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
释义 | 随着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医学院的本科专业除了临床医学外又逐步增设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信息管理和护理学等。为了便于管理,学校按学习的类别,将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组建为临床医学二系。2000年9月,临床医学二系正式成立,2003年12月更名为第二临床学院,并成立了党总支,2006年9月学校对第二临床学院进行了调整重组,定位于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与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 (一)历史沿革随着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医学院的本科专业除了临床医学外又逐步增设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信息管理和护理学等。为了便于管理,学校按学习的类别,将临床医学专业组建为临床医学一系;将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组建为临床医学二系。2009年9月,临床医学二系正式成立,2003年12月更名为第二临床学院,并成立了党总支,2006年9月学校对第二临床学院进行了调整重组,定位于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与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 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设有党政、教学、学生管理机构。现设办公室副主任1名,学生科副科长1名,办公室秘书1名,辅导员16名。办公室负责学院日常党政和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科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管理5个年级共5000多名学生)。党政、教学、学生管理干部中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18人,其他学历1人。学院承担了多专业(临床与非临床)、多层次的临床教学任务,19门普通专业课已经在东莞校区开课。 (二)师资队伍2000年9月临床医学二系成立时,下设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精神病学、麻醉学、医学心理学、数学与计算机等八个教研室,拥有一支结构基本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有教师64名。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6名,副高级职称28名,中级职称25名,初级职称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7名,本科学历的56名。 临床二系于2003年12月更名为第二临床学院以后,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至2006年9月重组之前有教师88名。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名,副高级职称29名,中级职称31名,初级职称2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6名,本科学历的55名。 2006年9月,学校对第二临床学院进行调整重组后,教学上依托于第一临床学院、湛江附属医院的雄厚师资,同时,积极为东莞附院引进储备人才,新引进临床骨干教师博士1名,硕士1名,学士39名。 (三)专业设置原临床医学二系管辖专业和专业方向有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心理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麻醉学专业获批招收五年制本科生。初期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94年9月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麻醉学专业从1997年9月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麻醉学专业或批招收五年制本科生;临床医学(心理医学)专业创办于1998年9月,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创办于1997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初期招收三年制专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于2003年筹办了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和发医学(医事法律)两个新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法医学(医事法律)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医学影像学专业发展成熟,2004年1月被评为广东医学院校级名牌专业。2005年创办应用心理学本科新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学校对第二临床学院进行调整重组,把在东莞校区所有临床医学类专业或专业方向,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医学(眼耳鼻喉科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生殖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医学)、麻醉学、法医学、法医学(医事法律)、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疼痛医学)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划归第二临床学院。 (四)临床教学改革1、建设模拟医院式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2006年以来第二临床学院重点推出了东莞校区模拟医院式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与应用工作,并荣获广东省高校“示范实验中心”称号,在临床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技能培训中心已经建立了模拟门诊、模拟急诊、模拟护理、模拟病房、模拟诊断、模拟手术、模拟口腔、模拟五官、手术现场直播、查房现场直播、网上病例查询等系统;配备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复苏和智能模拟人等系统,现在正在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心。 2、开展临床见习教学“5+5模式”改革 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基本标准和模拟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和本校扩招后带来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况,2006年始在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率先开展“5+5模式”改革:即50%临床见习在医院病房进行,50%临床见习在校内模拟医院进行。在校内见习主要有五方面内容,一是培训学生规范诊疗流程和医疗文件书写;二是训练学生临床技能(问诊、体重、穿刺、换药、无菌术等);三是手术现场和查房现场直播示教见习;四是开展病例讨论(PBL);五是典型病种录像示教等。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可弥补在医院临床见习中的不足,能保证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深受师生欢迎。临床见习“5+5模式”改革2008年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省属医学院校协作年会上交流推广。 (五)抓党建促学风在第二临床学院建设中,党建是根本,事关全局。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中,党建始终起着导航作用。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注重以党建促进学风,以党建促进学生管理的工作精神,大力加强党组织的建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