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加索俘虏 |
释义 | 影片细致地展示了两个俄国兵在特殊环境中的互相了解,以及他们跟叛军的逐渐沟通。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让人思索战争的荒谬。 基本资料中文片名 高加索俘虏 外文片名 Prisoner of the Mountains 更多中文片名 高加索的俘虏 冤无头债无主 山之囚 山岚之爱 山中困囚 山村俘虏 更多外文片名 Kavkazskij plennik Prisoner of the Caucasus .....(UK) (literal English title) Karkazsky Plennik 片长 98 min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Dolby 评级 Rated R for some violence and language. 摄制格式 35 mm (Kodak 5293)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2762 m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 谢尔盖·波德罗夫 Sergei Bodrov 编剧 Writer 谢尔盖·波德罗夫 Sergei Bodrov 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story (uncredited) Arif Aliyev Boris Giller 演员 Actor Oleg Menshikov .....Sacha Kostylin Sergei Bodrov Jr. .....Ivan (Vanya) Zhilin Susanna Mekhraliyeva .....Dina Dzhemal Sikharulidze .....Abdul-Murat Aleksandr Bureyev .....Hasan Valentina Fedotova .....Zhilin's Mother Aleksei Zharkov .....Maslov, the Russian Commander Pavel Lebeshev .....(as P. Lebeshev) 制作人 Produced by 谢尔盖·波德罗夫 Sergei Bodrov .....producer Carolyn Cavallero .....producer Boris Giller .....producer Eduard Krapivsky .....producer 上映日期加拿大 Canada 1996年9月8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1997年1月31日 瑞典 Sweden 1997年2月21日 日本 Japan 1997年3月29日 西班牙 Spain 1997年4月14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7年4月19日 .....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德国 Germany 1997年4月24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7年5月23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97年6月26日 丹麦 Denmark 1997年8月8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7年9月20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荷兰 Netherlands 1997年11月6日 英国 UK 1998年2月20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8年4月30日 法国 France 2002年7月17日 ..... (re-release) 剧情介绍版本一 以车臣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位车臣村长俘获两名俄罗斯士兵,希望通过交换战俘赎回爱子的故事,不料双方怨恨未消,情谊却暗生,然而战争的无情却摧毁了普通人对平凡生活的简单要求。 版本二 在高加索的战争中,村民阿普杜拉·穆拉特抓到了2名受伤的俄国士兵。阿普杜拉的儿子恰好被俄军俘虏了,于是老头想和战俘营长官商量交换战俘…… 版本三 影片的灵感来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高加索的战俘》(The Prisoner of the Caucasus)。一个俄国新兵遭到车臣分裂分子的袭击,只有他和另一个老兵存活,但被当地的村民姆拉特抓获。姆拉特要拿他们两人来交换自己那被俄军关押的儿子。但是,俄军指挥官不敢贸然行事,姆拉特让只好新兵给他母亲写信,让母亲给俄军的上级施加压力达成目的。 版本四 车臣战争。俄罗斯准尉萨沙和新兵伊万被以穆拉特为首的当地山民俘虏。穆拉特想用他们做人质交换回自己被关押在俄罗斯军营中的儿子。行动敏捷、富于作战经验的萨沙带着伊万杀死看守,逃出了地窖,但很快他们又被抓了回去。由于萨沙杀了当地牧羊人,高加索山民用宗教形式结束了他的生命。重又被关押的伊万和看守他的穆拉特的女儿吉娜友好相处,他送她自己做的玩具,慢慢赢得了小姑娘的喜爱。后来,穆拉特得知自己的儿子已被俄罗斯士兵打死,起先他想向伊万报复,吉娜请求爸爸不要杀伊万。最后,悲痛万分的穆拉特不想再这样无休止地报复下去,他释放了伊万。之后,俄罗斯的直升飞机在车臣村庄上空盘旋,伊万对着飞机高喊“不要射击”。 相关评论An extraordinary story of hope, courage and humanity. 或许是由于导演谢·鲍德洛夫1992年就移居洛杉机的缘故,他没有站在战争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而是客观冷静地展现了永无止境却毫无价值的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双方。影片拍摄手法朴实,色调搭配讲究。导演的儿子小谢尔盖·鲍德洛夫成功地塑造了纯真善良、温厚坦荡的伊万一角,虽然此前他并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后来他又担任了《兄弟》的男主角,一跃成为俄罗斯新生代实力派演员,令人遗憾的是2003年他在拍片途中遇难身亡。 获奖记录本片获199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国际影评联合会大奖、观众最喜爱影片奖,1996年俄罗斯“尼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小谢尔盖·鲍德洛夫与奥·缅什科夫并列)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