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冠豸山
释义

连城冠豸山<豸,在此读寨(zhai)>,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中文名:冠豸山

得名于: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

景区万园:123平方公里

荣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名山简介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开一谷的苍玉峡,惊而不险的丹梯云栈,放眼万里的一线天,冷风袭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莲花洞。身姿绰约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目前可游览的景观有四十余处,摩崖石刻三十九处,另有规模壮观的亭、阁、寺庙、书院、山房等十余处。

冠豸山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

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 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近年来,冠豸山风景区的建设有很大发展,重修了游山道路,植树种花十余万株,修建了长寿亭、凝碧山房和旅游场所,凿通了最佳游程“先水后山”的后区道路,改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每年可接待游客近十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正面登山的话,登上百余米缓坡后,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干虬劲的百年老松挺立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著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实冠豸山在古代苍松遍布,但受清末战乱、“大跃进”毁林炼钢及“文革”时期乱伐林木的摧残,冠豸山几乎成为秃山,仅剩这颗老松因为长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幸存。它虬劲的枝干和挺拔的姿态给人以愉悦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数米有一座六柱凉亭,游人可在那里静赏迎客松的风姿。

神山名录

冠豸山为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 地处福建西部的连城县的冠豸山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方圆四十里,它于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冠豸山风景区属丹霞地貌,苍玉峡逶迤而入,一石若悬,流泉从石间穿过,潺潺不断,逾半山处,巨石之上立一松风亭。半云亭筑在山间突出部,仰崖上古树,郁郁苍苍,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独留一面,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刻“冠旨”两字,字径数尺,苍劲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阳镌刻的“上游第一观”五字,是为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佐证。过滴珠岩为芳兰谷,谷中兰花香馨远袭。南面是石园,为清朝林赤章读书处,岩洞深邃,可容数十人,岩顶石花丛植,雨天水从五老峰峥淙泻落,又名“天上来”。过修竹径,越桃源涧,吞红咽绿,上十余折,即为金字泉。金字泉边有一水塘,名“清如许”,一线天倒映其中,成天地两线,更添情趣。上有项南同志题写的“万峰朝斗”四个大字,过了一线天,便是“白云深处”,旁有仙人所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间传说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云深处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区。灵芝峰下为灵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传唐欧阳仙曾在此炼丹。“照天烛”从旁壑中拔地而起,绝无依傍,如红烛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烛旁边为莲花洞、五姐妹石。莲花洞内有石椅石桌。寿星峦上,石栏曲折,长寿亭傲然立于飞云树影之中。旁有我国著名书法家罗丹篆写的“人长寿”三字。冠豸山东南有石门湖,潭深壑浅,湖清山秀,酷似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险壑之中。登艇游览,山环水绕,沿途可欣赏“渴马饮泉”、“大象戏水”、“猴狲撞钟”、“三姐妹石”、“疯僧戴帽”等胜景。

冠豸山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存于东山草堂的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清乾隆名士《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的墨宝。

豸峰有价值连城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在距县城仅一点五公里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景区,拥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出游冠豸山,可先游湖后登山,也可先登山后游湖,不过“逆游冠豸乐趣多”。

石门山水似桂林

乘车出城来到石门湖畔,碧水丹山入眼来。看着碧绿湖水,湖光潋滟,水抱着山,山绕着水,水映着山,山衬着水,不觉怦然心动神迷离。坐落于山之东南的石门湖,为七十年代初建造水库利于农田灌溉而形成的人工湖,面积四百多亩,如一块翡翠,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石门”中开,因之得名。上游船,缓缓前行,时而穿过狭窄的峡谷,时而闲庭信步开阔的湖面,“水转山间走,山回水中行”,山风习习,清凉舒坦。山在慢慢后退,水在慢慢后退,眼看就到湖的尽头,“山穷水尽疑无路”,却“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处曲径通幽,山环水绕,水傍山立。翠岛穹窿、渴马饮泉、疯僧戴帽、猴狲撞钟、大象戏水、双乳峰、葫芦巷……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水面奇观,历历在目,一景接一景,一画连一画,正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偶而,一两只白鹭、野鸭,闻船声而惊飞,掠过水面,生机盎然,引来无数游人惊叫。湖光山色,兼武夷九曲之秀,显桂林漓江之清。有诗云:“疑是仙家聚宝盆,添山设水置乾坤。武夷秀色漓江美,都向连城壁内存。”

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下得船来始登山,一路笑语一路欢。时而穿林而过,时而缘壁而走;时而俯身崖穴,小心翼翼,时而抓链爬坡,一步一歇;听鸟深涧中,看花开峭壁上;远望层峦叠嶂,近看崖侧成峰。位于连城这个纯客家县内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以其形似古代法官头戴的獬豸冠得名,“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而自远”,相传开发始于宋代,自古就有“八闽名胜”、三江(闽江、九龙江、汀江)“上游第一观”的美称。因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同处一条山脉(武夷山脉),同属丹霞地貌,山势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美誉。一路行去,这里一峰,那里一岩,如卧虎,如奔马,如蹲师,如戏猴,鬼斧神工,各显其态;三叠潭、香榔幽谷、老虎岩、观音峰、丹梯云栈、一线天等百余个景点,琳琅满目。

鲤鱼背,是一条贴着山崖的崎岖小石道。听说,有三百六十五个台阶,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昼夜,顺利登上山去就意味着一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拾级而上,身历其险,自是心无旁鹜。偶而扶栏回眸远眺,莲花峰、秀女峰、骆驼峰,峰峰入眼,雄浑壮丽,形态逼真。若逢山雾缭绕时,雾中石道就形似鲤鱼追风逐浪。过鲤鱼背,攀到山顶,长寿亭高踞山巅。历尽短暂“艰辛”,终抵山顶,顿觉快意无比,是一种释然的解脱和抚慰。遇碧空如洗艳阳天,凭栏远眺,城镇、田野、山峦,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有尘世杂念,一扫而去。离长寿亭,一路下山。“一线天”把冠豸山峰一劈为二,左为灵芝峰,右为五老峰,两峰截然分离,间距仅二、三米。来到镌刻“上游第一观”五字的岩壁前,俯视山下城区,九曲文川,缭绕如练;村舍错落,楼宇林立,田畴如画。

生命神山阴阳相对

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齐、清秀,景观奇特,有“三绝”:一是竹安寨景区的“寿星石”,栩栩如生;二是竹安寨景区的“水门墙”,气势恢宏;三是冠豸山景区的“照天烛”,拔地而起五十余米,直插云天。实际上,随着景区的开发,新的景致不断现身,冠豸山风景区之绝景妙色已远非“三绝”。“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并存于风景区,阴阳称双绝,就令游人惊叹不已,“客家神山”、“生命神山”、“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赞誉如潮而来。纵览天下名山胜景,有阴或有阳,并不少见,然阴阳相对同一处,实属罕见。所谓“生命神山”,实不为过。

“生命之根”

在冠豸山顶长寿亭下的峡谷中,是一根硕大无朋的圆柱形石柱,很高很大。无论是近处仰望还是高处俯瞰,它都象一根高高勃起、威然耸立的男性阳具。它孓然挺立于山谷中、天地间,直指苍穹,充盈着阳刚之气,给人以奋进、拼搏的无限遐想。“生命之门”,在石门湖畔的一面石壁上。光滑的石壁突现一狭缝,缝中临水处有一眼黑色的洞,洞的四周长着小草、青苔,洞下水光辉映,这活脱脱就是人类的“生命之门”。“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天造地设,同在冠豸。这是上苍给予这方水土的最大赠予,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这是大地与人类血脉相连、气韵相通的守望和搀扶。或许有人在这给了我们生命的造物面前,还羞于启齿,但大自然为我们呼唤了生命之本、生命之源,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本原。

“生命之根”、“生命之门”,这是真正属于冠豸山独一无二的美,这是冠豸山真正神奇、神秘之处。就此而言,游览冠豸山,就是一次充满人性关怀、闪烁神性光彩的生命朝圣,“獬豸刚正恒久远,生命根源尽释然”。书院文化冠豸风骨一座山,如果没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

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称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山名“冠豸”,可见其寓意深远。

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二丘书院”、“樵唱山房”、“东山草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众多的书院,成为冠豸山一道耀人的风景。数百年的书声熏陶,滋润了冠豸山的傲然风骨。

书院的兴盛,俊彦的游览,也在山间留存一批珍贵的历代摩崖石刻和题匾,许多书院、古寺、楼台亭阁等人文景观,以及一篇篇题咏冠豸山水的文章诗赋。迄今,山中留下了四十余处摩崖石刻,包括南宋大儒、福建四大理学家之一罗从彦手书的“壁立千仞”、明代名儒黄公甫所题“冠豸”、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的“人长寿”、赵朴初的“造化钟神秀”等书法珍品。

最为珍贵的是,东山草堂内珍藏的两块题匾:一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二是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督学期间,慕闽西崇文尚学之风,专程来访冠豸山,留下“追步东山”墨宝,抒发游山心迹。钟灵毓秀的冠豸山,积淀深厚的文化。至今连城文风鼎盛,作家之多列于全国县级前茅,遂有“文学强县”之称,遂在冠豸山脚下建起了中国、福建作协文学创作基地。

著名景点

石门湖

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东南的石门湖,面积四百多亩,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是连城昔日八景之一的"石门宿云"所在地。 要深度感受石门湖的清幽以及风景如画,选择荡舟其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登上游船,缓缓前行,船浆划破波光潋滟的湖面,推动着小舟时而穿过狭窄的峡谷,时而闲庭信步开阔的湖面,“水转山间走,山回水中行”,山风习习,清凉舒坦。山在慢慢后退,水在慢慢后退,眼看就到湖的尽头,“山穷水尽疑无路”,却“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处曲径通幽,山环水绕,水傍山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水面奇观,历历在目,一景接一景,一画连一画,让您亲历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旅程。偶而,一两只白鹭、野鸭,从湖边的绿林中飞出,掠过水面,生机 盎然,引来无数游人惊叫。 石门湖旁边有一块奇石,因形如女性生殖器而被名为“生命之门”,它以独特的身姿诠释着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吐露着冠豸山这本“生命大典”的博大精深。另外,石门湖携同小三峡、双乳峰、猴孙撞钟等景点一起组成的石门湖景区,游历其间,相信定能让你发现更多美景的。

九龙湖

九龙湖景区左起云霄岩,右连竹安寨,面积10.84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幽深湛兰,库区水路迂回曲折,两岸丹霞山峦陡峭,山奇水秀,远看湖上群山如游龙戏水,近观坝下湖水如玉女散珠。共有蜘蛛岩、水上金字塔、鄂鱼峰、金鼠岩、九龙献瑞、佛洞、八仙岩等景点20多处,是冠豸山风景区又一颗璀璨明珠。 九龙湖内港汊众多,弯弯曲曲,处处是“水上迷宫”,曲径通幽,是一个珊瑚状的湖泊,而主要有四大龙溏坑、飞龙坑、九龙湾坑和碧螺坑。主要景点有: 九龙献瑞:位于大坝口,九条如巨龙走势的山脉齐聚于次,而其中一条飞龙最为生动形象,蜿蜒曲伸,犹如从天而降猛龙,正潜翔入海,栩栩如生。 金猴戏犬:大坝侧一组丹霞石柱、石壁杨成一幅美妙、画图。正中石柱活象一位魁梧壮汉,为九龙湖守护神。在它的脚下是“金猴戏犬”图,金猴激战天兵天将,面对一群凶神恶煞的围攻,腾身一跃,站于“哮天犬”尾巴上搔首弄姿,戏弄敌人。 如意壁:在一块山崖下方,壁立平整,棱角分明。象一扇洞府山门。(也有人称它为“无字碑”) 灵蚌含珠:一小山丘形似灵蚌,硕大丰满,勃勃生机,犹如正在孕育着无数个珠的蚌母。 飞龙显身:九条献瑞中,其一起在半腰中突然裸露出100余米长龙身。犹如正在它的敌人酣斗中突然显出原形,威风凛凛震慑对方。这是一道“丹霞山脊”也称“石梁”,如攀登这段石梁比黄山“鲫鱼背”更险更奇。 百仙洞:一巨大的峭壁上由于松软的沉积岩被水流冲刷,风霜侵蚀,形成了众多星星点点,大小不一的圆洞,如神仙居处。 八仙岩:上下两岩洞,似如房舍,传说铁拐李曾三次到此。侧弯原有大八仙岩后风化倒塌。 狮子岩:一高耸山崖上端,一侧看似华南虎虎头,而另一侧看却似睡眠中盘作数圈的大蟒蛇。 此外还有木鱼清音、石燕崖、鲸鱼号海轮、高石观音坐莲、仙女洞、柑桔墩等景点和许多未命名的景点。

竹安寨

竹安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的组成部分,一个壁立森严,固若金汤的雄险古寨。竹安寨寓竹保平安之意,位于冠豸山东侧3公里处,建于光绪24年,现仅存遗址,可供凭吊。主要景点有壁立千仞的“南天门”、万夫莫开的“石堑门”、峭壁穿云的“摩天岭”、金声玉振的“回音阶”、直插苍穹的“双剑峰”、常年不溢不涸的“天池”、蔚为壮观的“天墙”和天造地设的“寿星峦”等。

冠豸文化

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

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 ,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称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山名 “冠豸”,可见其寓意深远。 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二丘书院”、“樵唱山房”、“东山草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众多的书院,成为冠豸山一道耀人的风景。数百年的书声熏陶,滋润了冠豸山的傲然风骨。

书院的兴盛,俊彦的游览,也在山间留存一批珍贵的历代摩崖石刻和题匾,许多书院、古寺、楼台亭阁等人文景观,以及一篇篇题咏冠豸山水的文章诗赋。迄今,山中留下了四十余处摩崖石刻,包括南宋大儒、福建四大理学家之一罗从彦手书的“壁立千仞”、明代名儒黄公甫所题“冠豸”、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的“人长寿”、赵朴初的“造化钟神秀”等书法珍品。

最为珍贵的是,东山草堂内珍藏的两块题匾:一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二是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督学期间,慕闽西崇文尚学之风,专程来访冠豸山,留下“追步东山”墨宝,抒发游山心迹。

钟灵毓秀的冠豸山,积淀深厚的文化。至今连城文风鼎盛,作家之多列于全国县级前茅,遂有“文学强县”之称,遂在冠豸山脚下建起了中国、福建作协文学创作基地。

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齐、清秀,景观奇特,有“三绝”:一是竹安寨景区的“寿星石”,栩栩如生;二是竹安寨景区的“水门墙”,气势恢宏;三是冠豸山景区的“照天烛”,拔地而起五十余米,直插云天。

实际上,随着景区的开发,新的景致不断现身,冠豸山风景区之绝景妙色已远非“三绝” 。“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并存于风景区,阴阳称双绝,就令游人惊叹不已,“客家神山”、“生命神山”、“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赞誉如潮而来。纵览天下名山胜景,有阴或有阳,并不少见,然阴阳相对同一处,实属罕见。所谓“生命神山”,实不为过。

古人诗词

游冠豸山五首

清朝.熊中泰

旧说凌云胜,今来冠豸游。舍车沿窄磴,陟岫傍高楸。山断天光逈,亭虚暑气秋。偕朋聊小憇,烟景望中收。

寻幽穿玉峡,济险仗丹梯。不到层霄上,宁知曲径低。飞泉晴带雨,古木夹成蹊。息息荷香近,东田路不迷。

最爱书堂好,轩庭逐境高。鸡山开罨画,文水静波涛。树古龙鳞老,书空鸟迹牢。兴来谩回首,随意拂霜毫。

过涧情何极,中通别有天。扪萝观古篆,藉草啜清泉。无复留人迹,空闻响杜鹃。山灵笑卤莽,辟径想前贤。

竟日穷游赏,行厨更极欢。香风飘客座,微雨润骚坛。翠影侵楼直,云阴覆竹寒。为耽清胜处,欲去且盘桓。

游冠豸谒五贤书院

清朝.徐尚忠

驾月标霞面面新,当年化雨洒三春。峡开苍玉浮青藓,井沁金泉漾紫莼。阶下聪明原有树,窗前花鸟自为邻。惭予屐齿寻兰谷,又向文翁作后尘。

游冠豸

清朝.罗槃任

挥麈长怀獬豸冠,芒鞋今日破层峦。危峰削铁排青笏,绝磴梯云倚碧栏。玉箸碑残苔自老,莲花漏滴月犹寒。香清鸟语斜晖外,八面河山画里看。

冠豸峰

明代.吴檖

碧血千年化作山,嵯峨犹带谏时冠。至今抗直廻天日,不与诸峰列一班。

神话传说

冠豸山天池的传说

冠豸山属丹霞地貌,景点一个连着一个。在一个叫“竹安寨”的石峰之顶,有一个面积有几十平方米的天然水池,池水清澈透明,四季不枯,人们称之为天池。天池西面有一道长百余米,高几十米的天然石墙,人们称之为天墙。北面有一个酷似老人的石峰,人们称之为寿星岩,东面是一状如马头的石山,人们称之为马头山,对于天池及旁边这些紧紧相连的景点,当地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俗称七仙女。七仙女中最小的名叫紫霜,长得异常白净漂亮,被王母娘娘视为掌上明珠。平时,王母娘娘喜欢带着七仙女到北方新疆天池游泳消暑,让女儿们在凡尘中尽情欢乐地玩耍。有一次,紫霜游泳游累了,便独自到岸边休憩,刚好看见赶山神正在赶山。紫霜礼貌地问赶山神:“赶山伯,您这回要把这些石头赶去哪里呢?”赶山神说:“南方泥多石少,大地上虽长满香桂杜鹃,遗憾的是没有石头衬托,我现要把这些石头赶到南方去,让南方的风景更漂亮。”紫霜又问:“赶山伯,我能跟您去看看吗?”赶山神说:“如果你妈妈同意,我当然可以带你去。”王母娘娘原本是不想答应紫霜跟一个老头去赶山的,但想想紫霜日渐长大,世面所见也少,是该学学本事了,于是点头答应了紫霜。又怕紫霜一路辛苦,便命令时任弼马温的孙悟空派了一头最壮实的天马来,让紫霜骑去。驮着紫霜的天马行空而去,很快就和赶山神一起到了南方冠豸山地界。紫霜往下一看,此地果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足之处就是少了一些石山石峰,就对赶山神说:“赶山伯,这里太美了,您就把石山放在这里吧。”

龙王是天庭高官(相当于凡尘中的省部级),却被紫霜打成重伤,心里很不服气,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去告状。王母娘娘带着龙王和天兵天将来到冠豸山,对紫霜、赶山神和天马进行审问。紫霜说:“龙王是我打的,要罚就罚我。”天马说:“紫霜是我驮着去的,要罚就罚我。”赶山神心想,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正想退休,何不把这事一个人揽下来,就说:“真正打伤龙王的是我和我的赶山鞭,赶山鞭是我的器物,没有我的神力,谁能用它打龙王呢?请王母娘娘放了紫霜和天马,要罚就罚我。”王母娘娘问龙王:“到底是谁伤害了你?”龙王心想,得罪紫霜肯定没有好处,赶山神和天马又都肯承担责任,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便说:“是赶山神骑着天马用赶山鞭把我打伤,与紫霜无关。”王母娘娘遂不问青红皂白把赶山神点化成石峰,在原地禁闭1000年,天马也要点化成石山在原地禁闭1000年,但孙悟空不同意,请求王母娘娘看在他的薄薄的猴面上最少也要少500年。王母娘娘怕孙悟空再来个大闹天宫,就同意只禁闭天马500年。于是天池旁就有了一个象人一个象马的石峰。象人的石峰应该叫赶山神岩,因 为赶山神长得像寿星,当地人就叫寿星岩,象马的石山当地人就叫马头山。 龙王虽然在王母娘娘面前打赢了官司,但对赶山神和天马的严重处罚却心存愧疚,到天庭开会遇见紫霜更是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为了巴结紫霜,龙王对紫霜造的冠豸山天池格外呵护,时时派人去视察,只要水少了一点就立即补上,不敢让天池干涸,因此,冠豸山天池的水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寒暑阴阳,其水位总是保持在一个特定位置,不枯不溢,实为奇观。冠豸山下的人们发现一夜之间多了寿星岩、马头山、天墙、天池和九曲河,就知道昨夜有神仙光临此地,赶忙烧香摆烛放鞭炮向神仙求愿。因此,冠豸山下的连城人特喜欢烧香摆烛放鞭炮,有俗语云:“可以吃不饱,可以穿不好,早晨傍晚不可以不放炮。”此习俗亦可称作世界奇闻。

当地特产

连城兰花

连城兰花自宋始,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有名,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兰,有100余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末朋口农民联合成立了兰花开发公司,在镇所在地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兰花辅。1994年第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朋口农民栽培的建兰新品种“三友梅蝶”“南斗素”“阳生素”,分获银奖和2项铜奖。全县现有养兰户2000余户,栽培以素心建兰为主的130多个品种,并曾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连城根雕

连城根雕,就是树根造型艺术。它是以一定自然形态的树根为基本素村,经过人为的筛选、观察、艺术构思、加工制作而成为艺术品的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形式。

连城根雕始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前人的作品大都局限于神像或神案上摆设的吉祥动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作品种类不仅有人物、花卉、动物,还有花插、几、案等。涌现了一批技术精湛、造诣深厚的根雕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的以古朴浑厚见长,有的以飘逸典雅取胜,有的师从造化形神兼备,有的构思精妙匠心独运。

连城宣纸

连城宣纸 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所以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近年来,连城在姑田镇建立了皮宣纸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许多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把连城的宣纸当作馈赠亲友的佳品。因此,连城宣纸不仅为连城创汇,也为国家争了光。

慈菇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的记载。

慈菇是连城的主要特产之一,其主产区分布在莲峰镇的李彭、城西、赤岭和松洋等村,亩产可达千斤左右,高的可达1500斤,每年都有几十万斤上市。慈菇果实为黄白色或青白色球茎,外形呈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皮有环状节,类似闽南的水仙花种。慈菇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份。慈菇与猪肉(或猪大肠)、大蒜、油炸豆腐等搭配,可加工成慈菇红烧肉、和尚戴帽、慈菇片炒瘦肉等酥香美味佳肴,是宴席上的连城名菜之一。此外,还可制成慈菇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慈菇不仅可作蔬菜,而且还有药用功能,鲜慈菇切碎,加上适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临睡前服用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血。另外,将慈菇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肿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

连城地瓜干

连城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连城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制作方法一般是将整块地瓜蒸熟去皮,然后压制、烘烤。制成之后可保存几年不坏,既可当零食,也可切成小块,拌上面料、鸡蛋、香料,经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为酒席名菜。连城地瓜干实为馈赠亲朋之佳品。

旅游攻略

交通:从龙岩汽车站乘到连城县的汽车,连城汽车站位于莲峰镇莲中路,从那里有去冠豸山的专线车。美食:来到闽西连城县,一定要品尝当地的四堡漾豆腐,这是闽西客家的特色佳肴。这款菜选用当地特产的豆腐为原料,将猪瘦肉和嫩牛肉加入少许红菇、香菇、葱白等剁成肉酱,取团状肉馅塞入方寸大的豆腐块中。再将肉馅朝上的豆腐放入锅中,加上鸡汤、豆豉用文火焖熟。再撒上胡椒粉、小葱花,待汤水全被豆腐汲收,就可以起锅品尝了。在盘中的豆腐似摇似动,是之谓“漾豆腐”。

四堡漾豆腐的历史:

四堡漾豆腐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它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说,当时印刷工场的工人日夜劳作十分辛苦,家人就专门烹调出一些清心润胃、滋阴养元的菜肴给他们补身体,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菜。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以这种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

到连城县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欣赏丹霞地貌的奇特自然景观,再到四堡去参观雕版印刷基地的古文化遗址,品尝闽西客家传统名菜四堡漾豆腐,在品味客家历史文化的同时品尝客家美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相关荣誉

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

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9年入围国家地质公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