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东高州中学 |
释义 | 广东高州中学是粤西百年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级美术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校史简介学校前身是创建于明代(1569年)的南岳书院,始建于隆庆三年(1570年),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1年)改为“高文书院”。近代在许多名流学者的倡议下,1903年在原校址筹办“高郡中学堂”,是年5月扩建校舍,1905年3月15日开学。这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运动中较早涌现出来的新学制学校。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名广东省立高州中学,1925年改称广东省立第九中学,1933年复称广东省立高州中学,1949年解放后,一直沿用“广东高州中学”之名。 办学历史高州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时期,就读于本校的进步学生,曾先后创立“新高同志社”和“雄辩学会”,秘密阅读进步书刊,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有些人于辛亥革命前夕参加同盟会,投身到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去。 早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校毕业生黄平民、朱也赤就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分别担任中共南路特委书记、特委委员,成为当时广东南路著名革命家,1928年两人壮烈牺牲。 当时的国民党人梁华盛、邓龙光等,原为本校学生,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斗在革命前线。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本校毕业生廖盖隆、杨优德、杨林熙(杨毅)、卓树基、程均昌、杨进琳、刘淑祥(女)、余荣中、李淑珠(女)九人于1938年7月有目的有组织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为高州中学校史写下光辉的一页。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本校学生掀起了遍及全县的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9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本校一直有中共支部,人们称誉高州中学为“高州青年的革命摇篮”,“高州学生运动的基地”。 历届英才高州中学一向以优良学风著称。学校创办初期,就倡导“敬业乐群”的学风。已故的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任院长丁颖,已故的著名教育家、中央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都是本校首届毕业生。他们当年在校就读时,敬业乐群,百学不厌,互相切磋,苦学成才的精神,成为后来历届同学的榜样。 知名校友八十多年来,高标准,严要求,勤学习,苦钻研,在学生中已蔚然成风气。这种学风,代代相传,已经凝聚成为难以言喻的精神力量,培养出万千莘莘学子。本校创办至今,培养了上万的高中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先后有200多人成为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50多人成为副处级以上干部。其中,中共党史研究专家、研究员廖盖隆,国务院前副秘书长、深圳市前市长、前市委书记李灏,广州市前副市长、副书记杨毅,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杨泽森等都是广大校友和社会人士熟悉景仰的人物。 海外校友居住海外的校友,如美国加州大学电机系教授张芝琛、北美飞机公司技术人员林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前校长陈治世、香港珠海书院院长梁永燊等,都是闻名遐迩的高级人才。 师资队伍造就人才离不开教师。高州中学历来拥有水平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著名歌唱家罗荣钜年轻时曾在本校任教。 现该校有教职员工422人,其中专职教师397人。现任专职教师中,高级教师超过150人。该校先后有15位教师被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在职5人),全国名校长1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1人,茂名市名教师2人,高州市名师5人,被定为省市各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35人,茂名市普教系统学科带头人8人,广东省教育评估专家3人,中高级评委库评委20多人次。近年,教师获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200多人次、获省级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8项、在省级和国家级获奖或发表论文300余篇。一批教学骨干常年活跃在国家、全省、全市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及其活动中。 历任校长校史上的校长,有不少是热心教育、科学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已任的著名进步人士。如梁麟、余兆田、梁同寅等,都是办学有方的好校长。梁同寅先生就任高州中学校长达十六年(1939—1955年),深受广大师生爱戴,被誉为“南路圣人”之称的教育家。 1978年复办以来,共有九位校长掌校,现任校长是潘裕岳同志。 年份 校长 1978-1979 邓克 1979-1980 屈伟昌 1981-1984 梁广鉴 1984-1990 陈耀良 1991-1995 陈永年 1995-1998 何祖干 1998-2004 崔华龙 2004-2008 黄庆辉 2008至今 潘裕岳 近年所授荣誉集体荣誉近十年来,高州中学进一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教书育人,取得的成绩为广大社会人士瞩目:年年评为市、地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多次评为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荣获团中央等单位授予的“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美术教育培训基地”,2008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高中,是广东省特高级教师最多的中学之一。 办学成绩1980年至1991年考上大、中专学校的4237人,1985年起,高考上线率连年突破90%以上,近五六年更达到了99%,1984年以来培养出广东高考总分前十名的尖子生16人,其中文科状元2 人,理科状元1人,单科状元6名。 体育文艺获奖情况在茂名市重点中学协作杯田径运动会中获两次三连冠(共六年),还在省级和国家级传统项目田径比赛中三次荣获总分第一名;2007年及2009年,高州中学参加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赛两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本校学生4人的美术作品被选送到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展出,有40多幅作品获国家级或省级奖励,学校文工团、合唱队的演出也多次获市第一名。1995年以来,学生参加国家级和国际级美术书法大赛,获金、银、铜奖近100人次。 发展现状高州中学原址位于高州城区中山路31号,中共高州市委员会东侧,占地33亩,建筑面积45750平方米。。 2001年高州市政府决策搬迁高州中学高中部,原址则作为高州中学初中校区。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高州中学新校区在高州市城南挂榜岭左侧、笔架岭右侧建成,于2002年9月正式开学。新校区占地280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远离喧嚣,环境优雅,气势恢宏。现高州中学高中部拥有近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逾7000人,是广东省办学规模较大的高中。 该校办学过程中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严、勤、实、活”的优良校风和“一实二重三提高”的教学特色,办学效益显著,办学水平一直居于茂名地区前茅,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高州中学毕业生丁颖,1888—1964年,高州市谢鸡镇石塘村人,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 林砺儒,1889—1977年,信宜市北界镇甘棠上村人,著名教育家,历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州师范学校校长、勷勤大学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解放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副部长。 丁衍庸,1903—1978年,高州市谢鸡镇石塘村人,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创办四华艺术大学,任董校、教务长兼艺术教育系主任、校长,广州市博物馆常务委员兼美术部主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春赴香港,历任德明中学、渚圣中学美术教员,香江书院、珠海书院教授,德明书院艺术系主任,宏道艺术院院长等职。印有《丁衍庸画册》、《丁衍庸印选》等。丁被列为世界名画家之一。 廖盖隆,1918—2001年,信宜市白石镇扶龙蔗坪村人,哲学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1938年8月到延安,1944年起任《解放日报》国内评论部副主任,新华社国民党区新闻部主任。建国后任新华社副总编辑、朱德政治秘书、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聘为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主编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中国编年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七十年》等书。 邓龙光,1893—1980年,茂南区镇盛镇白沙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历任国民党第四军第一师、第三师、教导第一师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广东海军司令、八十三军军长、六十四军长、十六集团军副司令、三十五集团军司令、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广东行辕副主任。 梁华盛,1903—,高州泗水镇里道坑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历任国民党第一师四团团长、八十三师第二十七旅旅长、第二九师师长、蒋介石侍从参谋、陆军预备第四师师长、第十一军军长兼钱塘江南岸总指挥、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教育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吉林省府政府委员兼主席、吉东兵团司令官、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部司令、广州绥署副主任。 陈治世,化州市平定镇人,留美博士,曾任台湾当局法学院院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教授。 梁永燊,1922—,高州县曹江镇安良堡人,历任香港培知中学校长、港九中文校联会会长、香港教育司教育咨询委员、香江书院教授、珠海书院校长、台湾地区“立法院立法委员”。 杨泽森,电白县电城人,著名物理学专家,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李灏,1926—,茂港区坡心镇高圳车村人,历任区委书记,国家计委、经委处长,国家建委党组办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国家进出口委副秘书长、专职委员,国家经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党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副书记,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市委书记,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张芝琛,1921年生,高州荷花镇人,高州中学毕业留学美国,任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电机系教授。 林武,高州城区北直街人,中山大学工学士,留学美国获工科硕士,任北美飞机公司及TRW太空公司工程师。 杨毅,高州人,历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广州贸易促进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广州市政府顾问。 吴汉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参与我国电力火箭发射试验的研制工作,贡献巨大,受国家嘉奖。 江可伯,1926—,高州大井镇霞降村人,香港珠海书院校长、东华三院总理、博爱医院总理,三益宗亲会理事长,珠海书院暨大同中学董事长兼校监、高雷旅港同乡会会长、高雷中学校董、茂名及高州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高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江可伯现任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兴旺证券公司董事长,附属机构有安达旅运、安达观光、燕京旅运、燕贸、首纶等五家有限公司。 古茂建,1920—,高州市荷花镇红花坡人,历任香港任文风书局董事长、文风书局总经理、大同中学校长、高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香港教育司署各中试委员、香港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香港教师会会长、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咨询委员、中文校联会主席、乐善堂常务主席兼学务委员。 周萃湘,1943—,高州市城区北街人,任香港丰利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茂名市各属旅港同乡会会长、高州中学校友会会长。 闻山,1927—,高州市城区人,原名沈季平,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和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文艺报》任政论、文学、美术编辑和组长,《诗刊》编辑部副主任,《文艺研究》,任编辑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 广东高州中学校歌歌词 笔架山下鉴水奔腾, 一代新人茁壮长成, 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 发扬严勤实活的优良校风, 蘸起学砚塘水刻苦研磨, 仰望文笔塔顶勇敢攀登。 爱国团结勤奋进取, 四化重担我们担承,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把辉煌写在万里征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