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台女狮 |
释义 |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的舞狮主要分南狮、北狮两种。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将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而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有一种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由女性饰成舞狮在高台上表演的独特艺术,被称为女子高台舞狮。一般由功帮武术队有武术功底的女队员组成,一狮两人合作,首尾配合,舞动醒狮,配以的大鼓、厚锣、响钹,随着乐声起伏,“狮子”神气地舞动,然后和着节奏在高台上舞动,演绎狮子的各种动作形态。 我国有名的仡佬族民间高台舞狮是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川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五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 而徐闻的女子高台醒狮队员一般是四人二狮,轮流在地下、台上表演,从地上到首层的四张八仙台,再跳上二层八仙桌直至跃上三层最顶的单张八仙桌。狮子自下盘旋而上,时而转动,时而跳跃,完成翻、滚、叠等惊险动作,直至顶部,跳跃自如。女子高台舞狮充分发挥了女性感情细腻、平衡力好的特点,精湛技艺和表演把“狮子”从酣睡到奋起的神态举止、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