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
释义 |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先后称为文化部、中学部、预科部、大学预科部和预科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师中有副教授11人,讲师23人。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生、政史等六个教研室。有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兴建的3100平方米教室、实验大楼一座,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二栋;有多媒体教室一间,微机室一间,语音室二间,图书资料室一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间。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曾开办过初中班、高中班、大学先修班。文革期间停办,1980年恢复招生。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广西各高校招收的民族预科生全部集中在广西民族学院大学预科部办学,从1993年起全区有九所高校655名预科生集中在本部学习。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全区招生学校从原来九所增加到十四所,招生人数从原来655人增加到845人。从1980年招收民族预科生至2003年止,预科教育学院为全区各高校输送合格的大学新生8900人。 广西民族预科办学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和再集中几个发展阶段,最后实现了全自治区大集中的办学模式,创出了一条既切合广西民族预科办学实际,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新路子。民族预科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基本达到或超过了当年普通高校录取的本、专科新生的文化水平,实现了“低分进、高分出”的教学目标。民族预科教育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学习的“金色桥梁”。民族预科生大学本、专科毕业后,许多人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大学毕业后担任乡镇长、书记一级领导的有300多人,担任县处级领导的有60多人。还有的民族预科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和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大学预科部多次受到上级机关和学院的表彰,1992年被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1996年全国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在该院召开,大学预科部集中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受到大会表彰并向全国推广。1996年和1999年分别被学院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科研管理先进集体”。民族预科教育已成为学院六大办学优势和特色之一。 预科教育学院拥有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环境幽雅,相对独立的校舍,这些都为民族预科的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强教材建设,积极编写了一套适合于民族预科生特点的好教材。办学迄今,教师共编写民族预科教材35册,其中9册分别由广西科学出版社和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部分教材还被区外高校民族预科使用,最近又编写了26册教材准备出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院坚持“重视基础教学,加强能力培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实行以文、理、医三大类编班,试行考试课、考查课分开考核的新的课程体系,在复习和深化中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同时讲授部分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开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同时学院还针对学生实际,坚持“突出重点,针对薄弱,学有所长,各有所得”的原则,采用“普通班”和“提高班”两种层次组织教学,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7年立项的由预科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的自治区级教研课题“广西民族预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历经四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01年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至2003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0篇,个人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2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