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公巡城 |
释义 | 【释义】这是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流行的功夫茶的泡茶技术的茶艺用语。 巡城指军事指挥官检查城池防地的防御工事、武装设备和军队战斗力的工作。 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在冲泡功夫茶的时候,把四个茶杯紧靠在一起,用茶壶沿著四个小杯打转地注入茶水,这个动作是巡回的运动,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匀地分配给四只杯子,以免厚此薄彼。 这动作就像关公巡城,处处具到一样。因此,把关公巡城移用到泡茶的程序上来,是很形象的。 【“关公巡城”与“韩信点兵”】如何将一壶茶汤,能均匀地洒人各杯之中,这是泡茶的功力所在。在这方面,最讲究的要数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了。这些地方冲泡功夫茶,每克茶的开水用量仅为20毫升左右,与冲泡其他茶相比.用茶量增加两倍左右。这样高的用茶量会使每壶茶汤的浓度,前后之间很难达到一致,以致浓淡不一。为此,当地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就是其中之一。其做法是,一旦用茶壶冲泡好功夫茶后,在分茶汤时,为使各个小茶杯中的茶汤浓度均匀一致,使每杯茶汤的色泽、滋味、香气尽量接近,做到平等待客,一视同仁,为此,先将各个小茶杯,或“一”字,或“品”字,或“田”字排开,采用来回提壶洒茶。如此,提着红色的紫砂壶,在热气腾腾的城池(小茶杯)上来回巡逻,称之为“关公巡城”,既形象,又生动,还道出了这一动作的连贯性。又因为留在茶壶中的最后几滴茶,往往是最浓的,是茶汤的最精华醇厚部分,所以要分配均匀,以免各杯茶汤浓淡不一,最后还要将茶壶中留下的几滴茶汤,分别一滴一杯,滴入到每个茶杯中,人称“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目的是使一壶茶汤,如何通过分茶,使各杯茶汤能达到均匀一致,这种动作是泡茶技巧和艺美的表现,更是饮茶文化中的一种美学展示。 【德化陶瓷】《“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 民国 关公巡城(素胎) 高19厘米,底宽12厘米(苏如善作) 关公骑战马作巡视状,捋须侧身,威武之极。此雕像将关羽至忠至勇之精神塑造得十分传神。背钤有“苏如善制”力形印章款。(相关图片参见:http://www.dehua.net/show/2005/04/31953_1.shtml) 【安溪功夫茶茶艺相关泡茶方法】安溪铁观音的泡饮方法 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观音入宫 (落 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因个人口感而定可以为7克/8克/10克等,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悬壶高冲 (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 (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鉴尝汤色 (看 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热细缀,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