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哥斯达黎加牧牛传统和牛车 |
释义 | 说起哥斯达黎加的牛车那可是大名鼎鼎,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哥斯达黎加的牧牛传统和牛车”榜上有名,1988年,更被哥斯达黎加政府正式规定为国家象征,使这项国粹成为了哥斯达黎加民族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定报告中说,虽然牛车是一件具体的东西,但是伴随它存在的哥斯达黎加民间传统和文化却是难以触及的珍贵遗产。 简介概述传统的牛车,是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工艺。从19世纪中叶开始,牛车就被用来运输咖啡豆,从哥斯达黎加中央谷地,越过群山,送到太平洋海岸的潘塔热那斯,全程需要10至15天。牛车采用没有辐条的车轮,一种阿兹台克人的圆盘和西班牙辐条车轮的混合物,穿过泥浆时不至陷入泥沼。许多情况下,牛车是一个家庭的唯一运输方式,并经常被当作社会地位的象征。绘画和装饰牛车的传统始于20世纪初。最初,哥斯达黎加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驾车者的出身可以通过车轮上的图案得以识别。至1915年,花卉、面容、甚至微缩风景都出现在星形图案旁。每年的竞赛都会奖励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这种竞赛一直延续至今。 每辆牛车都被制作出独特的“歌声”,即产生于牛车颠簸前行时,金属铃叩击车轮中轴的和谐声响。据推测,这一发明是为了使农场主听到劳工劳动的声音。一旦牛车成为自尊之源,车主在制造中就投入了更大关注,选择最优质的木料使其发出最美的声音。 牛车装饰丰富多彩,已经与原来那种粗糙、矩形的、加藤条框并蒙以生牛皮油布的车辆完全不同了。哥斯达黎加的大部分地区,卡车和火车代替牛车成为主要运输工具,但是牛车仍然是哥斯达黎加农村生活的有力象征。牛车仍然在游行、宗教和世俗庆典中起着突出作用。 装饰图案及用途牛车不大,比国内农村常见的大车要小差不多一半,却用两头牛夹辕拉车,牛身往往比车厢还要长得多,看上去颇有些滑稽;车厢上绘满了色彩缤纷的装饰图案,有花卉、动物、风景、几何图形,等等等等,连车轮也被画得五彩缤纷,煞是好看。这种牛车的车轮也很特别,没有辐条,而是一块实心的大木头圆盘,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多的面积可供涂抹颜色。 其实实心轮子也好,彩绘牛车也好,都是后来才有的,一开始的哥斯达黎加牛车跟别处的并没有太多不同。19世纪中叶,咖啡种植在哥斯达黎加蓬勃兴起,由于咖啡种植园在内地中央谷地,而咖啡豆主要供出口,需要送到太平洋海岸的蓬塔莱纳港,路程遥远不说,道路狭窄坎坷,需要跋山涉水,穿林越莽,还要穿过隘口和沼泽,只有牛车才能适应这样的道路条件。在实践中,聪明的哥斯达黎加人发现,过大过长的车厢无法适应恶劣的道路条件,而传统的辐条车辆在通过沼泽时容易沾上很多淤泥,影响行车速度,因此他们将车厢缩短,车轮换成实心,形成了今天牛车的结构。即使如此,运送一次咖啡豆,单程也需要10至15天,当年有人说,哥斯达黎加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牛车和咖啡豆上的,这可半点也不算夸张。 彩绘牛车历史发展史在牛车上画画的历史更年轻:20世纪初,圣何塞、阿拉胡埃拉等四个省的工匠开始在车厢和车轮上绘制传统的花纹,比如部族图腾、地区代表动植物和景观等等,这一开始是为了醒目:熟悉情况的人只消一眼,就能从花纹中辨认出牛车主人的家乡。渐渐的,工匠们把绘制牛车图案当作同行比武的最好舞台,殚精竭虑,争奇斗艳,不但花卉、动物,甚至牛车主人或者其心爱的人的面容,也会出现在车厢和车轮上,到1915年,彩绘牛车终于成了一项全国性的民俗,从这年起,在“牛车之都” 阿拉胡埃拉省萨尔奇,每年都会定期主办“牛车彩绘大赛”,获奖者不但能获得丰富的奖品,还会被当作“最具创造力的工匠”,受到广泛的尊敬和景仰。哥斯达黎加牛车不但看着悦目,内中还有不少机关:工匠为每辆车都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车铃,悬挂在车轴边,行进时车铃撞击木头车轴,发出悦耳的声音,由于车轴用木不同,车铃构造各异,每辆牛车的铃声都不同,在乡下,熟悉的人远远一听车铃,就知道是谁回来了,他们因此把这种铃声亲切地称为“牛车之声”。要说这个设计一开始可绝对不怀好意:这本是咖啡园主为防止雇工偷懒想出的“监督劳动”的损招,后来却成了人人喜爱的小点缀,成了牛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追根溯源,牛车并非哥斯达黎加的“土产”,生活在这里的阿兹特克人曾创造过璀璨的古代文明,却不知为何偏偏没有发明车轮,自然也造不出车来,最早的车,据说是西班牙殖民者拉大炮的炮车,最早的牛车,恐怕也是富有牧牛传统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亚人的舶来品,不过俗话说得好,拿来了,消化了,也就是自己文化的一部分,更何况哥斯达黎加人又为牛车赋予如此之多的民族特色? 被交通工具的取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牛车是哥斯达黎加人最常用、甚至唯一的交通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在上世纪40年代,拥有一辆顶级牛车,是比今天拥有一辆最新款“宝马”或法拉利更有面子、更让人羡慕的事,许多有钱人为获得一辆与众不同的牛车不惜工本,一掷千金。不过花无百日红,随着火车、汽车的普及,牛车在大多数地区无奈地推出了交通工具的主力行列。 实用功能虽然被取代,但牛车的崇高地位却丝毫未见动摇,如今它已成为哥斯达黎加最出名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如今,在哥斯达黎加的每家工艺品店里,都能看到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牛车模型,在牛车之都萨尔奇,每一条街、每一个店铺、每一户住家,就连公园中的椅子和垃圾桶都被彩绘上了亮丽的颜色和图案,而这些无不来源于牛车装饰,去年,这里的工匠还造出一辆长14米,高4.75米,宽4.8米的超级牛车,并向吉尼斯申请“牛车世界纪录”,如今,在节日游行、宗教庆典和婚俗嫁娶等场合,牛车仍是哥斯达黎加人最热门的花车选择。 相关链接美丽和平的神秘国度很多人对哥斯达黎加的了解是从世界杯足球赛开始的,其实在西班牙语中“哥斯达黎加”的意思是“富庶的海岸”。哥斯达黎加处于美洲的中心,有直通欧亚的海洋,又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美洲市场。因此以旅游、香蕉咖啡种植和电子元件出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哥斯达黎加在中美洲堪称富裕。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的狭长地带,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公里的海岸线,并且多火山和森林。 该国约有427万人口。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相似,作为曾经的西班牙殖民地,在哥斯达黎加的人口中,混血儿和纯种欧洲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土著居民、从非洲来的黑人后裔和华人。 由于地处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交汇处,哥斯达黎加拥有多样的文化。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哥斯达黎加北部地区是玛雅文明最南部的领地,中部和南部是奇布查族领地,而西海岸则居住着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奴隶,也就在这个时候,许多中国农民来到这里修筑铁路。 最让哥斯达黎加人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自然资源,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森林覆盖面积仍在增加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各种珍稀的动植物与人类平等相处。哥斯达黎加素有“中美洲的花园”之称,国土四分之一的面积是森林,是北美洲举足轻重的生态家园。为了保护自然资源,1970年,政府决定实施自然保护政策,建立生态保护区。 同时,哥斯达黎加还是世界上少数没有军队的国家,从1950年起,哥斯达黎加就废除了军队,并将之写入该国宪法。 与火山为伴哥斯达黎加地处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一边是风光旖旎的加勒比海,另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太平洋,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别看这个国家面积不大,却拥有十数座火山,不过能去的就只有3个:博阿斯、伊拉苏和阿雷纳尔。 3座火山中,最年轻的活火山阿雷纳尔格外引人注意。它的锥形外观很端正,犹如日本富士山一样。40年前,一场地震引得这座休眠了近400年的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吞没了周围15平方公里的土地。喷发之前,山上有大量植被和各种飞禽走兽,可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有灰色,80度的峭壁上焦痕累累,随风飘来浓重的硫磺味。火山活动是双刃剑,既能使生灵毁灭,也能增加土地的肥力,火山灰是很好的肥料,哥斯达黎加的许多谷地很肥沃,博阿斯火山坡上的地价更是非常贵。 岩浆喷发对于这个火山之国的子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一些描写哥斯达黎加生活的油画,都不约而同反映了这样一种场景:远处的火山在冒黑烟,闲人百无聊赖地倚在窗前看看,主妇和孩子们依旧忙着、玩着,连头也不抬一抬。阿雷纳尔喷发时频率能达到每5至10分钟一次。这种喷发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次数频繁,却比较缓和,所以能较近距离观看而没有太大危险。阿雷纳尔的这个脾气也让它成为哥斯达黎加著名的景点。 新 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