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南沙戏
释义

简介

沙戏,自称"相依"(译音),他称"沙戏",为“壮剧”的一个分支。广南壮族沙戏主要产生和流行在广南县北部和东部的一部分壮族村寨中,分为弱路沙戏和东路沙戏。至清光绪年间,沙戏在广南已很普遍。同治庚午举人、广南才子陆贷秋暮年观沙戏即作《竹枝词》一首:“老人厅畔筑高台,勒少勒帽得得来,笙箫鼓乐相杂奏,咙哑一声戏场开。”清末,受外来戏曲的影响,壮族沙支系一些有文化的民间艺人,把固有的民歌、音乐、舞蹈、说唱、武术等融为一体,搬上舞台,形成了沙驱。沙戏的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主要曲调,女唱“乖哥来”,男唱“依阿里”。布摩也把设坛打醮的锣鼓法令,祈神驱邪的咒语、鬼符搬上舞台,作为开台、收台程式。伴奏乐器主要有缧马腿骨制作的胡琴和鼓、芒等。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建立了北路的底圩、坡佣、弄追、西松和东路的里叩、乐贡6个沙戏班。民国以后,又建立了北路普卡、者卡,东咱板蚌、老寨4个戏班。

表演程式

沙戏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人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小姐庄重,书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丑放荡不羁,可以唱前不礼人,入场不揖,插科打诨,任意发挥,故有"小丑出场,笑断肚肠"的说法。光绪时期的沙戏与间信仰关系密切。在10个沙戏班子中,有7个是布摩担任班主,素有“布摩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班主不是布摩的戏班也要供奉祖师万法教主、玄天仁威上帝、指同等。演出一般在正月初二、十五、二朋初一。一年3次,一次演出3-5天。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柱,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封箱)。

主要剧目

沙戏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如《薛仁贵征东》、《东虎平南》等。根据明清话本传奇故事改编的《三堂官》是目前云南省内较为完整的戏曲剧本之一。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0刻本,由原者卡班主翻志学珍藏。用本地区民间故事编写的剧目的《侬智高》、《万年树》、《唤春鸟》《娜阿妮》、《白云村姑》等。沙戏剧目多由口授心传,有剧本者少,有的随艺人的过世而绝传,现能整理演出的有六十余个。

沙戏音乐

北路沙戏以"正调"为主,"正调"是从广西北路壮剧传过来的,经过北路沙戏艺人的不断加工丰富,结合本地民歌调子,发展出[侬阿妮]、[乖哥来]等曲调,委婉抒情。东路沙戏以"哎依呀"为主,也搀杂有"乖嗨咧"和广戏的[西隆]、[枝板]等曲调。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和七字句,杂有少量的十字句。在本地演出,除引诗、对子、新词汇用语外,唱念皆用民族语,到其他民族地区演出则多用汉语。

沙戏脸谱

沙戏也有脸谱,反面人物在脸上抹几块黑白不同的颜色示其奸凶丑恶;书生、小姐浓装艳抹;小丑、奸臣白嘴白鼻;其他角色只略施粉墨,没有定型脸谱。早期沙戏还使用过赵匡胤、李逵、猪、猴等脸壳面具,现只有"加官"、"雷公"、"电母"脸壳留存。

沙戏服饰

沙戏服饰以原始头盔用蔑编纸裱,后用硬纸板自制,绘上花鸟虫鱼,配上绒球泡珠,一般是前额高大,后边草率。主帅插的翎(野鸡尾)稍长,大将稍短,反王或山王插独翎。靠旗比汉族剧种的短小,主帅人物背五根,大将背三根。蟒袍衣褶、裙被巾鞋大都用土布,颜色自制自绘,旦角环佩银饰的多少,视人物身份而定。把子除棍外,没有枪、戟等长兵器,多为短柄刀、斧、"狼嘎"等短兵器。主将喊带马时,兵卒将手中的短兵器代作"马挽手"。武打大多是民间武术套路,还搀杂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打斗动作,如徒手对打"下绊子"、"扳腰跤"等。每当正义战胜邪恶时,戏场中欢呼不已,很有农村情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