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楼镇
释义
1 四川资中县辖镇

高楼镇位于资中县城西北凹公里处,老成渝路及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其间,交通便利,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楼镇人民政府始建于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全镇总面积48.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66米。地理位置耕地面积34997亩,人口41535人。

中文名称:高楼镇

行政区类别:四川省

所属地区:四川省资中县

电话区号:0832

邮政区码:641200

地理位置:四川省资中县

面积:26.5平方公里

人口:40877

镇情简介

高楼镇人民政府始建于1992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共农乡、三河乡和高楼乡组成,是内江市重点发展城镇之一全镇由30个村和1个居委会组成,下设3个办事处,即高楼办事处、共农办事处、三河办事处。地貌属坪状高丘,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冬季短,年平均气温在17—17.5℃之间。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甘薯、花生、油菜籽,畜禽以生猪为主,盛产柑橘、脐橙、板栗、塔罗科血橙、枇杷等,目前已建成两个雪花梨基地。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1054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067万元,人均纯收入1159元。主要企业有白石厂、蜂窝煤厂、卫生纸厂等及6个中小学、3个卫生院。

行政辖区

高楼镇下辖村:紫金村、古罗村、清凉村、书房村、五四村、永定村、鹤林村、桥良村、农林村、长沟村、一心村、天星村、虎山村、二丰村、四面村、藿麻村、龙台村、贡家村、惜字村、雨台村、玉皇庙村、同德村、世民村、合群村、世发村、三岔村、爱国村、兴义村、集中村、三河村。

人口状况

高楼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0877

男 21249

女 19628

家庭户户数 11157

家庭户总人口(总) 38452

家庭户男 19879

家庭户女 18573

0-14岁(总) 10337

0-14岁男 5359

0-14岁女 4978

15-64岁(总) 27269

15-64岁男 14334

15-64岁女 12935

65岁及以上(总) 3271

65岁及以上男 1556

65岁及以上女 171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7740

2 重庆铜梁县辖镇

乡镇简介

高楼镇位于铜梁北部边陲,与合川、潼南接壤,坐落涪江河畔,距县城33公里。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镇辖8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8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3981户,总人口13266人,其中农村12400人,面积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70亩。全镇基础设施齐备,水陆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社社通电话。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盛产涪江清波、岩鲤、鳊鱼、黄腊丁、桂鱼、大口鲶等优质野生鱼类,蚕桑、蔬菜、生猪水禽等农业产业也颇具规模。

高楼镇是著名的“铜梁火龙”之乡,火龙文化历史悠久,盛名远播。近年来,“铜梁火龙”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香港凤凰台、上海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火龙雄姿频频出现于国内外。成功地参加了重庆人民广场国庆50周年庆典、2000年重庆中国首届铜梁龙灯艺术节、2001年中央电视台元旦联欢晚会长达10分钟的现场直播、2002年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AAPP会议)和世界银行信息年会文艺演出、2005年东亚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等重大庆典演出。现有20余支火龙队伍可分赴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行政辖村

高楼村 引涪江村 龙塘村 石堡村 莲花村 歇坪村 大桥村 盘石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3565

男 7117

女 6448

家庭户户数 3689

家庭户总人口(总) 13559

家庭户男 7111

家庭户女 6448

0-14岁(总) 3118

0-14岁男 1691

0-14岁女 1427

15-64岁(总) 9331

15-64岁男 4900

15-64岁女 4431

65岁及以上(总) 1116

65岁及以上男 526

65岁及以上女 59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414

3 河北三河市辖镇

乡镇简介

高楼镇隶属河北省三河市,是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元初建村并因清初修建一高大戏楼而得名。全镇总面积78.5平方公里,辖37个自然村,总人口3.4万人,耕地面积78.5平方公里。2005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118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70618万元,农民人均收达到5650元,位居三河市先进镇行列。

区位优势

高楼镇位于燕郊经济开发区北部,西部和北部与北京通州、顺义两区接壤。镇中心距天安门和首都机场均30公里。燕灵路(燕郊——灵山)、燕顺路(燕郊——顺义)、李大路(李遂——大厂)、燕郊迎宾路(燕郊——顺义北务乡)均穿境而过并汇集于102国道。附近有大秦铁路、北京930公共汽车,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辖区代码

代码 131082107:~201 高楼村 ~202 庄户村 ~203 乔官庄村 ~204 万庄子村 ~205 高庙村 ~206 沈家庄村 ~207 五福庄村 ~208 石官营村 ~209 皮各庄村 ~210 黄辛庄村 ~211 孤山营村 ~212 西大府村 ~213 高楼辛村 ~214 小高楼村 ~215 刘家河村 ~216 兴隆庄村 ~217 孙辛庄村 ~218 韩家庄村 ~219 丁家庄村 ~220 白庄子村 ~221 军下村 ~222 程官营村 ~223 北大府村 ~224 荣庄子村 ~225 贾官营村 ~226 小崔各庄村 ~227 西山西村 ~228 东山西村 ~229 北曹庄村 ~230 张老辛村 ~231 前车坊村 ~232 后车坊村 ~233 双营村 ~234 东南各庄村 ~235 西南各庄村 ~236 牛府村 ~237 北杨庄村

区划沿革

1961年建高楼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孤山乡、小崔各庄乡并入。1997年,面积81.3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高楼、石官营、皮各庄、北黄辛庄、五福庄、沈家庄、孤山营、西大府庄、高庄、高楼辛庄、庄户、万家庄、乔官屯、小崔各庄、程官营、北大府庄、白家庄、军下、荣家庄、小丁庄、韩家庄、孙辛庄、贾官营、兴隆庄、刘家河、小高楼、东山西、西山西、后坊、前东坊、双营、西南各庄、东南各庄、牛府、北杨庄、张老辛庄、北曹庄、后赵村、前赵村39个行政村。

资源优势

高楼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及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前景广阔。镇内规划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工业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已入住企业10家,土地存量充足。镇内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异常活跃,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养牛大王”李福成的福成五丰食品有限公司,有河北省“养猪状元”宋慧明的明慧天泽食品有限公司,有亚洲最大的粮油制作企业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鑫生木业、奇美木业、奥林木业等一批木材加工企业异军突起,由此带动了当地林木业的发展。近年来,高楼镇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农业已由单一个体农业向集群化、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镇农业基本形成了东部果、西部菜、中部粮和花木的农业结构布局。已建成10000亩的果品基地,6500亩的蔬菜基地,20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

环境优势

高楼镇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更有不断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投资1.3亿元的220KV输变电站正在建设之中。程控电话已突破3000门,图文传真、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通讯网络完善,信息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齐全快捷,社会治安环境良好,教育、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投资2.4亿元的国内第一所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面向全国招生,届时统招在校大学生将达到6000人。同时,镇政府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设诚信高楼,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使高楼成为商家投资兴业的“理想热土”。

政策优势

高楼镇党委、政府全面调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你赚钱,我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土地使用方式灵活多样,土地转让、出租价格优惠,用电、用水、用工成本低廉。高楼与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体化、燕郊迎宾路的北延工程的实施,三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发展布局的重新划分,把高楼作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版块以及擦境而过的京平高速公路的通车,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入口的密涿高速支线建设,无疑给高楼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诚然,我们期待迅猛发展,我们还有很多领域和项目亟待开发和建设,高楼要招商,高楼盼招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重振高楼雄风,快步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4 安徽灵璧县辖镇

乡镇简介

高楼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是灵璧县东北的边陲乡镇,镇政府所在地高楼集距灵城41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亩,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孟山是全镇最高点,海拔15.2米,潼河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大小路、鲍虞路、高渔路交叉穿过,交通不怎么便利,乡镇道路破坏严重,最近几年水污染也比较加剧。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3582

男 32783

女 30799

家庭户户数 15989

家庭户总人口(总) 63045

家庭户男 32430

家庭户女 30615

0-14岁(总) 18520

0-14岁男 10062

0-14岁女 8458

15-64岁(总) 39605

15-64岁男 20329

15-64岁女 19276

65岁及以上(总) 5457

65岁及以上男 2392

65岁及以上女 30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2932

行政辖村

高楼村 王楼村 龙庙村 张刘村 大张村 侯集村 卓圩村 崔庄村 潼郡村 崔圩村 梁庙村 钱庄村 鳔张村 青谷堆村 鲍庄村 任庙村 汤庄村 汤庙村 卓海村 前海村 朱庄村 陈庙村 张潼村 营西村 张营村 侯楼村 前吴村 徐营村 毛庄村 厉路村 郭庄村 张场村 高庄村 孟山村 赵威村 倪场村

5 浙江瑞安市辖镇

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

2011年,撤销龙湖镇、平阳坑镇、高楼乡、宁益乡、枫岭乡、营前乡、东岩乡,合并设立高楼镇。调整后,高楼镇位于瑞安市西部,飞云江中游两岸,辖3个居民区、14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村村。230、330省道过境。景点有寨寮溪风景区、花岩国家森林公园和龟洞自然风景区。鹅尖山(高楼山)海拔764.3米。

原龙湖镇

位于瑞安市西南部,飞云江中游南岸,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北与高楼乡隔江相望,东南与平阳县交界,西南与文成县接壤,西北与营前乡为邻,东北与平阳坑镇毗连。面积33.3(温州年鉴2009年为57.9)平方千米,人口1.84万人(2008年末)。辖龙翔1个居民区,西村、石龙、朱山、湖石、白岩前、下龙、车头岗、张坑、铁炉坑、后坑、范山、坑底、龙一、孙山、屿后、张基、岩头咀、龙二、永安、顺溪、上龙、樟岙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村村,距市区41千米。 【沿革】明嘉靖间属嘉屿乡四十八都。1931年属第四区(西区)江丰、江裕两乡;1935年属高楼区丰裕乡。1951年析置石龙、丰裕两乡,同年合并为石龙乡。1958年为石龙管理区,l961年为石龙公社;1984年复称石龙乡。1987年撤乡设镇,改为龙湖镇。1958年至1992年为高楼区区公所驻地。1997年,面积32.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西村、湖石、石龙、朱山、白岩前、下龙、车头岗、张坑、铁炉坑、后坑、范山、龙一、坑底、孙山、屿后、张基、岩头嘴、龙二、永安、顺溪、上龙、樟岙、屿后茶场23个行政村和龙翔街居委会,镇政府驻西村村。

原平阳坑镇

位于瑞安市西南部。南界平阳县,东北与马屿镇、大南乡相连,西北与高楼乡为邻。面积47.7平方千米,人口3.03万人(2008年末)。辖永和、平江2个居民区,平阳坑、林泗洞、小净水、塔石、风门、上河头、塘岙、大降、徐山、篁坑、白象、底大坑、陈山头、东源、南山、界后、晚垟头、碎石、半岭堂、黄岩、牛桥、坳口、马前、龙潭、林宅、戈溪、岭脚、下角、彭宅、施宅、上马前、吴界山、滩脚、南翔、上岙、坑底角、江边、大华、外垟湾、底垟湾、株树坪、杭山4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平阳坑村,距市区32千米。 【沿革】明嘉靖时属安红乡四十四都和广化乡四十七都。1931年属第四区(西区)江华、江平、江文、江凤4乡;1935年属平华、文凤两乡;1946年属高楼区文华乡。1949年文华乡析置永新、永和两乡,1955年两乡合并为永和乡;1958年为永和管理区,1961年为永和公社。1952年至1966年为平阳坑区公所驻地。1984年复置永和乡,1985年撤乡设平阳坑镇,1992年风翔乡并入平阳坑镇。1997年,面积51.9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搭石、坳口、塘岙、上河头、小净水、林泗洞、戈溪、林宅、江边、岭脚、龙台、吴介山、下角、坑底角、施宅、彭宅、马前、上马前、大华、朱树平、杭山、底洋湾、外洋湾、上岙、南岙、滩脚、牛桥、丰门、白家、大降、大坑、界后、徐山、杭坑、平阳坑、陈山头、南二、半岭堂、碎石、黄岩、晚洋头、东源4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平阳坑村。

原高楼乡

位于瑞安市西部山区,飞云江中游北岸、寨寮溪北岸。面积29.1平方千米,人口1.73万人(2008年末)。辖高一、高二、高三、横架、大京底、象垟、蚕场、社后、大京垟、大京山、东升、罗溪、下泽、象村、溪口、沙垟、大京、软山、东村、上泽、樟垟21个行政村、1个茶场。乡政府驻高一村,距市区40千米。 【沿革】1949年设高京乡,1957年改高楼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为27.3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高一、高二、高三、蚕场、上村、大京、大京底、大京洋、大京山、樟洋、上洋、社后、沙洋、茶场、罗溪、横架、东升、软山、东村、上泽、下泽、溪口22个行政村。

原营前乡

位于瑞安市西部山区,飞云江中游,西临文成和泰顺县。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08万人(2008年末)。辖营前、铁山、官岩、地赖、赵山、小口、旺垟、文湾、黄岙、潘营、石溪、下山、大树脚、双垟、林山、洪地、地赖山1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营前村,距市区48千米。 【沿革】1931年设江荣乡,1943年更名为营前乡,1946年与东岩乡合并称营远乡,1949年与东岩乡分离重称营前乡,而后又分成营前乡和地赖乡。1958年合并称营前公社管理区。1984年改名营前乡。1997年,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赵山、地赖、地赖山、官岩、铁山、小口、潘营、石溪、黄岙、双洋、洪地、林山、营前、下山、大树、旺洋、文湾17个行政村。2007年人口10712人。

原东岩乡

位于瑞安市飞云江上游西部山区。东连枫岭、宁益两乡;南靠营前乡;西北与文成县接壤。面积41.1平方千米,人口0.89万人(2008年末)。辖东坑、水碓坑、寿桃尖、梅山、白叶、大徐、民族、中心、斜山、杜垟、寨下、石马、金垟、梅树岭、岩头山、岩头、驮庵、沉河田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东坑村,距市区60千米。 【沿革】1962年建东岩公社,1983年设东岩乡。1997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岩头山、岩头、金洋、石马、梅树岭、寨下、驮庵、斜山、东坑、陈河田、杜洋、民族、中心、大徐、白叶、寿桃尖、梅山、水对坑18个行政村。

原宁益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飞云江上游,以中低山丘为主。面积63.5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0.83万人(2008年末)。辖下巨垟、大梅、红头巾、马岗脚、徐垟、双坑、南山一、南山二、墩头、徐发、黄山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下巨垟村,距市区50千米。 【沿革】1951年建宁益乡,1957年改公社,1987年建乡。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双坑、徐洋、红头巾、徐发、下巨洋、墩头、南一、南二、乡林场、马岗脚、黄山、大梅12个行政村。

原枫岭乡

位于瑞安市西部,东连桂峰乡,南接宁益乡,西邻东岩县和文成县,西北和青田县接壤。面积29.8(一说35.3)平方千米,人口0.45万人(2008年末)。辖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大藏村。地处寨寮溪风景区内,有甘漈等名胜景点。 【沿革】1950年建枫岭乡府。1958年更名生产大队,1959年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4.5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大藏、垄头、东龙、西龙、大竹坑、垟岙头、垟岙、岙口、大垟坑9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1347户、4521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