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姓 |
释义 | 光姓,即单个汉字“光”作为的姓氏。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陈氏田光之秦末子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妫姓一族的一个分支迁到齐国后,自称“田姓”。后来,田氏中田光为避免秦始皇追杀,逃至燕国,改称光姓。 读音光[光,读音作guāng(ㄍㄨㄤ)] 一.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陈氏田光之秦末子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舜帝为黄帝直系子孙,由于政治清明,流芳百世,到西周王朝建立伊始,周武王即寻访舜的后人封于陈(今河南淮阳)。 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 周武王灭周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期,陈桓公的弟弟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 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十世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食采地名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后来田氏有一支迁至燕国,在战国末期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做敢为的侠者,即节侠田光。当时秦国仗势连灭各国,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后来荆轲刺秦王不成,事泄,秦始皇得知荆轲是田光引荐给燕太子丹的。秦国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彻查此案。 田光后人为避杀戮,逃至太原府平定洲乐平县巴洲村桃园定居,并遂以父名为子姓,称光氏,远避于故晋地绛郡一带。巴洲桃园便成为华夏光氏之源、之祖、之根。 得姓始祖得姓始祖:田光。 田光(公元前?~前227年),战国末燕国人。以“节侠”自许。由太傅鞠武引见,与太子丹结交。后荐荆轲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壮其志。子孙后来为避秦始皇追诛,改为光氏,以田光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光姓现于山西、山东、甘肃、河南皆有分布。其中一支于清末迁于马来西亚。 三.郡望正平郡正平郡:亦称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正平归属于魏国。汉朝时期为临汾县地。北魏时期始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为绛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朝时期改郡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县被废黜,地入绛州。民国初期改称新绛县。 安乐郡安乐郡:古代安乐郡有两个:①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设置,隶属安州,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东北古北口外。东魏时期辖境南移,管辖安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之东北,所领二县中安市县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北齐、北周时期领安市、密云二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黜。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安乐郡,管辖燕乐,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燕落村。领燕乐、密云二县。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为檀州。 四.历史名人古代名人光 逸:(生卒年待考),安乐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晋朝军谘祭酒。 光楚容:(生卒年待考),安乐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唐朝桂州都督。 光时亨:(生卒年待考),南直隶桐城人(今安徽桐城)。著名明朝崇祯年间进士,兵部兵科给事中。 现代名人光耀男:(公元1934~今),安徽枞阳人。著名地方司法教育者。 1960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在青海工作了三十余年,其中从教二十六年。 1994年退休前,任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高级讲师、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 任教期间,共给校内外九十多个班级、五千多人(次)讲过课,讲授的课程计十门,即高中语文、政治和历史,大中专的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文书和律师实务等。 发表论文四篇:《不能绝对化》、《略谈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结合和对唐初法律思想的影响》、《浅谈三种法律责任的相互关系》、《行政诉讼的由来和发展》。 编写教材和法制讲座五十多万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获省教委从教二十年荣誉奖一次和校级优秀教师奖五次,其中青海卫校和司法警官学校各一次,海北外祁连山中学三次。 任兼职律师十六年,办案百余件,深受好评。历任九三学社青海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政法委员会委员和机关支社委员。还是中国法学会、律师协会和青海省教育学会会员。 1992、1995、1997年先后被收入《中国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人名辞典》、《安徽省枞阳县志》和《中国教育专家名典》。 光绍天:(公元1940~今),山西汾城人。著名县文出版工作者。 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宣传部长、常务委员,青海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编审。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青藏高原,对藏传佛教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多年从事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奇的研究和插图创作,许多作品发表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和甘肃民族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格萨尔王传奇分册中,其中《格萨尔王传奇》(霍岭大战之部)插图六幅获1980年度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奖,发表于1981年第八期《美术》,编入《1981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作品插图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1986年获文化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颂发的荣誉奖。 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有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博物馆收藏;1993年在海峡两岸中国水墨画大展中获首奖。有作品辑入《国画名家百幅集》(台湾出版)。 本人传略曾辑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传》、《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等。 光正爽:(公元1947~今),湖北仙桃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仙桃市剅河财政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1966年1月~1975年11月先后任剅河区新华大队到大队长、党支部书记;1975年12月任剅河区公所干事;1975年12月~1986年10月先后任剅河区谢场乡副乡长、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1986年11月~1994年2月,先后任剅河镇副镇长、镇人大主席;1994年3月任剅河财政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曾当选为仙桃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1998年12月当选为仙桃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光其军:(1965——今)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男,公务员,笔名风柔笛悠悠,安徽桐城市人,市作协副秘书长、安徽文学网驻站作家,好心情美文网签约作家、碧海港湾经典散文版版主。喜欢在文字里行走,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生活浸润文字。作品发表在诸多报刊杂志,也有诸多作品被网络转载、校刊、校本教材选用和个人收藏,散文集《为一朵花微笑》已经出版,散文《穿越隧道》获得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被收录入《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散文《为一朵花微笑》获得2011年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并被收录入《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第九卷)》、散文《云缝里的阳光》获2010年华夏情散文大赛二等奖;散文《蛙鸣记忆》获得09年全国作家散文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被收入《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走向炊烟》在全国第二届星光杯散文诗歌大奖赛上也获得二等奖,作品被收录入《2009散文精选》一书中。《爱是无声的语言》收入《爱在黄河》散文集中。 《光氏宗谱》原文节录郡望堂号:绛郡 历史名人:晋有军谘祭酒光逸,唐有桂州都督光楚容,均安乐人;明有永乐拔贡光宏、成化举人光祖、嘉靖进士光懋,均阳信人;崇祯进士光时亨,清末光循陔 ,均桐城人。 姓氏传承: 由于舜政治清明,周建立伊始,即封舜的后人于陈(今河南省)。春秋末,陈衰落,王族陈完奔于齐,以田为氏(田、陈二字通假)。经多年创业,兼及乐善好施,借粮予民以大斗,收贷则以小斗为凭,逐渐取得齐人信赖,宗族重新兴旺,终代姜氏(吕尚后裔)而为齐国主宰。后田氏一支至燕,战国末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为的侠者,即肇姓之源,先祖田光。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刺秦王。秦灭燕后,彻查此案。田光后人遂以父名为子姓,远避山西(此处暂存疑,有待考据),故绛郡(今山西省内)为郡望。元末战乱,山东等处十室九空,惟山西一境偏安,人烟繁庶。明朝建立,强令山西民众移民鲁、皖等处,此即史称的“大槐树移民”,光姓族人亦有在其中的。山东滨州阳信一支概略为:明洪武元年由山西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迁入山东,居于今阳信县流坡坞镇光家村。先人光士忠,以行医济世造福一方。三世祖光宏曾任明南城兵马司指挥,茔位于大光村正西兵马坟。(据说前几年曾有护心镜出土,);五世祖光祖历山西五台、直棣河间、陕西米脂三邑知县;七世祖光懋,历任户部观政、授真定府推官、兵户吏三科都给事中、升河南左参政,茔位于村正北五里,张铁匠村南,文革前有石人石马等遗迹,村老学校曾取去石碑一块(未查),现墓前神道已荡然无存,仅存光懋先祖夫妇丝绸画像两副,因年代久远,抱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联系县文化馆代存至今。九世祖光浚明,字子亮。乃一大书法家,又擅花鸟画。县博物馆存有其对联一副,留有“福字入木”、“一字抵千金”等佳誉。十世祖光岳奇,擅做诗,现家谱载有近百首,著有《丹志丹》一书。光家村现存明崇祯年族谱一部共四卷,其中对桐城光时亨崇祯七年中进士后、认祖归宗有详细记载,清光绪年手抄本家谱一部(共四卷)。 译文据昔阳《光氏宗谱》记载:今天下光姓多矣,推而广之,无非我始祖之所自出也,但代远年湮,失次者难稽耳。姑即其目前之所知者而言之,直隶邢台县一股,始祖讳宗,次支之所出也;邢台石善村、银锅村,长支之所出也;京东口外光氏最多,乐平之所出也,至平定州,长支之所出也;和顺县立碧村,乐平之所出也;大明洪武初年,祖讳士忠至山东信阳县居住,其分派更多;章丘县之始祖讳刚,历城县之始祖讳荣,桐城县之始祖讳惟乃皆信阳县之始祖所出也。今山之东西并直隶口外历代相传,又不知几多分派也。然子孙虽繁衍无穷而合天下惟吾一族光姓焉,总而计之,皆我古燕处士田光肇祖之苗裔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