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隔蒜灸 |
释义 |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 概述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在明·《类经图翼》中又作进一步的发挥:“设或疮头开大,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 ”,发展成隔蒜药饼灸法。 现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袭古代,有医者将其发展为铺灸;在治疗范围上则有所扩大,如用以治疗肺结核及疣等皮肤病证。 操作方法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1.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1~0.3cm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cm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但中间不必更换。 主治病证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 临床应用1.肺结核 取穴:主穴:结核穴(大椎穴旁开1.5寸)、四花(即膈俞、胆俞双侧共四穴)、膏肓、三阴交、膻中。 配穴:盗汗加复溜, 咯血加涌泉,久病体弱加背俞穴,食欲不振加中脘。 治法:主穴每次治疗必取,双侧均选。每穴9~15壮。X线片显示病灶在上肺者。重灸结核穴、膻中,病灶在下着重灸四花。膏肓。配穴多穴5~9壮,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除涌泉取隔蒜灸外,余穴均取隔姜灸。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必要时中间休息2日后,再进行第2疗程。对病程久,病灶难以吸收者,征得患者同意,可施瘢痕灸。 疗效:本法可作为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2.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用三棱针从消毒后的红丝两端点刺出血,然后在红丝的远心端点刺处放上独头蒜片(厚约5mm),在蒜片上用艾炷灸。灸后不久即可见红丝渐渐向红丝近心端回缩,待红丝不再回缩时停止灸疗。如不愈者,次日可如上法再行灸治。每日 1 次,3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18例,经灸治一次痊愈者12例;经灸治2次痊愈者88例;经灸治三次全愈者18例。总有效率100%。 3.寻常疣 取穴:阿是穴(指疣中较大者或最早出现者)。 治法:选择单独、体积较大或最早出现的疣,每次选2~3个。先以75%乙醇棉球浸润疣体1~2min,再用棉签刮去其表面角质层,使疣丝充分暴露,置鲜蒜泥少许于疣上,加艾炷于其上点燃灸之,至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灸3~5炷,灸后用棉签与皮肤成30度角将疣体向旁推动。每日灸2~3次。3~7日为一疗程。 疗效:用隔蒜灸法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一般于施灸2~3日,最多一周后疣体即可脱落。若脱落者是母疣,周围的子疣3个月至半年自行消失或脱落。 4.疖 取穴:主穴:阿是穴(红肿部位)。 配穴:体虚加足三里。 治法:一般仅选主穴。用紫皮独头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在单层纱布上制成厚约3~4mm,大小约等于红肿范围的圆形蒜泥饼,敷盖在疖上。另用陈艾绒据疖大小,做成黄豆至蚕豆大小艾炷。将艾炷置于蒜泥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热辣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患者感烫时,术者可用双手提起纱布,使蒜饼稍离皮肤。疖红肿明显、且伴有全身症状者,蒜饼宜厚些,艾炷宜大些,每次可灸至9壮;疖红肿范围小,全身症状不明显者,蒜饼可薄些,艾炷可小些,一般灸3壮即可。体虚毒恋型再配合艾条补法悬灸足三里穴。每日治疗1次,至治愈为止。 疗效:共治38例。结果:治愈(经6次以内治疗,疖肿消散、全身症状消失)37例;好转(经6次以上治疗,布肿消散、症状消失)1例。治愈率为97.37%。 5.急性乳腺炎 取穴:主穴:肩井、内关、足三里、乳根。 配穴:乳汁壅胀加膻中,少泽;头痛发热加合谷,风池。 治法:主穴为主,每次均取。其中乳根取患侧,余均取双侧。配穴据症而酌加。主穴按上述隔蒜灸法,每穴每次灸3~5壮。配穴用针刺,施泻法,留针20min。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疗效: 共治36例,经治疗一疗程后,全部有效,其中痊愈28例,显效8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