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震标准汇编2009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 [平装]作 者:中国地震局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开 本:16开 ISBN:9787502837488 页 数:1300 出版日期:2010-07-01第1版 第1次印刷 内容简介《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津法规的规定,制定并实施的地震标准。自1999年首批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实现地震标准零的突破以来,在各方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艰苦努力,地震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十年来,本着夯实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升业务工作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切实做好与地震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为全社会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宗旨,地震标准化工作在支撑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有序发展,建立我国防震减灾最佳工作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更好地推广应用地震标准,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地震标准汇编。 本汇编收集了2008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国家标准18项和2009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行业标准48项。 在《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的编辑过程中,所有标准都重新进行了审读,并纠正了原标准出版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必要之处还加有文字说明。尽管如此,《地震标准汇编2009(套装全3册)》在出版过程中可能仍会有某些疏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目录第一册 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T 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7.1-2008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2-2005防震减灾术语第2部分:专业术语 GB/T 18208.1-2006地震现场工作第1部分:基本规定 GB/T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T 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4-2005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T 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T 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1部分:测震 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磁观测 GB/T 19531.3-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GB/T 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GB 21075-2007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 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T 22568-2008公共地震信息发布 第二册 DB/T 1-2008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 DB/T 2-2003地震波形数据交换格式 DB/T 3-2003地震及地震前兆测项分类与代码 DB/T 4-2003地震台站代码 DB/T 5-2003地震地形变数字水准测量技术规范 DB/T 6-2003氡气固体源检定规程 DB/T 7-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重力台站: DB/T 8.1-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DB/T 8.2-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DB/T 8.3-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 DB/I 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 DB/T 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DB/T 11.1-2007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基本类别 DB/T 11.2-2007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观测数据 DB/T 12.1-2000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第一部分:传感器接口与控制 DB/T 12.2-2003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第2部分:通信与控制 DB/T 13-2000地震计接口 DB/T 14-2000原地应力测量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技术规范 DB/T 15-2005活动断层探测方法 第三册 DB/T 16-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 DB/T 17-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DB/T 18.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 DB/T 18.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 DB/T 19-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 DB/T 20.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 DB/T 20.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 DB/T 21-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常用技术参数表述与测试方法 DB/T 22-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仪 DB/T 23-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重力仪 DB/T 24-2007震例总结规范 DB/T 25-2008地震观测量和单位 DB/T 26-2008地震观测仪器分类与代码 DB/T 27-2008地震观测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DB/T 28-2008弱磁感应强度测量仪器检定规程 DB/T 29.1-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电观测仪第1部分:直流地电阻率仪 DB/T 29.2-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电观测仪第2部分:地电场仪 DB/T 30.1-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磁观测仪第1部分:磁通门磁力仪 DB/T 30.2-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磁观测仪第2部分:质子矢量磁力仪 DB/T 31.1-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壳形变观测仪第1部分:倾斜仪 DB/T 31.2-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壳形变观测仪第2部分:应变仪 DB/T 32.1-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仪第1部分:压力式水位仪 DB/T 32.2-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仪第2部分:测温仪 DB/T 32.3-2008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仪第3部分:闪烁测氡仪 DB/T 33.1-2009地震地电观测方法地电阻率观测第1部分:单极距观测 DB/T 33.2-2009地震地电观测方法地电阻率观测第2部分:多极距观测 DB/T 33.3-2009地震地电观测方法地电阻率观测第3部分:大地电磁重复测量 DB/T 34-2009地震地电观测方法地电场观测 DB/T 35-2009地震地电观测方法电磁扰动观测 序言 地震标准化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津法规的规定,制定并实施的地震标准。自1999年首批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实现地震标准零的突破以来,在各方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艰苦努力,地震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十年来,本着夯实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升业务工作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切实做好与地震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为全社会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宗旨,地震标准化工作在支撑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技术和管理的协调有序发展,建立我国防震减灾最佳工作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更好地推广应用地震标准,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了地震标准汇编。 本汇编收集了2008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国家标准18项和2009年底之前发布的所有地震行业标准48项。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所有标准都重新进行了审读,并纠正了原标准出版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必要之处还加有文字说明。尽管如此,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可能仍会有某些疏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