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考自主命题 |
释义 | 定义:高考自主命题即是各个省份可以不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试卷,单独组织本省教师进行考试试卷的编写,即自主进行高考试卷的单独命题。 自主命题要求首先是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经验; 其次,本省要有足够的命题教师——他们既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也必须了解基础教育,还要对所命题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有的省就很难组织自主命题。这跟当初的大学分布不够合理有关,有一些省份没有重点综合类大学,学科能力先天不足。“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除港澳台外)、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量已经足够大了。” 自主命题缺陷一、命题质量 是在命题质量上,各省实行自主命题,只能从本省中挑选命题人员,在命题水平和管理经验方面都不及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而命题质量即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高下,又直接关系到考试选优汰劣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的权威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二、命题成本 分省命题使考试成本明显加大。据了解,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高考试题的总成本每年大致是150万元左右。而今年参加自主命题的省市,其直接开支都在150万元以上,有的省份甚至高达600万元。 三、命题安全 分省命题泄题漏题的风险可能会有增无减。虽然自主命题减少了因一省泄题波及全国的风险,但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讲关系的国度中,各省自主命题人情请托、特权干涉的抵御能力,显然要低于全国统一命题,泄题漏题的可能性也较后者更大,对考试公平性的损害自然也更大。 四、命题权威 分省命题使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并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高效、权威的特点,全国统一命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然而,如今在大规模削弱高考统一性的同时,高校仍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这与国际上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发展的趋势(统一考试与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是不尽一致的。 五、掩盖了教育的不公 实行各省自主命题将掩盖高考录取中的区域不公平问题。近年来,高考分数线的“倾斜”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正当人们开始直面并致力于解决这一不公现象时,各省实行自主命题,使得省际间录取分数线将不再具有可比性,从而将“巧妙”地掩盖高考录取中区域不公的矛盾。 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无不明示着这样一个命题:公平是任何社会永恒的诉求。在日益追求公平、公正与效率的今天,任何一项制度,其生存或发展空间的大小,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程序的公正程度。考试制度的改革,若改掉公平,就等于革自己的命。对中国这样一个尤重人情关系、社会资源相对紧张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民众的公平忧患意识与渴望也较别国更为强烈。“不患寡而患不公”是社会大众的普遍心态,亦是对高考改革的现实心态。在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尚较突出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机会公平乃高考改革第一要义。即使在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的今天,乃至迈入普及化的明天,也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公平仍是且将一直是高考改革的要素。 北京高考自主命题2002年首次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高考部分科目不再使用全国统一卷,开始自主命题。 “3+X”的考试形式在当年春季高考中首次亮相,高考生不再考五科,而只考四科,除语、数、外三科外,文科考生考文科综合,理科考生考理科综合。这一次春季高考也是北京高考自主命题的开始,当年春季高考、夏季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由北京自主命题,而文综和理综则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2002年夏季高考语文作文题——《规则》,成为本市夏季高考自主命制的首个作文题。 两年后的2004年夏季高考,伴随着文综、理综也由本市自主命制,本市高考实现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虽然2006年起,本市取消了春季高考,但始自春季高考的自主命题和“3+X”的考试形式一直沿用至今。2010年,本市举行了新课程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则是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十次高考。 求新求变 京味渐浓2006年9月,本市在全国率先表彰了12位命题教师,以鼓励他们根据北京考生接受现代信息较多、较快、城乡差别较小等特点,在题目立意、选材、背景设置上勇于出新求变。 2002年北京夏季高考开始,语文学科增加了主观题分值,优化了试卷结构,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据近十年一直从事高三教学的东直门中学语文老师安建惠介绍,以前全国卷考查汉语拼音、字形的题目为两道,而北京卷则把考查字音、字形合并成一道题,这样就节省出一道题目的容量考查学生的鉴赏、审美等语文能力的应用。2004年高考语文甚至将“北京方言”也列进了考题,2006年的作文题《北京的符号》更是将北京自主命题的“京味”发挥到了极致。 全程参与这十年本市高考阅卷的阅卷教师对北京自主命题的“京味”体会最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就曾在高考语文阅卷组内部刊物《阅卷纵横》中评价200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于无意中透出一股‘精英气’”。2005年高考阅卷,阅卷教师们更是在《阅卷纵横》把北京卷评价成“‘新青年’的姿态”,以说明北京卷的个性、创新甚至叛逆。这一年的高考语文中,北京卷增加了科学类文章阅读,甚至选择了《什么是戏曲》这样的文艺学知识短文为测试文本,散文阅读测试中考查学生赏析的意味也有所增强。 2010年新课程高考改革,本市语文科目又率先增加了“阅读延伸题”等新题型,取代了以往的“语言表达”题型,“这实际上又比全国领先了一步。”安建惠说,因为“阅读延伸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还注重对考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作文的“镣铐”越来越少自主命题十年,夏季高考语文已揭晓了9个作文题,虽然命题作文占了7个,绝大部分都有材料说明,但均个性十足。 安建惠表示,以前高考作文首要关注是否跑题,只要跑题,作文成绩很难及格。而自主命题的作文题,则淡化了对形式的要求,考生可以任意发挥,只要自圆其说。“考场上套在考生身上的形式镣铐越来越少了,八股频现、佳作难觅的现象有所改变。”安建惠说。 例如去年的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是十年自主命题中唯一一个关系题,“考生可以任意安排‘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比例,只要两者都说就行,谁多谁少,都不算跑题。”安建惠说。 十年中,作文只有一个“镣铐”一直带着,那就是作文文体不能写诗歌。安建惠表示,诗歌是语言极其精炼的一种文学形式,考场作文要求800字以上,学生如果写诗歌,即便20字一行,也要写40行,不要说很少有学生能够驾驭这种文学形式,写出好作文,就连阅卷教师也未必能驾驭。为了给学生文字公正的评价,高考作文尚未对“诗歌”开禁,除此以外,其他的文学形式均可。 回归考生身边事安建惠表示,虽然前九年自主命题作文题目从未偏离过全国的大气候,但始终有暗线串联,无论是关注历史;关注传统文化;还是关注现实话题,都在引导考生更加关注身边事,联系自我实际,使作文言之有物。 9个作文题大都关注了社会热点,例如2002年的作文题《规则》,就以当年举行的世界杯的“规则”为材料,要求考生作文;2003年的《转折》则一下让大家想到当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以及伊拉克战争,都使考生对当年的作文题《包容》有感而发。 2005年的《说“安”》,虽然少有的限定了作文体裁,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引起争论,但在安建惠和众多阅卷教师眼中,这更体现了北京命题者的勇气。安建惠表示,能写议论文是高中生语文的基本要求,而这道题恰恰反映了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更有针对性。 2006年的《北京的符号》甚至被部分语文老师看作是恢复高考以来,鹤立鸡群的高考作文题。“这不仅有北京的特色,还要求考生既要关注过去的北京符号,还要畅想未来的北京符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底蕴,还考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安建惠说。 而2009年的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不仅少有地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作文材料,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我”,引导考生联系自我作文,更加关注考生的个性。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也延续了对考生自我的关注。 说到2011年的第十道题,安建惠大胆给出了预测。在她看来,今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自主命题第十个高考作文题很可能会关注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 自主命题历年作文题2002年 《规则》 2003年 《转折》 2004年 《包容》 2005年 《说“安”》 2006年《北京的符号》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2007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2008年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2009年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上海高考自主命题20年高考自主命题作文题目汇总 1985年 《知足常乐的争论》 1986年 《2000年回母校》 1987年 《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1988年 《清流与活源》 1989年 《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1990年 《时间啊时间》 1991年 《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1992年 《遥望星空》 1993年 《机遇》 1994年 《父辈》 1995年 《责任》 1996年 《我的财富》 1997年 《我看课外阅读》 1998年 《日本电影<自尊>的评论》 1999年 《回声的启示》 2000年 《给上海2010年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 2001年 《关于文化遗产的话题》 2002年 《面对大海》 2003年 《杂》 2004年 《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