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关车厢峡
释义

车厢峡,现名关垭子,在安康市平利县西约35公里的大山沟内。峡长约20公里,其宽不过丈余,两面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恶浪翻滚,易入难出,形势险要。 明崇祯七年 (1634年)夏,明朝调升延绥镇巡抚陈奇瑜为兵部侍郎,指挥五省大军,对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明史·李自成、张献忠传》载:“及奇喻兵至,献忠等奔商雒,自成等陷于兴安之车厢峡。会大雨两月,马乏刍多死,弓矢皆脱,自成用 (顾)君恩计,贿奇瑜左右,诈降。奇喻意轻贼,许之”。陈奇喻把收编的李自成军队每百人编一队,合计四万余人,每队派安抚官一名,押送他们返乡归农。等一走出南栈,四万农民一起动手,杀了安抚官,重举义旗,连破麟游、永寿、白水各县,转收平凉、临洮、凤翔府,大败明军。于是“奇喻坐削籍,而自成名始著矣。”车厢峡也因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关隘。

平利西大门凤桥一座展翅欲飞的凤凰山两翼间形成四壁陡峭的大峡谷与兴安狗脊关相接名曰车厢峡。听闻骇世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兵困于此诈降而反戈的战争史话使这一古战场载入名关要塞的史册。

明万历年间陷入绝境的农民被迫起义反抗面对愈烧愈烈的斗争烈火明王朝惊恐万状急令延绥镇巡抚陈奇瑜为兵部侍郎兼右监督御史总督陕、川、鄂、豫五省大军对活动在兴安一带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行围剿。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义军四万余众误入车厢峡。“峡四山巉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逐被官军包围官军居高临下垒石塞路从山上投石袭击或掷以炬火焚烧。义军被困峡内无所得食+;加之长途奔波又饿又乏。偏偏这时又天降大雨连绵20天未晴山洪暴发峡水大涨兵士“弓矢尽脱”马乏草料死亡过半形势十分危急。在被围义军中“诸渠魁李自成、张献忠等咸在焉”(《明史·陈奇瑜传》)。陈奇瑜围峡70余天患得患失未敢遣兵进峡袭击对此《明史》亦不胜惋惜:“当是时官军蹙之可尽歼”。而李自成等则利用陈奇瑜胸无大志的弱点采用顾君恩伪降以苟全之计密遣人贿陈奇瑜每抚一名纳银50两陈奇瑜利其贿许之(明文秉《烈皇小识》卷四)。又以重宝贿奇瑜左右及诸将帅于是先后籍伪降义军36000余人勒令还乡仍归原籍。陈奇瑜允降后便着手改编起义军将四万义军每万人编为一队每队派安抚官一名押送遣返归田。出南栈道时四万义军一起奋起反抗杀死押解义军的官兵五千余人然后重举义旗以摧枯拉朽指之势击败明总兵贺人龙、张天礼的军队。继而攻宝鸡、麟游等处关中大震。

弥漫的战争硝烟早已消散车厢峡随同无情的岁月载入史册以关中之关而著称。如今车厢峡沧桑巨变绿水青山凤凰山下翠竹丛林掩映着“小桥流水人家”;峡中校园书声朗朗;等级公路凿山劈石关隘天堑变为通途。至今仍可目睹的是德仁寨下的绝壁上还留着三个弹痕炮洞。据当地人传是李自成部将为夺山寨试炮“过山鸟”留下的弹痕。凤凰山垭的火神庙里还残存记载义军的壁画还有民国九年当地文人雅士陈广炬题写在庙山头的“车厢峡”三个大字。青山依旧雄关漫道穿过蒙蒙云雾直向重峦叠嶂延伸古战场的幻影即便闪现也会很快消失。峡谷坦途如流的车辆络绎飞驰而过。人们只是偶尔想起这里是古战场——车厢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