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民族大学 |
释义 | 学校创办于1952年3 月,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 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 中文名:广西民族大学 外文名: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nalities 简称:广西民大,民大 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民族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现任校长:何龙群 所属地区:中国广西 主要院系:法学院,民族与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点:42个 主要奖项:国家小语种重点培养基地 学校地址:广西南宁市 学校简介广西民族大学位于广西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创办于1952 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83亩,校园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1284.15万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45.7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6种。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58年在南宁人民公园,毛泽东主席接见学校各族师生代表;1990 年 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陪同下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和校园环境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2001年 3 月,胡锦涛同志出访东南亚三国时,亲切接见了学校在越南、老挝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朱德、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李铁映、尉健行、司马义·艾买提、李兆焯、陈至立、刘延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2008年12月,刘延东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在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谊与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听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民族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办好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5月1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广西民族大学,在听取大学生发言后,他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增强本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62个普通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和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覆盖了哲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现有来自32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9153人,其中研究生1213人,本科生13757人,专科生1480人,预科生1123人,留学生1580人。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58人,包括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2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2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 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6人,自治区优秀专家7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荣获广西高校“八桂学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2人,荣获“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广西第八届签约文艺家4人。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与14个国家、地区的94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和老挝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 中国法学会在我校设立“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我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与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和自治区广电局合作建立“广西播音与主持理论研究基地”;与自治区文化厅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民委共建“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自治区旅游局在我校设立“东盟非通用语种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在我校设立“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等。与广西体育局共建“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和“广西民族体育研究中心”。与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河池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与中山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钟海青 男,汉族,广西贵港人,教育学博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第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刊理事会理事,广西师范生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广西“ 21世纪园丁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教师教育研究会会长,广西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校长何龙群校长,女,壮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广西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广西中青年高级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共广西党史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党校客座教授、广西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办学特点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利用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发展民族学、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群,推进学科渗透,着力培养开拓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办学特色。 一是坚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增设社会急需、适应性较强的新专业;开设双语专业,强化民族文化交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特别是广西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设置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学、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经济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加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壮族、瑶族、京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等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成为2009—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 二是利用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东南亚语言学为依托,发展特色学科,建立了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亚语等东南亚语言本科专业,形成了独特的3+1培养模式(3年在国内学习,1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2009年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被列入2009—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平台,大力打造东盟学学科群,逐步形成了东盟语言文学、东盟政治法律、东盟经贸商旅、东盟历史文化、东盟民族宗教、东盟艺术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系列学科;聘任中国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为东盟学院名誉院长,积极组建开放式的东盟学院,建立东盟问题高端研究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和国内重点大学的科研合作,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群体,建立东盟文献及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努力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立足于东南亚国家,面向东亚、南亚和欧美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2000年到2010年6月底,与14个国家、地区的94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派出8800多名在校学生到东盟国家高校学习和实习,招收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5529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顺访团组315个,共2245人次;2002年以来共承担了7期国外汉语教师培训任务,培训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223名汉语教师;认真做好国家汉办委托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和选送工作,共向泰国、菲律宾、老挝输送了221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多次承办东盟国家各类干部培训活动,共培训了东盟国家各类干部700多人次;连续六届承担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培训任务,共选派志愿者3500多人次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贸易洽谈会。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2006年4月,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获得国家汉办批准;2010年3月,与老挝国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成为中国在老挝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多层次的开放办学,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建校58年来,学校已培养了10万余名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颇有成就的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党政军领导干部。 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突出 “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构建并逐步完善以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独立学院互动共进、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力争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 学校文化校训厚德博学 和而不同 “厚德博学”是大学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即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之义。“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说的是做学问之道。从寡学到博学,要“学而时习之”(孔子),“学不可以已”(孟子),“乐学、好问、勤思、明辨”,更新知识,加深学养,先博后渊。大凡品德高尚者,都具有高深学养;而学识渊博者,都注重对德的修养。“厚德博学”,是我们每个人追求自身境界提高、丰富充实生命的修养之道,也是大学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之途。要求我们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标准,具有舍小我顾大我的雍容大度,清贫饱学而胸怀天下,淡泊名利而志存高远,意志坚定而毅力超群,“穷而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要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所从事的事业,诚以修身,信以立世,厚己德以厚社会之德;要继承和丰富优秀的知识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博己学以博社会之学。 “和而不同” 是大学的活力所在,包含求真、开放、公正、自由、包容、创新之意。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是和谐、协调之意,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同”是相同、同一之意,体现的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多样性的统一,能使这个共同体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事物,生生不息;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不能产生任何新事物,趋于衰亡。“和” 是万物生长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表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宽厚的和合思想和哲学智慧。我们追求“和而不同”,既要求学校内部体系包括组织系统、制度系统、文化系统、学术系统的和而不同,又要求学科间的和而不同,学术观点的和而不同,高校间的和而不同,乃至人际间、国家间、天人间的和而不同。实现“和而不同”的境界,就是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不同民族、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结合,相异相长;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在民族大学里,各民族师生一同学习生活,多种文化互动融合,相互间互助互谅,互利互惠;和衷共济,兼容并蓄;多元互动,奋发有为。从而推动学校形成讲和谐,顾大局,倡创新的生动局面,推动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繁荣。 校歌理想放飞相思湖漫漫人生路 相会相思湖 兄弟民族情同手足 师恩如海胜似父母 师恩如海胜似父母 沐浴明媚阳光 滋润春天雨露 激情岁月 青春常驻 深情拥抱(呢罗) 拥抱相思湖 漫漫人生路 欢聚相思湖 湖水荡漾激扬情愫 心潮澎湃勇担重负 心潮澎湃勇担重负 攀登科学高峰 紧跟时代脚步 坚定信念 不畏艰苦 理想放飞(呢罗) 放飞相思湖 啊衣。。。。。。 尼呀尼呀尼 的 呀。。 啊衣。。。。。。 尼呀尼呀尼 的 呀。。 盟呀盟呀 塞罗 塞罗 塞罗 理想放飞(呢罗)放飞相思湖! 啊衣。。。。。。 尼呀尼呀尼 的 呀。。 啊衣。。。。。。 尼呀尼呀尼 的 呀。。 盟呀盟呀 塞罗 塞罗 塞罗 理想放飞(呢罗)放飞相思湖! 放飞相思湖! 校徽学校标志由圆环、MZ(M由三个Z组成)抽象的红蓝绿三色火焰、中英文校名、建样年份等几部分组成。表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进程中,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创建了美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孕育出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民族性、国际性、地方性;紧靠在一起的红、蓝、绿三条火焰象征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的团结友爱,凝聚着广西各民族的理想、智慧和激情,寓示着广西民族大学背负着培养和团结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期盼和使命;红色象征广西民族大学旺盛的生命力,蓝色是 一种海洋色,象征大学的博大、深沉、包容、开放,绿色象征青春、永恒;三条升腾的火焰与“1952”结合,象征广西民族大学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从学校创办之初起,就承前启后,众志成城,追求不止。 师资力量截至2011年5月,广西民族大学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58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2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2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6人,自治区优秀专家7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荣获广西高校“八桂学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2人,荣获“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广西第八届签约文艺家4人。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73项,省部级课题235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4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41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国家民委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1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5项,广西哲社“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项,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1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先后入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其“人类学研究”栏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省级科研机构壮学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是直接隶属学校领导的开放性、实体性研究机构。 2003 年 11 月被批准为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下设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所、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所、壮族文化艺术保护与开发研究所、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研究所, 拥有一支作风好、业务专、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研究队伍。有教授(研究员) 21人,硕士、博士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中心的目标是整合国内外壮学研究的精英力量,用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建成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咨询服务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壮学走向全国、全世界作出应有贡献。为此,中心将以我校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等硕士点,及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和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从“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和“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推进壮学研究。 瑶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 2004 年 11 月,是直接隶属学校领导的、跨院系的实体性研究机构。是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下设瑶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所、瑶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所、瑶族文化艺术保护与开发研究所、瑶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研究所。拥有一支作风好、业务专,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研究队伍。有教授(研究员) 20 人,硕士、博士 14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8 人,广西优秀专家 4 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 人。中心目前主要承担自治区政府重大课题“瑶学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心的目标是:以我校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门史、民族艺术等硕士点,及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和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整合国内外瑶学研究的精英力量,建成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咨询服务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瑶学走向全国、全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1月5日的广西民族学院东南亚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的需要,广西民族学院重新组建中国—东盟研究中心。本中心的宗旨是“面向东盟,关注现实,汇聚人才,多出成果,营造特色,服务社会”,利用广西民族学院多学科优势,综合地研究东盟,组织、协调和推动全校各有关学科的人才力量有序地开展东盟研究,通过多学科的整合研究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策划、咨询、培训和评估服务。本中心出版《东盟参考》、“中国-东盟研究丛书”、《东盟研究》等。 学院设置广西民族大学有20个学院,一个独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一个本科人民武装学院和一个附属中学合成。其中,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为学校的重点学院,除外语教育学院含有专科外,其他都是本科学院。 17个二级学院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文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艺术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相思湖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西民族大学吸纳社会资金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学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为何龙群博士、教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校长)。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学院占地面积300亩,现有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 2007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充分利用其所依托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形成的东盟国家语言专业优势,借助于广西民族大学与东南亚国家高校之间多年来建立的交流渠道,致力于培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急需的各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院现设6个系,开设33个本科专业(方向)。截至2009年12月,学院有教师348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6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78人。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生6060人。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将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环境,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和就业能力,努力将学院办成在广西区内外和东南亚有一定影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 法学院法学院的前身为广西民族学院政治系(创建于1960年6月,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三大系之一)法学教研室。1997年,开办法学专业专科;1999年,办学层次上升为法学本科,同时增设法律事务高职专科。2003年,政法学院设立理论法学、实体法、程序法三个教研室,形成了法学院的初步规模。2010年2月,法学院正式成立。 长期的法学教育为法学院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院现有与中国法学会合作的培训基地1个: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研究中心1个:中央和地方共建的“民族地区政治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法学院确立“以国家法教学与研究为基础,以东盟法、民族法研究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学校“国际性、民族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宗旨,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学院现有刑法学、诉讼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37人,在职研究生500余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70人,函授本专科生2000余人。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博士(包含在读)10人(其中留越越南法博士2人,留泰泰国法博士1人),硕士12人。设法学理论、诉讼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民法与经济法、国际法等6个教研室;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法律信息中心、民族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 法学院教师自2010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6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法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专业特质培养为导向,坚持“树立一身好品格,精通一部好经典,撰写一篇好文章,练就一副好口才,通过一次国家考试”的法学人才成才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律专业人才和民族干部为己任,不断改革培养模式,突显特色办学优势,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为“依法治国”、服务“广西新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院五十年栉风沐雨,岁月如歌。1960年8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创办(时称中文系),2000 年由原中文系、民族语言文化系、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大学语文教研室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06年更名为文学院。 50年来,文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走夯实基础、强化特色、形成优势、打造品牌的发展道路,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呈现出勃勃生机。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刚建院时,只有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111名本专科学生。现有4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点,1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在校普通本专科、研究生2107名,学生来自祖国26省(自治区),21民族。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建院之初只有职工10名,其中仅1名副教授。现有在职教职工85人,其中,正高职称34人,副高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在读博士生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3人,博导5人。3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位教师获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办学特色鲜明。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两大特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优质专业,形成了大写作品牌的人才培养技能特色,形成了“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人才培养方式特色。拥有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科研水平迅速提高。1992年以来,学院获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立项4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74 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500多 篇,其中发表在核心刊物上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66部。 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拓展。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与东南亚国家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留学研究生48名。对外汉语专业以3+1人才培养模式,到语言对象国留学一年。教师与东南亚高校合作开展学术研究。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学院获得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广西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区先进班集体”、“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院庚50桂枝香,芝兰二万满庭芳。50年来,共培养了1万多名普通本专科研究生,1万多名各类函授生。涌现出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教授、专家、学者、全国先进,涌现了一大批诗人、作家、评论家,相思湖作家群影响广泛。 回顾50年的历程,文学院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厚爱,凝聚着校友们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一代代教职员工的勤奋工作,历史将永远铭记。 文学院人的耕耘创业,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也凝炼成了文学院的文化传统,那就是: “厚德博学,和而不同”是办学之魂。校训是对长期积淀而汇聚形成的广西民族大学精神的凝炼,当然也是文学院的办学灵魂。我们一直把“公”“能”教育作为永恒的使命,同时注重办学的个性。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各民族师生多种文化互动融合,兼容并蓄,和衷共济。 “敢为人先,止于至善”是创世之气。文学院是勇于创新的。思想解放,行为领先,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史上,创下了五个第一,第一批招收本科生,第一个招收留学生,第一批招收硕士生,第一批获得博士点建设学科,第一批招收专业硕士生。文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广西民大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仅敢于创新,更追求卓越,追求崇高,追求完美。正因如此,我们始终青春无限,朝气蓬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成就,培育了一又一代的新人。 “勤诚朴实,薪传八方”是立世之本。莘莘学子,不少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没有更好的先天条件和优越的社会环境,但勤奋、真诚、质朴、扎实,犹如小草,默默无语,却绿满天涯,不论是在遥远的边寨,还是在繁华的都市,都花香四溢,从而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永固。薪传八方,是一个应用基本知识,适应新环境新行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过程,更是承载文化传播责任、民族振兴使命的知行合一的历程。 当前文学院处于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变、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升内涵的转变、从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向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广西经济社会飞速前进的战略机遇期,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博士点学科建设为龙头,走特色发展道路,促进民族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的相互融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未来发展“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