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释义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一书,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明代崇祯朝17年的风风雨雨,从中揭示出导致明王朝灭亡悲剧之不可避免的原因。该书突破单纯“事件史”的写法,以人为本,着重描写人的命运;以皇帝、官僚个人的悲剧来透视王朝灭亡的悲剧,并由此展示时代的悲剧,给人一种明晰和清新的感觉。

书名: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作者:樊树志

ISBN:9787101055948

类别:历史 > 中国史 > 明清

页数:289 页

定价:¥29.00元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7年4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生。籍贯辽宁沈阳,出生地浙江湖州。1957年由浙江杭高(杭州一中)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

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l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3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发表于日本四篇、韩国一篇。

1368年建立的大明王朝,到1628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二百六十个年头,距离它灭亡的1644年,只有最后的十七年了。这就是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

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延续了十六年零三个多月,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的子夜,即十九日的凌晨即将来临之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外城、内城,逼近皇城。千钧一发之际,走投无路的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即景山)自缢身亡。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老祖宗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明朝,在这一年(1644)宣告寿终正寝。

李自成虽然推翻了大明王朝,但是他的大顺政权在紫禁城的日子,不过区区四十天而已。由于招降明朝总兵吴三桂不成,他亲自率领主力前往山海关征讨,遭到满洲铁骑的突然袭击,溃不成军,仓皇退回北京。李自成进入紫禁城以后,迟迟没有举行登极仪式,到了大势已去之时,四月二十九日,匆匆忙忙在武英殿举行登极仪式,当了一天皇帝,第二天开始撤离北京。

五月三日,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一行,在骑兵的护卫下,乘着銮舆,浩浩荡荡进入朝阳门,直奔紫禁城。于是开始了清朝皇帝君临全国的时代,这一年就是清朝的顺治元年。

处在由明朝到清朝的改朝换代转折时期,崇祯十七年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对于明朝的遗老遗少而言,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因而他们对于同样亡国的李后主所写的绝妙好词《虞美人》中的亡国之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充满了凄婉的共鸣,便不难理解了。清初,孔尚任的名著《桃花扇》上演时,离开明朝灭亡已经半个世纪了,据说,观众中那些依然留恋旧时代的人们被剧情感动得涕泪满襟,唏嘘不已,依然充满感伤。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实在是一个悲剧时代。按照王朝的周期性规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算不上短命。整个明朝,犹如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M,永乐、宣德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它的标志就是震惊世界的郑和下西洋,被西方学者赞誉为“发现世界”的壮举。此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万历第一个十年,由于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出现了万历中兴,使得万历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最为富庶强盛的时期,缔造了明朝的第二个高峰。但是好景不长,皇帝为了消除张居正“威权震主”的影响,彻底否定了张居正的政绩,甚至以为他是“专权乱政”、“谋国不忠”。于是乎,万历后期政坛高层忙于朋党之争,忙于“窝里斗”,国事急转直下。到了天启时期,皇帝昏庸,朝廷大权落入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形成“阉党”专政的局面,正直的官僚不是被革职,就是被杀戮,政局腐败透顶。

朱由检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继任皇位的。他严惩魏忠贤及其党羽,清查“阉党逆案”,为遭受“阉党”迫害的官僚平反昭雪,拨乱反正,希望再次营建一个中兴局面。然而时势已经大变,东北的清朝羽翼日渐丰满,明朝与清朝的战争屡屡败绩,满洲铁骑多次越过长城要塞,威胁北京及其周围地区。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造反大军,已成燎原之势,驰骋中原。这两股势力,都想取明朝而代之。大厦将倾,狂澜既倒,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演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在这一幕悲剧中,每个人都在演出悲剧,皇帝以悲剧谢幕,大臣们也莫不以悲剧收场。

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且亡在一个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手上,不仅明朝的遗老遗少,甚至清朝的顺治皇帝,都扼腕叹息。其悲剧性就在于,并非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演绎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平心而论,朱由检在明朝诸帝中,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说他出类拔萃,也毫不为过。他上台以后,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由于问题积累太多,内部早已蛀空,颓势难以挽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巍峨的王朝大厦,轰然倒下。朱由检本人以自缢的方式殉国。

这样的情节,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它以悲剧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我把这幕悲剧的细节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来,目的是给予读者历史固有的深邃启示,并非只发思古之幽情。就好像我们观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那样,不必站在哈姆雷特的立场上,而是以超脱的眼光来远距离观察历史。

19世纪独步欧洲史坛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一大贡献是把历史学变成一门科学。他的名言——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我想尽量向它靠拢,是历史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真相,而与形形色色的“戏说”划清界限。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戏说”之风由来已久,人们一批评,编导们就借口“我们不是编历史教科书”来回敬。人们当然喜欢看有趣的戏,而不是乏味的教科书演绎。但是总不能老是让大家看“关公战秦琼”啊!如果听之任之,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在观众中形成一种“话语霸权”,把戏说信以为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到了那个时候,可就麻烦了。

当然,历史学家也应该检讨,为什么历史著作老是写得枯燥乏味,令人望而生畏?波诡云谲、风雷激荡的历史本来是有声有色的、生动活泼的,历史学家完全有可能把历史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个典范,他无须“戏说”,照样引人入胜,十分“好看”。近来很畅销的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著作的中译本《王氏之死》、《曹寅与康熙》、《皇帝与秀才》等,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研究成果,把史料融会贯通,以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眼光敏锐,视角深邃而又独特,却又十分“好看”。

由此可见,追求“好看”,不一定非“戏说”不可,也就是说,“好看”不必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历史作品的生命就在于真实,没有了真实,再“好看”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也可以说是我写本书所遵循的原则。书中所写的都是真实可信的,也就是所谓信史,都有历史文献的依据,都有案可查。但是作为大众读物,不必引经据典,一一注明出处。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阅读障碍,在生动的情节、流畅的文字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如果在轻松的阅读之后,各位可以从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悲剧中,获得这样那样的启示,那是历史本身的魅力。我只不过是把这种魅力传达给各位而已。

目录

引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的子夜,即十九日的凌晨即将来临之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外城、内城,逼近皇城。千钧一发之际,走投无路的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即景山)自缢身亡。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老祖宗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明朝,在这一年(1644)宣告寿终正寝。

一、崇祯元年:一个惊心动魄的精彩开局

朱由校即位时虚度十六岁,父亲虽然是皇太子,却连遭厄运,作为皇长孙的他,当然没有可能接受良好的“豫教”——执政前的系统训练,学识才干比父亲大为逊色,说他不学无术,似乎也毫不为过。明清史专家孟森说,朱由校是一个“至愚至昧之童蒙”——愚蠢之极蒙昧之极的儿童。传记文学专家朱东润说得更加彻底:朱由校是朱常洛的“文盲儿子”,“一字不识,不知国事”。

1.朱由检受命于危难之际

从朱常洛到朱由校

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

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朱由校的绝嗣

兄终弟及,朱由检继位

2.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大智若愚,继续优容魏、客

舆论的逐步升级

“许太监魏忠贤引疾辞爵!”

魏忠贤之死

3.清查阉党,除恶务尽

追究魏忠贤、客氏及五虎、五彪的罪状

清查阉党逆案

销毁篡改历史的《三朝要典》

公布阉党逆案名单

二、急于解决的辽东心腹大患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悲剧

从此以后,辽东就成了明朝的心腹之患。总兵张承胤率军前去增援,被后金主力部队全歼。四天后,努尔哈赤派人送来一纸文书,声称为“七大恨”而发兵,要求明朝派代表前往谈判。代理兵部尚书薛三才感到对方来者不善,马上向皇帝报告,辽东事务已经到了“不忍言”的地步。

1.袁崇焕督师辽东

后金的兴起与辽东的形势

宁远大捷

应召提出平辽方略

钦差出镇行边督师

2.同室操戈:毛文龙之死

毛文龙其人其事

“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

先斩后奏,袁崇焕处死毛文龙

青史凭谁定是非

3.己巳之变与袁崇焕的悲剧

己巳之变

袁崇焕被捕入狱

袁崇焕之死

三、难以应付的中原民变

——杨鹤杨嗣昌父子的悲剧

崇祯初年,陕西黄土高坡上民变蜂起,高举造反大旗的饥饿民众,拿起武器,与统治者对抗,搅得当局人仰马翻。朝廷上下惊呼“流贼猖獗”,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害怕承担渎职罪,畏罪自杀。一时间,陕西成了一个火药桶,官僚们视为畏途,没有一个愿意继任武之望留下的空缺。吏部以“会推”的名义,把看不顺眼的耿介大臣杨鹤,上报给皇帝,要他出任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但毕竟一介文人,从来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有点犹豫不决。

1.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败局

出任陕西三边总督

招抚神一魁

抚局之败

2.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十面张网”

从陕西、山西到河南

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

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

张献忠谷城受抚,李自成商洛息马

3.“盐梅上将”督师中原

如何兼顾安内与攘外

李自成、张献忠重新崛起

“盐梅今暂作干城”

4.“尽瘁堪悯”:杨嗣昌之死

与下属关系一筹莫展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呕血伤心,束身俟死”

四、“崇祯皇帝遭瘟了!”

——温体仁的得宠与失脚

温体仁,字长卿,湖州府乌程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崇祯元年由礼部侍郎晋升为礼部尚书。此人外表似乎温文尔雅,其实城府极深,诡计多端,《明史·温体仁传》说他,“外表曲谨,而内里猛鸷,机深刺骨”,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厉害角色。

1.枚卜事件与钱谦益的革职

2.温体仁与周延儒的倾轧

3.总是遭瘟

4.皇帝圣旨:“放他去!”

五、恩深惭报浅

——周延儒的复出与赐死

自从崇祯十年(1637)六月温体仁罢官以后,内阁首辅一职先后由温体仁的亲信张至发、薛国观担任,朝政换汤不换药。张至发、薛国观之流人品卑劣,又不具备温体仁的才干,以推行没有温体仁的温体仁主义为能事,媚上妒下,排斥异己,一时间正直人士相继挂冠而去,朝政愈发混乱不堪。

1.没有温体仁的温体仁主义

2.复社与周延儒的复出

3.姜埰、熊开元之狱

4.“勒令周延儒自裁!”

六、无力回天的末世英雄

1.卢象升:“食尽力穷,死在旦夕”

2.孙传庭:“我今不死非英雄”

3.洪承畴:“灭寇雪耻”成泡影

4.秘密议和,陈新甲成替罪羊

七、崇祯十七年:“鼎湖当日弃人间”

——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1.“朕非亡国之君”

2.出征、南迁、勤王,一筹莫展

3.煤山自缢,以身殉国

4.王朝的末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