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革命基点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革命基点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位于国民党反动力量统治薄弱地区的边远山区农村,这些农村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斗地霸、惩腐恶、抗捐税分田地。土地革命战争这些基点村的人民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 革命基点村具备的条件:(1)从斗争历史看,是斗争时间长,贡献大,牺牲大。红旗不倒。包括三种地区:A、有头有尾。即土地革命时期开始自始至终坚持斗争直到全国解放的老苏区;B、有头无尾。即白苏维埃政权撤退后,断断续续仍与我们有联系坚持革命斗争的老区:C、有尾无头。即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长期支持我们直到全国解放的老游击区;(2)从受摧残的程度看,是指那些受摧残最严重的老苏区与老游击区。老区基点村的划分应通过老区人民代表大会,由群众民主评议确定。 注:老区村可指老区建制村或老区自然村。 自然资源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33亩,人均耕地1.07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92.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2.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713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3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3.66%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75.76%和30.3%);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3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4亩,有效灌溉率为78.97%。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1.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5万元,占总收入的32.08%;畜牧业收入17.49万元,占总收入的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头,肉牛10头,鸡20只);林业收入3.18万元,占总收入的6.18%;第二、三产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11.86%;工资性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97%。农民人均纯收入19.14万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11.11%),到省外务工10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往本县,计划发展核桃、茶叶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有农户33户,全村人口142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78人。142人全部是农业人口,劳动力9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族彝5人,汉族137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9人,享受五保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3户。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杏子山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碧溪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5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5人,其中小学生10人,中学生5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3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6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5人,团员11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