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9卷·战时德国对华政策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9卷·战时德国对华政策作 者: 马振犊,胡德坤 著 丛 书 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 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74088 出版时间:2010-01-01 版 次:1 页 数:44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政治理论 印刷时间: 定 价:¥56.00 内容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中外关系中,德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是重要而秘密的一章。为了迅速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的屈辱地位,德国共和政府以及后来的纳粹政权,出于战略原料的贸易需求,对中国采取了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而中国国民党及其领导人出自对德国人和德国精神的崇拜,一向持着“联德”方针,希望得到德方对其统一和建军的帮助。于是,围绕德国军事顾问来华、原料和军备的易货贸易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中德开展了实质性的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德国人参与了中国的内战及后来的全面抗战,其中许多内幕鲜为人知。德国的对华外交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纳粹德国因全球战略的需要,逐渐弃华联日,而中国则最终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德中被迫决裂。一段外交隐密归入历史。 本书目录引言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德国对华政策与德中关系 第一节 德中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德中两国的历史关系渊源 二、中国国民党及其政府与德国的历史关系 第二节 “单纯而完美”——九一八事变前的德中关系 一、《中德关税条约》的签署与中德苏三国同盟的设想 二、全德工业联合会访华 第三节 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德国军事顾问团 一、德国军事顾问团的缘起 二、鲍尔在华组建顾问团引起德中交涉 三、内外交困——克里拜尔顾问团引起的外交波折 第二章 德国与伪满洲国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德国的态度 一、九一八事变与德国的态度 二、德国不承认伪满洲国 第二节 希特勒上台后与德国对华政策 一、希特勒对中日两国的看法 二、海耶事件与德国对伪满洲国政策 第三节 德国与伪满洲国关系的升温 一、德国远东经济考察团访问伪满洲国 二、《德“满”贸易协定》的签订 第四节 德国与伪满洲国关系的加强 一、德日结盟与德“满”关系的发展 二、德国承认伪满洲国 三、建交后的德国与伪满洲国 第三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德国对华关系 第一节 德国政局的变化及其对华政策的调整 一、纳粹党上台 二、法西斯主义对中国政坛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与德国赴华军事顾问团 一、佛采尔赴华 二、德国顾问团的扩大与改组 三、德国顾问团对中国军事的渗透 四、德国政府与德国顾问团 五、德国顾问团的困扰 第三节 德国与中国国防 一、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来华使命 二、塞克特设计的中国军事整顿方案 三、法肯豪森与对日作战方案设计 第四节 抗战爆发前的德中日关系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德中日三角关系 二、德国重整军备及其对华政策 三、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与中德交涉 第四章 德国与中国对日抗战准备 第一节 合步楼计划 一、德国与两广当局的军工合作 二、围绕两广方案而引发的中德交涉 三、克兰的广东计划 第二节 中德易货通道的建立 一、克兰与孔祥熙签署《中德易货合同》 二、广州风波的平息 三、克兰与翁文灏的会谈 四、顾振代表团访德与《德华信用借款》的签署 第三节 德国抗战爆发前的中国国防 一、德国与中国重工业 二、德国与中国兵工制造业 第四节 抗战爆发前的德国军火输华 一、《德华信用借款合同》签署前的德国军火输华 二、德国国家资本与德国军火输华 第五章 抗战爆发后的德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德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 一、德国面对中日战争左右为难 二、陶德曼调停 第二节 德国与中国全面抗战 一、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国抗战 二、孔祥熙访德及其成果 三、德国军事顾问团引发的德中日交涉 四、德国军火物资继续输华 第六章 德中断交及德国与汪伪政权的关系 第一节 德中断交及中国对德宣战 一、德国开始疏远中国 二、德国承认汪伪政权 三、德中断交及中国对德宣战 四、断交宣战后的中国对德事务 五、遗留的特别通道——韦尔纳在重庆 第二节 德国与汪伪政权的交往 一、汪伪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及追随德国对英美宣战 二、德国与汪伪“收回租界和撤销治外法权” 三、德汪关系的终结 本卷综述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