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东地理
释义

广东地理概况

广东,古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结束广东境内土邦小国自治状态,设置郡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设岭南东道,宋代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一名由此简化而得。元代广东分属江苏西行省和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将“省”改称布政司,设广东布政司,清代改称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5年原合浦专区划归广西,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划出,单独设省。现在,广东省共设有副省级市2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23个,41个县,民族自治县3个,54个市辖区(县级)和东沙群岛的行政区域,四个乡,7个民族乡,1139个镇,434个街道办事处,陆地面积177901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44万人,户籍人口为9049万人,居全国第四位。(以上数据截止到2008)

广东地貌

广东陆地的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两者合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

山地 广东境内的山地主要分布于粤北、粤东和粤西,多呈东北——西南走向。粤

山地

 有大庾岭、骑田岭、滑石山、瑶山、大东山、连山,海拔高度一般为800—1100米,最高为乳源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的最高峰。粤东的山地主要有莲花山、罗浮山和九连山,海拔高度一般为800-1000米。粤西的山地主要有天雾山、云雾山和云开大山,最高峰分别为海拔1250、1140、1704米。 丘陵广东的丘陵大都分布在山地周围,或零星散落于沿海平原与台地上,海拔高度一般为200-500米。南雄、仁化、连州、兴宁、梅县、五华、龙川、河源、平远、紫金、罗定等地都广泛分布着丘陵。 台地 海拔高度在200米以内。广东的台地主要分布在粤西的湛江市、茂名市,粤东的海丰、陆丰、惠来南部和粤中一部分地区,尤以高州、电白以西最为普遍。雷州半岛基本上是玄武岩构成的台地,面积5500平方公里,将近占半岛面积的3/4。 平原广东的平原可分河谷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河谷冲积平原在各大小河流沿岸均有断续分布,较大的如北江的英德平原,东江的惠阳平原,粤东的榕江平原、练江平原,粤中的潭江平原,粤西的鉴江平原、漠阳江平原和九洲江平原。三角洲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和韩江三角洲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平原,面积8601.1平方公里,在世界的三角洲中居第15位,在亚洲居第6位,在中国居第2位,次于长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平原与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岗三角洲合成潮汕平原,为广东第二大平原,面积4700平方公里。

河流水文

广东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43条,其中独流入海的河流52条。广东的河流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水量大,汛期长。广东各地产水模数都在10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以上,比全国平均产水模数高出2.4倍。省内各河平均流量均较大。韩江的流域面积仅为黄河的4%强,但多年平均流量为黄河的53%。广东河流的汛期大多达半年之长。

二是各河流量的变化比北方的河流小,但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如北江石角段,丰水达6500立方米/秒,枯水仅为几百立方米/秒。

三是河流含沙量少,但输沙总量仍相当可观。广东河流多年悬移质含沙量为0.09—0.25公斤/立方米,在全国属于较小的。但因广东水量丰富,河流输沙量仍相当可观。西、北、东三江所带的泥沙,每年达八九千万吨。

广东最大的河流是珠江,其它主要河流有韩江、榕江、漠阳江、鉴江、九洲江。

珠江流域 是一条很奇特的河流。它没有统一的发源地,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也没有共同的出海口,最后由蕉门、虎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八个口门流入南海。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341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相当于长江的1/3,而为黄河的7倍。 韩江流域 位于广东省东部,为广东第二大河。韩江上源为汀江和梅江,两江在大埔三河坝汇合后称为韩江。从三河坝至河口约410公里。韩江流域面积3.01万平方公里,广东境内占65%。 鉴江流域 是广东西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信宜山猪坳,干流长211公里,流域面积9445平方公里,其中在广西境内约790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广东位于北纬20°09'~ 25°31',东经109°45'~117°20',是中国大陆最南的省份。北枕南岭,南临南海,是一个开放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广东的地理位置有四大优势:

一是祖国的南大门

广东背靠祖国内陆广大腹地,面向东南亚,恰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航运的枢纽位置上,是中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沟通海外的通道和主要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广东是中原地区南下出海的必经之地,曾被誉为海上的“丝绸之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国际化以及海洋事业的发展,广东的“南大门”区位更显优势。充分发挥“口岸”、“通道”、“窗口”的功能,既可以加强和发展与内地的联系,也可以开拓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和贸易事业。

二是低纬度

广东地处低纬地带,最北端为北纬25°31´,北回归线横贯省境大陆,大致是南澳岛——从化——封开一线。低纬度的位置,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所得的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万物生长靠太阳,因而广东是全国植物生长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三是海陆兼备

广东的海域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是陆地面积的近2.6倍。广东海岸线总长度5782.5公里,其中陆地海岸线3368.1公里,海岸岸线2414.4公里。如此大的海洋,对广东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非常有利。

四是靠近港澳

香港、澳门位于广东珠江口的两侧,历史上属于广东省的辖区。由于世人皆知的原因,香港、澳门于鸦片战争后被英国、葡萄牙占领,被英、葡统治了一百多年,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先后回归祖国。香港、澳门作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商埠和世界自由贸易的港口,同世界各地特别是与欧美有着天然的联系,对紧靠港、澳的广东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资源

广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基础。

土地资源

广东属于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均土地占有量仅有3.75亩,不足全国人均土地的1/3和世界人均土地的1/40;人均耕地仅有0.63亩,与全国和世界的人均耕地相比,差距也很大。但是,广东的土地适宜性广,复种条件好,生物生长量大,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同时,广东拥有4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可以弥补土地的不足。

矿产资源

广东是全国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省份之一。目前已找到的矿产有11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82种,产地13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床占30%。广东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4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高岭土、泥炭、冶金用脉英石、水泥用粗面石、锗、碲等;居第二位的有铅、铋、银、油页岩、玻璃用砂等;居第三位的有锡、铌、钽、硒、冰洲石、玉石等;居第四位和第五位的有硫铁矿、压电水晶、陶瓷土、稀土、锌、汞等。但作为主要能源和燃料的煤炭资源相当短缺,全省探明储量9亿吨,保有储量6亿多吨,矿床规模也不大。

热量资源

广东是全国热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省地面太阳总辐射量约4150兆焦耳/平方米·年—551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平均气温≥10°C的活动积温6000—8500°C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双季稻加冬种一年三熟的热量要求。

水资源

广东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广东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1012毫米,年径流总量1800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总量18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33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467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省外流入的过境水量2330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3044.8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4807.1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区存在明显缺水矛盾。同时,广东水力资源不甚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72.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6%。

生物资源

广东是全国野生动植物最繁盛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陆地野生动物有700多种,其中哺乳类100多种,鸟类500多种,两栖类8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梅花鹿、蟒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白鹇等46种。还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白海豚等多种水生动物。此外,广东昆虫种类甚多,仅是天敌昆虫就有600种以上。

广东野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野生植物有50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4800种。在野生植物中,材用植物约300种,药用植物1170种,芳香植物80多种,油脂植物260多种,淀粉植物40多种,观赏植物、纤维植物、果类植物也较多。国家级保护物种60多种,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水松、苏铁等多种古老珍稀植物。

滩涂资源

广东沿海可围垦的滩涂总面积有20.42万公顷,其中尚未围垦可利用的有18.21万公顷。在20.42万公顷滩涂中,适宜于农业围垦和水产增养殖的滩涂占90%以上。这是宝贵的农渔业后备土地资源。

风景资源

广东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秀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山峦风光 著名的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鼎湖山、金鸡岭、南昆山、白云山、莲花山、圭峰山。

溶洞峰林 主要有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阳春凌霄岩、云浮蟠龙洞、罗定聚龙洞、封开白石岩等岩洞和肇庆七星岩、阳春春湾、英德九龙——明迳、曲江枫湾等处峰林。

滨海沙滩 著名的有深圳大鹏湾,阳江丹济湾、大角湾、马尾湾,南澳青澳湾,惠阳霞浦湾,电白水东湾,台山飞沙滩,湛江飞龙沙滩,惠东巽寮湾。

川峡险滩 著名的有武江九泷十八滩、北江飞来峡、湟川三峡、西江三峡。

湖泊水库 著名的有惠州西湖、肇庆七星岩、湛江湖光岩、斗门白藤湖以及新丰江水库、流溪河水库、枫树坝水库、鹤地水库、高州水库、兴宁合水水库、蕉岭长潭水库、乳源南水水库。

温泉热水 广东已发现230多处,已开发利用90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是从化温泉。

自然划分

广东受太阳能支配,气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的特点。加上北高南低的地势和中部一系列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的影响,使自然景观地带性分异更加明显。全省可以概略地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自然区。

北部中亚热带区

本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大致在大埔、蕉岭、龙川、龙门、佛冈、英德、怀集等县(市)城一线以北。本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和谷地。年平均气温18°C—20°C,日平均气温≥10°C的活动积温6000°C—7000°C。土壤主要是红壤和山地黄壤。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谷地还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冬红薯在本区已不能种植,荔枝、龙眼、木瓜、菠萝等热带水果难以过冬。用材林和经济林占有重要地位,是广东杉、毛竹、油茶、茶叶、油桐的主要生产基地。

中部南亚热带区

本区位于北部中亚热带区以南,安铺、廉江、茂名、儒洞一线以北,背面向海,北部多孤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南部多三角洲冲积平原。年平均气温20°C—22°C,日平均气温≥10°C的活动积温6500°C—7500°C。土壤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季雨林,但大多为人工植被和亚热带草坡。人工植被有杉林、竹林、果木林等。热带多年生作物在有利的中小地形下生长良好,典型的多年生水果有荔枝、龙眼、香蕉。

南部热带区

本区位于安铺、廉江、茂名、儒洞一线以南,包括雷州半岛和东沙群岛。本区以台地、低丘为主。年平均气温22°C—26°C,日平均气温≥10°C的活动积温7500°C以上。土壤主要是砖红壤和滨海沙土。植被为热带季雨林,但大部已演化为稀树灌木草原。水稻一年可以三熟,番薯可以四熟,菠萝蜜、香蕉、木瓜、芒果等热带水果可终年开花结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森林植被

广东的植被属热带、亚热带植被。山地、丘陵、平原原生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亚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在丘陵、台地上,分布有灌木草坡和稀树草原。在沿海分布少量红树林植被,在海岛上还有珊瑚礁植被。 广东是全国第一个绿化达标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30%的水平,达到56.8%,全省森林蓄积量约30764万立方米。大部分都是人工次生植被,主要有松树林、杉木林、针阔叶混交林、桉树林、木麻黄林、油茶林、橡胶林、果树林、茶叶林。松树(主要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米之间的低山和海拔300—500米的丘陵,杉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000米的山地,桉树林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木麻黄林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油茶林主要分布在粤北,橡胶林主要分布在粤西,茶叶林和果树林分布较为广泛。 在广东还保存有典型的天然亚热带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肇庆鼎湖山、封开黑石顶、乳源清溪洞、龙门南昆山和大埔丰溪等地,都已建立了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海洋岛屿

广东的海洋,范围大致东起闽粤交界处的大埕湾,经台湾浅滩、台湾省南部海区,直至我国与菲律宾的海上分界线,西从粤桂交界处的英罗港洗米河,经广西斜阳岛东部海区,至琼州海峡粤琼两省分界,南海北纬18°一线以北。濒临海洋的市、县、区有31个。广东的海洋,有丰富的水产、滩涂、石油、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海洋产业。

广东有岛屿759个,面积1599.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有东海岛、上川岛、南三岛、南澳岛、下川岛、硇州岛、高栏岛、新寮岛、南水岛、海山岛、大横琴岛。设置县的海岛有南澳岛,设乡镇的海岛有海山岛、大洲岛、外伶仃岛、万山岛、三灶岛、南水岛、上川岛、下川岛、海陵岛、东海岛、南三岛、新寮岛等15个,村以下建制或已有人居住的岛屿24个,还有30多个岛屿有流动渔民站。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经济区

本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广州、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深圳、珠海七市的行政辖区共20个县市,土地面积34015.4平方公里。以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本区位于南海之滨,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是珠江水系西江、东江、北江汇合处,境内河流纵横,水运发达;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工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是全国最大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现在,珠江三角洲的桑蚕生产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转移。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国内外市场广阔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轻纺工业和机电制造业,以及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商业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格局,极大的促进了广东经济建设的发展。广州作为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的中心。再加上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更是如虎添翼,其地位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

粤东沿海经济区

本区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行政辖区共15个县市。土地面积15772平方公里。以汕头市为经济中心。本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为农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本区依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岸线绵长、曲折,海湾港口多。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洋养殖与围垦的良好场所。传统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唐代有列为贡品的“蕉布”,宋代有工艺精湛的陶瓷。还有刺绣、抽纱、金漆木雕、贝雕等工艺驰名中外,远销世界各国。汕头市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口岸之一,也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汕头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华侨、港澳同胞热爱家乡,支持家乡建设,是本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粤西沿海经济区

本区位于广东大陆的西南部,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行政辖区共13个县市。土地面积31250.1平方公里。以湛江市、茂名市为主要经济中心。本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兼属,热量资源仅次于海南岛。年平均气温22ºC以上,≥10ºC积温7000-8200ºC。适宜于橡胶、剑麻、香茅等多种热带作物生长。耕作上还因地制宜,实施花生与甘蔗轮作,成为全省最大的甘蔗生产和糖业基地。本区海岸线长,渔港多,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有利于海水养殖业。本区的一大优势是拥有华南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枣茂名工业石油公司。茂名是油页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已发现的油页岩资源储量达65亿吨,为本区的石油工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加之湛江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发达的海运线、铁路线以及湛江至茂名的输油管道,为南海石油工业的发展及经济贸易提供了良好的通商条件。

西江经济区

本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包括肇庆、云浮两市的行政辖区共11个县市。面积21134.2平方公里。以肇庆市为经济中心。本区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类型。气候温和,水量充沛,适合林木的生长,森林覆盖率46%,森林蓄积量2500万立方米,是广东主要林区之一。本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硫铁矿储量达2亿多吨,居全国之冠。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甘蔗、花生、蚕桑等作物生长,也利于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生产。境内还有石灰岩形成的石林,孤峰错落,山川 辉映,肇庆七星岩即是以石峰称奇,以水色见胜的著名风景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入了世界保护网,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其旅游资源开发前景辉煌。

东江经济区

本区位于珠江流域的东部,包括惠州、河源两市的行政辖区共11个县。全区面积28790.1平方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三面环山,一河中贯,山河交错,地势起伏,南濒南海。本区因纬度差异和地势高低的不同,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山地,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年降雨量1600-2000毫米,可满足中亚热带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800-2000毫米。河源、博罗因受地形雨的影响,成为全省暴雨中心之一。气候条件宜于阔叶林、松、竹及荔枝、龙眼、等林果发展。本区以惠州市为经济中心。本区重点发展电子、汽车、石化以及集约农业、商品农业等产业。

粤北经济区

本区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南岭山区,包括韶关、清远两市的行政辖区共15个县市。土地面积36512平方公里。韶关市是经济中心。在地理位置上,正处于中国沿海和内陆必经之要道,加之区内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资源,是本省以及华南地区发展林业、钢铁、有色金属以及能源电力基地等建设的重点地区。同时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典型的丹霞地貌、瑰丽的溶岩洞穴、茂密的森林和蜿蜒的河流等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将给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粤东山区经济区

本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包括梅州市的行政辖区共8个县市。土地面积16194平方公里。以梅州市为经济中心。是粤、闽、赣三省交汇要冲。本区处于南亚热带北缘,地势北高南低,山脉、丘陵、谷地、盆地相间。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6.71%,河流、水库面积约占0.9%,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区域,主要农业种植区在兴宁、梅县、蕉岭等盆地。该区以轻纺工业为主,工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梅州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崇师尚学,文风鼎盛。梅州又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这里的华侨及港澳同胞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梅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