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巴革命
释义

1953年“七·二六起义”起,古巴人民反对巴蒂斯塔亲美独裁政权和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后演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者取得政权后,逐步实行了全面的社会变革。

简介

1952年3月10日,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伊·萨尔迪瓦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再次上台,实行亲美独裁统治,激起广大人民的不满,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示威和暴动。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带领一批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失败后被捕入狱。1955年5月,卡斯特罗兄弟获释,随即建立了革命组织七·二六运动。1956年12月,卡斯特罗兄弟、切·格瓦拉等82人从墨西哥乘格拉玛号游艇渡海回古巴,登陆时遭到政府军伏击,仅幸存12人。随后,幸存的革命者转战到马埃斯特腊山开展游击斗争。1957年3月13日,以安东尼奥·埃切维里亚为首的一批青年学生攻打总统府,失败后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转入拉斯维利亚斯省山区打游击。1958年,古巴人民社会党也在亚瓜哈依地区组织游击队。不久,这两支队伍同七·二六运动领导的游击队主力汇合成一支较大的起义军。同年10月,菲德尔·卡斯特罗颁行土地改革法,各阶层人民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12月,起义军解放圣克拉拉,消灭政府军主力。紧接着起义军挥师西进,直指哈瓦那。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巴蒂斯塔于1958年12月31日晚逃往国外。起义军于次日即1959年1月1日进入首都哈瓦那,宣告古巴革命的胜利。古巴革命胜利后,革命者立即着手建设新政权,1959年2月制定了共和国根本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社会变革。

大事记

1953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掀起反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巴蒂斯塔政权。

1955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建立“七二六运动”组织。

1956年12月2日,率军在奥连特省科罗拉多斯海滩登陆,同政府军激战,失败后转入马埃斯特腊山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给政府军以重创,且得到许多农民、工人和学生的支持。

1953年以安东尼奥·埃切维里亚为首的一批青年学生攻打总统府,受挫后成立“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在拉斯维利亚斯省山区打游击,同时在哈瓦那、圣地亚哥等城市开展罢工、罢课、罢市活动。

1958年3月17日,42个群众团体的数千名代表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巴蒂斯塔下台。

1958年7月,起义军由防御转为进攻,由以农村为据点的游击战转入以包围城市为重点的歼灭战。“七·二六运动”、“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公民抵抗运动、工人联合战线、大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建立革命民主公民阵线。

1958年11月,起义军包围哈瓦那和圣地亚哥。

1958年底,解放全国大部分地区。

1959年1月1日,起义军开进哈瓦那,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垮台。次日,建立革命临时政府。2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出任总理,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革命成果

新政权摧毁了旧的国家机构,没收巴蒂斯塔分子的财产;颁布石油法和矿业法,废除美国公司的一切租让地,把外国和本国大资本家的厂矿企业收归国有,接管全部私营银行,建立国家银行。1962年,政府将私营大、中商业企业收归国有;到1963年10月,政府在农村中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消灭了大庄园制和富农经济,农村中出现了国营农场、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小农三种土地占有形式。

革命转型

古巴革命是从资产阶级革命逐渐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美国对于菲德尔·卡斯特罗等人的行动,在开始时是完全支持的。巴蒂斯塔的统治过于残暴, 激起了极大的民愤,这种统治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在古巴的切身利益,因此当革命者取得了政权后,当时的美国迈阿密市长还率领一个代表团去哈瓦那祝贺。

但此后菲德尔·卡斯特罗表现出了极大的民族主义立场,意图摆脱美国对古巴的控制。于是,美国和古巴逐渐走向对抗。1961年4月,美国组织雇佣军对古巴发动了入侵,试图颠覆古巴革命政权,结果遭到了惨败。卡斯特罗被迫向左转,向苏联寻求支持,再加上古巴人民社会党(原古巴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成为了七·二六运动的重要盟友,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均为共产主义者,种种因素,促使菲德尔·卡斯特罗为古巴的前途作出了抉择。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罗称,古巴革命是“一场贫苦人的,由贫苦人进行的,为了贫苦人的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同年5月1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