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格王国
释义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于阿里札达肥札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与邻国打仗,都需要人力、财力,但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导致战争,最终灭亡。自从十五年前被科学家发现后,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现在古格王国旅游的非常受人欢迎。

简述

古格王国遗址在阿里札达肥札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

近十数年间于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从壁画等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遗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风格独特、气垫宏大,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层面。所绘人物用笔简练,性格突出,其丰满动感的女体人物尤其代表性。由于古格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影响,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痕迹。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面积浩大的高原古城,这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除了这些由于今日仍然作为村庄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标明在地图上的据点外,围绕古格都城札不让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遗存;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的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更是难以数计。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起源及兴盛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为其统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 城札不让位于现札达县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经测量,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除了这些由于今日仍然作为村庄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标明在地图上的据点外,古格王国境内还有大量的无遗迹亦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难以数计。

古格王国的王族,是吐蕃赞普(即汉语中的“王”)的嫡系后裔。所以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必须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

公元9世纪,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逐渐衰落,统治者内部的僧侣集团和世俗贵族集团的矛盾急剧激化。公元823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被刺杀,他的两位王子及其王孙混战了半个世纪,结果次妃一派的王孙吉德尼玛衮战败后逃往阿里,阿里原有的地方势力布让土王扎西赞将女儿嫁给他并立他为王,后在吉德尼玛衮的晚年,将领域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后来被并入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即古格王国,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为古格王国的开国元首。这就是西藏所说的阿里三围,元代,这三个小国被封为阿里三万户。与古格王朝密切相关的是托林寺,托林寺是由古格王意西沃于11世纪建的。古格立国之初,鉴于朗达玛灭佛而导致吐蕃亡国的惨痛教训,大兴佛教,意西沃选派21名青年到克什米尔去学习佛教密宗的教法。由于不适应克什米尔炎热的气候,加上瘟疫流行,21人死了19人,仅剩仁钦桑布和玛.雷必喜两人活着回来。仁钦桑布十分勤奋好学,后来成了西藏著名的大译师。托林寺就是意西沃为仁钦桑布等人译经的方便和发展佛教而修建的寺院。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意西沃和他的继承者们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度去迎请高僧阿底峡到古格来讲法传教,为此意西沃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位期间,主持修建了古格王国第一批重要的佛教寺院,其中规模最大也最为著名的便是托林寺。

从此以后,古格王国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事业,并开始不断发展,寺庙如林遍布阿里,贵族僧侣集团日益 庞大,今天托林寺周围残存的大量佛塔、洞窟、寺庙遗迹,正是那个时期盛世的历史写照。

札不让的北面,有一个名叫“鲁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达县的一个乡。藏语中“鲁巴”意为“冶炼人”,传说古格王国时期这个地方素以精于冶炼与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当年阿里三围以托林寺为主寺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与法,都由鲁巴铸造。据说鲁巴铸造的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清湛,通体全无接缝如自然形成,其价值甚至超过了纯金佛像。其中,最为神奇的还有一种名叫“古格银眼”的铜像,只有古格才能制作,更是被视为佛像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尤为珍奇。由此可见,古格王国时期金属制造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历史上的西藏西部,便有“黄金之乡”的无数神秘传说,据说这里差不多每条山沟都有矿藏,都有开矿人,都有银铜匠。古格的富强,或许与它盛产黄金白银不无关系。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以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在阳光下金银闪烁,无比富丽堂皇。

到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纪,出现过经济、佛教和文化艺术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十六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王都商贾云集,据到古格传教的安东尼奥德·安夺德神父说:“我们在扎布让逗留期间看到来自中国内地的200多商人,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生丝、陶瓷、茶叶等。”弗朗西斯科·阿则维多神父也说过:“克什米尔、拉合尔和印度的商人们把他们的服装、珊瑚、琥珀贩卖到这里,而这里的羊毛是世界上最纤细、最珍贵的,许多外国人都围着生命危险来到这个王国购买羊毛”。

当时王都扎布让及近郊有2万余人的庞大人口,谷地平原盛产小麦青秩和自莱萝卜等疏莱,山区牛羊成群。据王都遗址统计,有400多座庙堂、房屋和近千孔洞窑,各类佛塔28座,另外还有58座碉楼,4条暗道和大小11座粮仓。王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有房屋40余间,其中有二、三座二层或三层楼房。王宫西部有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议事大厅。从山下通往王宫必须经过一座穿山隧洞式王宫大门。宫门以下半山坡房屋密集,为军政官邸和守卫的军营,在一些窑洞中,还藏有盔甲、马甲、盾牌和箭杆等兵器。

消逝

战乱

古格王国畜牧业发达,周边小国小邦也常起兵来犯掠夺牛羊和财物,但经常都被古格王国军队所击败。如1625年,古格南面的三个邦和加瓦尔王国即斯里那加王联合起来反对古格,发动战争,斯里那加王派兵力分三路侵犯古格,古格守军以少胜多杀伤敌兵三百多人.古格国王墀扎西查巴德亲自率军迎战,把来犯之敌围困在山谷之中,进退两难,最后来犯之敌只好求和退兵。古格王国和西面拉达克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拉达克的军队屡战屡败,拉达克国王森格郎吉也总想找机会报被战败的仇。

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与邻国打仗,都需要人力、财力,但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1618年7月,国王墀扎西查巴德的弟弟、叔父、叔祖等喇嘛首领邀请卫藏的一世班禅来古格讲经说法。班排视察古格期间,尊称古格王叔祖拉尊洛桑意希欧为“法王尊驾”,并任命他为这个王国的精神领袖,当时古格地区的喇嘛僧人约五、六千人。古格王对喇嘛僧人的扩大心怀不满。 自从1624年安夺德神父到达扎布让不久,他就确定了支持和利用基督教,反对和打击藏传佛教的政策,不准任何人干扰传教工作,要人民学习基督教的教义,出资建立教堂和教士住宅,馈赠巨额金币以及常请教士讲经传道,让王后、王子及王室一些人进行了洗礼等一系列行动以外,还极力贬低和讥讽藏传佛教。以往每次国王领兵出征前都由喇嘛首领为他念经和祈福的,安夺德神父来后改请他去诵读福音祈福,如1625年8月安夺德神父第二次回到扎布让,第二天见古格王时,古格王详细告诉神父,古格将进行一场非常危险的战争,他正准备出征,出发那一天,古格王头顶弥撒经本,神父为他诵经,他非常虔诚和尊敬地亲吻了经本。

古格王、王后及王室一部分人这种狂热支持基督教,以及传教士们用诋毁和反对藏传佛教来宣传基督教的种种行为,必然会引起有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势力的强烈反对。古格王叔和王弟向国王提出了劝告,要他放弃支持基督教,回到多年来先辈传下的藏传佛教中来,但古格王对此置若罔闻。于是王弟把国王请到喇嘛寺庙住了两个多月,除了王弟本人给他讲经外,还请了最博学的喇嘛给古格王讲经,使他增加对藏传佛教正确性的认识。此外,王弟还将十四岁的,正在学习基督教义的王子弄到寺院去,找经师给他讲解藏传佛教经典,提高对藏传佛教的感惰和认识王弟的作法使传教士们非常不安,为此安夺德神父想方设法去看望国王,并找机会与喇嘛们进行了多次辩论。在安夺德的劝说下,古格王对安夺德保证,在未与他商量前不做任何事情,于是传教上成了古格王的高级顾问,黄教寺院上层看到他们采取的对策完全失败,于是靠增强佛教力量来保卫自己,特别是扩大招收老百姓入寺为僧,1626年某一天就吸收了120平民为僧。这种扩大僧人的行为,严重威慑了古格王正在进行战争的士兵来源,于是古格王决定采取迫害藏传佛教僧人的一系列行动,没收了喇嘛首领王弟的一些土地和收入,并警告他的弟弟说如果再不悔改广招百姓为僧的做法,就要撤除为他服务的士兵。后来国王把军官派到各地,用世俗者取代喇嘛首领的地方权力,逼迫大部僧人还俗,致使古格地区五、六千喇嘛减少到不足100人,生活在山洞里不愿还俗的僧人和极少数高级僧人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但古格毕竟是藏传佛教后宏期“上路宏法”的发祥地,僧人们利用自己的影响进行秘密串联,他们利用古格地区人民厌恶与邻国进行长期战争的惰绪,广泛发动了一般群众,同时还串联了许多地方官员和军队中的军官,伺机起来进行反对古格王、反对传教士及基督教的斗争在1630年乘安夺德返回果阿和古格王墀扎西查巴德患病之机,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反对古格王支持天主教、消灭佛教,并以前者代替后者。

由于古格僧人的邀请,拉达克王森格郎吉亲自率兵迅速赶到扎布让,包围古格王住的王宫小山。由于王宫修建在四壁陡峭的山上,有暗道通到东西河边取水,山上的武器,粮食储备克足,城堡坚不可摧,围攻一个多月后,因冬季降临包围王宫城堡拉达克军队准备撤退。这时国王的弟弟想出各种方法向古格王劝降,古格王身患重病,又感到国内四面楚歌,大势已去,主动提出议和,表示只要拉达克撤走军队,他就可以交纳贡品。拉达克王要古格王走出城堡,像属臣那样亲自呈交贡品。但当古格王走出城堡后,就被拉达克王将他和他的全家抓获,押送到拉达克的首府列城,投入监狱。古格王的御林军看到古格王、王后及王子等被抓起来,才恍然大悟,知道上当受骗,立即边打边撤退到城堡里,顽强抵抗了一段时间后,才撤出城堡转移到后藏的藏已汗那里去,统治日土地区的古格王亲属也逃到后藏日喀则。拉达克占领了古格王国全镜。拉达克王委派他的儿子英达博蒂郎吉去统治古格。建国近800年古格王国从此灭亡。大清朝统一中国后,派兵协助藏军抵抗外国入侵者,直到1683年拉达克在侵藏战争中失败,在一项协议中,拉达克才将它占领的古格、日土交给卫藏管辖。

环境恶化

让考古学家们震惊的是,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综观札达县的地理环境,现在的象泉河决不是当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一点点土林和戈壁,这种环境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众所周知,阿里是宗教信仰之乡。从古远时代起,这里就是印度教、耆那教、西藏苯教、佛教等尊为“圣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8世纪吐蕃灭亡之后,阿里便成为了各派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作为“阿里三围”之一的扎达(古格王国所在地)自然也是朝圣者必会朝拜的地方之一。随着朝拜者的逐渐增加,原本脆弱的象泉河谷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不堪一击。加之战乱破坏,水利荒废,使当年繁华的都市变为了令人生畏的茫茫荒漠,仅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的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环境恶化是古格王朝化为浮云的最根本原因。

瘟疫

在古格王朝灭亡前后,古格及其周边几个国家相继出现瘟疫,导致人口锐减,城市,农田,草场大量荒废。

人文

进入藏北,景色如画,每天仿如梦中。就在大家开始审美疲劳之际,扎达土林在不经意间扑面而来:一堆一堆地,连绵不断地……让人应接不暇,有的像佛手,有的像大脚板,有的像人头……车子在山谷里每转一个弯,就会听到一声声的惊叹……此时此刻,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的语言都显得贫乏。

至今仍保留比较完整的古格遗址其实是当年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它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住得越高就地位越显赫。

在这座神秘的建筑上,有三座神殿,里面的神像在文革中被破坏,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地被破坏。在参观过程中,有个管理员小伙子拿着钥匙在有六百年历史的柱子上乱画一气,把我们心疼得不得了。如果说气候是人类所无法抵抗的外在因素,那么人为的破坏更加可怕。

在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

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格盛产黄金白银,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充分体现当时皇室生活的奢华程度。

古城的围墙也是石刻艺术的宝库。城墙角的碉堡当年虽是作防御之用,但却是战争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

扎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县城很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藏人和汉人都能见到。县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停广播的大喇叭,仔细留意发现原来是来自军区大院里面,经了解才知道,由于扎达位于中印边界,属于国家边防地区,因此军事戒备也相对较严。

壁画也是古格王国旅游的一个看点,但大量壁画于文革时被毁,现存较完整的很漂亮。如果喜欢莫高窟壁画,去古格看看也会有些收获。

地理

扎达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这种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前的地质变迁。据地质学家们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样。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扎达县城以西18公里处,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开始建立,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并达到全盛,于17世纪吐蕃王朝瓦解后结束。古格王国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自从十五年前被科学家发现后,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

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是这次阿里之行中唯一“震撼不已”的景点,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这一切全是大自然的杰作。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扎达一带是一片汪洋,蓝天之下只有水和风。后来,土林山渐渐从海里冒了出来。虽然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却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黄昏时分,我们在扎达县城乱逛,一抬头就能看到土林的影子,整个县城仿佛被土林包围着,扎达人真幸福呀。有千年历史的古格王朝,就建立在神奇的土林之上。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留下的只有那记录了灿烂文化艺术成就的遗址,并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

旅游

1、交通:从阿里南线向西走,经过神山冈仁波齐,翻过冈底斯山,就能看见奇特的土林地地貌。古格遗址位于扎达以西18公里左右,交通不便,只能包车,从扎达出发包括参观,所需时间大约五小时。若自驾车需谨慎选择.道路崎岖多坑,三辆以上的车队行进比较安全.

2、住宿:扎达县城住的选择不少,电信宾馆和水利宾馆都可以,床位一般在30-50元之间(公共卫生间,没洗澡间),建议去水利宾馆对面的“大众淋浴”,每人15元,水很热,还提供洗衣服务,超爽。

3、食:在阿里地区行走,到处都能吃到川菜,特别推荐“红辣椒川菜馆”,店主夫妻俩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人倍受鼓舞。

4、边防证:去扎达是要检查边防证的。去之前到户口所在区公安局咨询拿表,交表当天即可拿证,免费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