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芒佑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该村委会隶属耿马县勐永镇,地处勐永镇东边,距勐永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73 公里。东邻芒来村 ,南邻芒糯村,西邻光木林村,北邻新和村 。辖芒佑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88户,有乡村人口2680人,其中农业人口2149 人,劳动力12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5人。 全村国土面积 52.15平方公里,海拔1178米,年平均气温15.9 ℃,年降水量946.2 毫米,适合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6289亩,人均耕地2.9亩,林地5808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中叶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289 亩(其中:田1520亩,地4769 亩),人均耕地 2.9亩,主要种植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 580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7.4亩,其中:茶园面积921.4亩,(其中可采摘面积474亩)核桃面积408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3亩,主要种植甘蔗经济作物(其中:种植甘蔗5377亩,当年新种植核桃12404亩);荒山荒地8350 亩,其它面积5500亩,有森林等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 ,无路灯。全村有244户通自来水。有48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7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58 %)。 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有农用运输车32辆,拖拉机75 辆,有摩托车4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520亩,有效灌溉率为24%,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8户;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已通自来水;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电;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路;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电视;有3个村民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4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1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75万元,占总收入的69%;畜牧业收入 128万元,占总收入的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89头,肉牛44头,肉羊522头);林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16%;工资性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2380元,农民收入以甘蔗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人,在省内务工30 人,到省外务工9 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9年甘蔗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4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甘蔗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88户,共乡村人口2480人,其中男性1105人,女性1075人。其中农业人口2149人,劳动力1246人。该村以汉、拉祜族为主(是汉、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016人,拉祜族1124人。 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20人,参合率95%;享受低保21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946平方米,拥有教师10人,距离勐永镇中学6公里。目前整个村委会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7人,其中小学生282 人,中学生115人。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公开 和村务公开。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82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12000个(劳均1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7万元,有固定资产3.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村级委托代理, 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 37人,少数民族党员22人,其中男党员34人、女党员3 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芒佑 等7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21人。 人文地理该村委会位于勐永镇东南方,属于山区,有7个村民小组488户,农村人口2149人,农业劳动力1235人,常用耕地面积6289亩,有傣、拉祜、汉族,以驻地得名。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人均有基本农田0.72亩;人均有经济林果3.8亩;每户有1院安居房、有1个科技明白人、有1个好的发展项目、有1个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有8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有1条进村入社硬板路;村级建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1个,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2个,有产业发展规划2个。 发展重点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居住环境差,不利于发展; 2、气候条件差,分布复杂; 3、甘蔗产业巩固提质难度大,后继产业发展滞后; 4、群众文化素质低,有待加强文化基础知识; 5、进村民小组道路差,雨水天无法通车出行。 6、医疗卫生条件滞后。 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思路,巩固壮大甘蔗产业,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等后继产业。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070元增加到274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