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光饱和点
释义

定义

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强度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却不再增加,此即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各类植物光饱和点不同。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在20000—25000米烛光左右,而阴性植物约在5000—10000米烛光就达到光饱和。

原因

主要是因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如CO2浓度等)光照强度上去了,即光反应上去了,但是暗反应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速度跟不上。。

还有原因是,光强超过光饱和点时候,植物会发生光抑制现象,然后,会消耗掉自己制造的有机物。

历史

1883年德国J.赖因克首先发现植物的光饱和现象,并指出:光饱和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对象。喜阴植物(深水藻或阴生叶片)在海平面全光照的十分之一或更低时即达光饱和;喜阳植物,尤其是荒漠植物或高山植物,在中午直射光下还未达到光饱和。对于水稻、小麦等C3植物,光饱和点为3~8万勒克斯。C4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比C3植物高,有的C4植物在自然光强下甚至测不到光饱和点(如玉米的嫩叶)。作物群体的光饱和点较单叶为高,小麦单叶光饱和点为2~3万勒克斯,而群体在10万勒克斯下尚未达到饱和。这因为光照度增加时,群体的上层叶片虽已饱和,但下层叶片的光合强度仍随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群体的总光合强度还在上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