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释义 |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92年,在国内较早从事生物信息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学科隶属于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方向)两个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11工程”专项建设重点学科。 学院以数理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为特色,形成了新兴的教学科研实体。几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3月学校正式批准成立生物信息学系;2005年成为校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省重点学科;2006年在原“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方向)”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联合基础医学院申报并获批准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其他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做出贡献;2007年成立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现有生物信息学、统计遗传学、系统生物学、生物数学、生物医学软件工程、生物物理学、药代与药物基因组等7个教研室、生物信息学开放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中心、生物信息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8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60人,本科学生500余人。 学院是一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教育科研团队,有着雄厚的研究基础和实力,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组长1项、副组长1项、参加1项)、973前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科技攻关重大/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研总经费累计达到一千余万元,平均每年150万元。2001年以来,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累计SCI影响因子超过200个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 目前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都请进或派出专家学者互访,派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并做专题报告40余人次。 2001年学院开始招收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的医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学科专业已具有鲜明的生物医药应用特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生物信息人才,取得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目前该院已向社会输出了急需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近400名,受到了专业领域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欢迎。从2001年至今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2008年我院首届95名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6.84%。国内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连年接受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生作为业务骨干从事生物信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