺功能测试系统、YST—1500血乳酸仪等,还建成电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多功能室和网络中心,这些仪器设备与互联网设施的充分利用,能全方位满足学院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专业设置

学院发挥师资力量、设备水平和技术储备等方面的行业优势,针对市场需求开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三个专业,以及教练员培养、运动康复与保健、体育商务与赛事组织、体育健美与模特表演、体育教师培养以及体育传媒等六个方向,主要是培养既有体育专长又有文化素质和现代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

系部介绍

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科(与广州体育学院联合办学)、专科、中专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秉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符合高职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做好学院教学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

体育产业管理系

于2008年3月成立。是学院根据广州体育着力做强做大体育产业和社会现代服务经济发展需求而组建的;主要培养适应现代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服务市场和体育产业开发经营等一专多能的高等应用性人才。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并设一个专业教研室。根据体育产业市场对不同层次体育服务与管理及体育市场营销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确立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拓宽专业方向,积极论证增设新专业,以满足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强化形成以体育技能为特长,非体育职业技能为特色和扩宽就业突破口的专业结构。

社会体育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熟悉当代表演学理论和体育理论、比较熟练掌握当代体育健美与模特表演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体育健美、健身的运动员与教练;时装模特、模特编导、经纪人、形象指导及设计师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运用能力,能从事各级体育健美、时装模特比赛;组织体育健美、时装模特表演以及创编和掌握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能参与训练和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体育概论、表演基础理论、艺术概论、体育保健学、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体育艺术美学、健美操、身体塑形、表演技巧、形体舞蹈表演与形象塑造、体育表演艺术编导、健美运动、服装设计、服装美学、化装与皮肤护理、礼仪与仪态训练、乐理与艺术欣赏、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步态课、形体课、模特学、公共关系学、经纪人管理等。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由博士、教授、国家级教练、副教授、高级教练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乒乓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王楠的启蒙教练、跳水奥运冠军杨景辉的教练、羽毛球奥运冠军杨维、张洁雯的教练等。现有165名专职教师、教练、科研人员,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62人,占37.6%,中级技术职称人员88人,占51.5%。

获得荣誉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先后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教育厅命名为“文明校园”,是广州市级先进单位。

发展历程

学院的前身之一是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创建于1973年10月,校址位于广州市沾益直街168号。前身之二是广州市体工大队,创建于1979年,队址位于解放北路广州市体育馆内。广州市体工大队1986年迁址广州市燕子岗体育场,1987年迁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1992年底迁址广州天河北街32号体工队大楼。在相对简陋的训练场地和教学条件下,广州市的体育工作者卧薪尝胆、艰苦创业,为广州市培养了众多的世界冠军、体育明星和体育教师。

199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成当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国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设备一流的体育运动学校——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校址位于广州天河长兴路338号。广州市体委在学校实施竞技体育改革,将半专业层次的市体校和专业层次的市体工队实行“合一动态管理”。原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先生和夫人易海伦女士捐赠2500万港币用于兴建学校,捐赠1500万港币设立训练教学奖励基金。经过8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升格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下依法办学。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管理、场地规模等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标准(暂行)》的办学要求。

展望未来,学院将准确把握“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和高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继续保持“学校化”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模式走在中国的前列,致力培养在各种大赛中为国争光的金牌选手,为发展市、省和国家的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作出重大贡献;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既有体育专项技能又有其他一技之长的具有“双技能”、“双证书”的高素质实用人才。

对外交流

1. 4月3日—9日,香港击剑队一行20人到校集训。

2. 香港毅泳会分别于4月6日—7日、4月8日—12日分两批,共26 人到校集训。

3. 4月6日—12日,香港大埔泳会一行2人到校集训。

4. 4月8日—13日,香港跳水队一行19人到校集训。

5. 4月8日—13日,香港游泳队一行50人到校集训。

6. 4月8日—11日,澳门跳水队一行16人到校集训。

7. 4月9日—13日,香港海熊游泳队一行24人到校集训。

8. 4月11日—11月30日,越南跳水队一行5人到校集训。

9. 4月12日—14日,香港乒乓球总会一行16人到校集训。

10. 4月14日—9月30日,越南游泳队一行5人到校集训。

11. 5月28日下午,老挝国家体育代表团一行5人到校进行参观交流。

12.6月21日—8月20日,国家击剑队一行17人到校集训。

13.6月21日—12月31日,越南田径队一行4人到校集训。

14.6月22日—7月1日,香港羽毛球队一行2人到校集训。

15.6月24日—8月15日,澳门跳水队一行13人到校集训。

16.05年3月31日,香港林大辉中学师生一行80人到院参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