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沟口村 |
释义 | 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龙兴乡沟口村沟口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龙兴乡西部10公里处,辖18个村民小组,495户1805人,耕地面积211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被省定为重点贫困村。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100元。 该村走林业兴村的发展路子,累计栽种金太阳杏等小杂林果12万株,折合面积400亩;黄柏、板蓝根生产从示范到推广,到2006年全村新增黄柏、板蓝根面积500亩,引导群众发展脱毒红薯1000余亩;实施退耕还林1690亩;培育牛羊养殖大户23户,全村大牲畜存栏数达到500头,同时300头规模的专业养殖厂正在筹建之中。2005年底人均主导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60%以上。 两年内新打大口井6眼,解决了1500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筹资10多万元修建大小桥涵12座,整修了沟口—三岔口、沟口—潦河坡乡村公路15公里;改造农网13公里。截止2005年底,有80余户修起了楼房,拥有摩托、彩电680余台辆。 全村有250余名群众外出打工,大部分在南方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年带回资金180余万元。 二、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十里乡沟口村沟口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十里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2002年由原沟口村和柳沟村合并而成。全村13个自然庄,10各村民小组,278户,820人,2620亩耕地,是十里乡面积最大的村。2009年粮食总产量为743吨,平均亩产220公斤。经济总收入28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011元。通过实施农字1号工程,200余户建立了沼气池,做饭、照明、取暖用上清洁能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沟口村村情概况榆次区长凝镇沟口村属沟口行政村所在地,地处石山区,村庄坐落于长凝镇东部,涂河上游,主沟道内,距长凝镇政府22公里处,离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董榆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在册人口128人,37户,常驻人口50人,23户。该村以李姓为主,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苹果树种植业、耕种旱地为主,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由于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干旱等诸多原因造成人口流失严重,在村居住者多为年老孤寡体弱者,收入低。 村规民约为了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全村的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订本村村规民约,每个村民必须自觉遵守并受其约束。 1、每个村民要认真学习、宣传、执行﹑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响应政府号召。 2、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赡养老人,教育子女,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照顾孤寡老人,帮助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 3、严禁饮酒闹事,无理取闹或故意挑起事端;严禁虐待老人、妻子、儿女。 4、学科学、学文化,搞好计划生育,自觉遵守国家婚姻法,实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禁出现计划外生育。 5、积极参加农技培训,学习科技知识,搞好优质种植等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增产致富。 6、不得乱占滥用耕地,土地属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拍卖,须用地者应先批后用,否则交土地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7、维护、管理好果园,禁止破坏或偷盗。违者,按实际价值赔偿外,另处以1—10倍的罚款。 8、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要求用水、农田灌溉、必须有专人放水。 9、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杜绝偷电和违章用电行为。 10、禁止未经批准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公共胡同堆放物料,占用道路。 11、禁止偷盗、赌博、打架斗殴和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健康民俗,搞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保证村民的权利和利益。 12、严禁在地头焚烧秸秆、野外生火,以免引起火灾。一旦发现,严肃处理,重者送公安机关拘留。一旦发现火点,每个村民都应及时上报和扑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