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凤英 |
释义 | 蒙古游击队队长高凤英(1909-1941)原名德勒登,又名道尔吉,蒙古族,土默特旗保尔合少村人。少年时,双亲先后去世,他们姐弟三人在三叔父家中长大。 1929年(民国十八年),高凤英参加革命工作,给共产国际派回内蒙古开辟工作的佛鼎担任交通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民国十九年),他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党务学校学习。1935年奉派回国,担任国际交通的工作,与吉雅泰、毕力格巴图尔密切配合,做了不少工作,“高凤英”就是这时使用的化名。次年,他与王建功、刘洪雄在保尔哈少建立了一个中共支部,他任宣传委员。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高凤英与刘洪雄、杨植霖等在滕家营村组织了“抗日开路先锋队”。为武装队伍,他们设法缴国民党溃兵的枪。一次遭到大批溃兵的报复,队伍被打散。此后,高风英潜入归绥,与刘、杨等以“大青山线抗日总司令部”的名义为号召,策反了伪军一个排的兵力,拉入哈拉沁沟打游击。1938年春,高凤英化装成农民进厚和市购买机枪配件,被逮捕,关入日本宪兵队。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但没有问出任何口供,又找不到他是共产党的丝毫证据。不久,在伪土默特总管署常科长帮助下获释。 1938年,高凤英带领原抗日开路先锋队部分队员上了大青山,加入杨植霖组建的“抗日团”,在大青山打游击。高风英在“抗日团”主要搞政治工作,也负责对外的联络工作。 1938年10月,“抗日团”与大青山支队会师后,改编为绥蒙抗日游击大队。高凤英随队参加了一系列战斗。是年冬,大队部的崔副官与三连长密谋率队叛变。高凤英与杨植霖密切配合,迅速平息了反叛,保全了部队。 1939年上半年,高凤英奉派到奎素沟一带开展战地动员委员会工作。 1940年春,高凤英接替李森任蒙古游击队队长,同时任中共土默特蒙古工委委员。在此期间,他不仅带队伍打游击,还从事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1941年春,蒙古游击队驻西沟老窑时,被叛徒胡定良里应外合缴了械,并裹挟数十名战士投敌。经此事件,高凤英毫不气馁,迅速重建了游击队,并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使游击队的战斗力更强了。一次,他带领蒙古游击队夜袭厚和市西南耿家营子的伪军军马场,夺得军马数百匹,将蒙古游击队装备为骑兵,还支援了兄弟部队战马2百余匹。 1941年10月18日,高凤英与中共绥察区党委社会部部长王聚德带领蒙古游击队部分战士,驻扎于万家沟大火烧。当晚,大批日军从萨拉齐据点出发,包围了大火烧。次日,敌人以猛烈的炮火扫射游击队隐身的窑洞,高凤英指挥战士们奋力反击,终因寡不敌众,1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内蒙古集宁市北站居委会主任高凤英 女,1951年4月生,内蒙古卓资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内蒙古集宁市新体路办事处北站居委会主任,集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8-1973年在卓资县福生庆乡福生庆大队任贫协主任、妇女主任、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1973年7月任福生庆乡并为大队党支部委员至1984年。1984年在集宁市新体路办事处北站居委会任党支部书记兼治保主任。1986年在集宁市新体路办事处北姑居委会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至今。在历年的工作中,数次受到党和政府部门的表彰,曾被评为中共集宁市委员会199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集宁市委员会、集宁市人民政府授予1987年度社会治安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治安员称号;被集宁市人民政府授予1991年度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共集宁市新体路办事处委员会评为199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1996、1997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被选为中共集宁市委员会第七、八次代表大会代表,集宁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十一届代表。 山西晋城市市委讲师团团长高凤英 教授。女,1942年1月出生,山西沁源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大学。现任山西晋城市市委讲师团团长。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理论教育工作,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给县处级以上干部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市五大班子领导中心组和各县区中心组讲课。曾主持完成了全市1万多名干部的正规化理论教育。个人和所在单位曾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多次被省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评为全省优秀理论工作者、理论工作先进集体。同时也受过市委的多次表彰奖励。积极从事理论研究,曾在《光明日报》、《党史研究》、《理论探索》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选人《华夏丛书》,并被国外译成英文、日文出版发行,3篇被收入《中国党政企业大型系列丛书》和《来自实践的报告》等大型丛书。曾获山西省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社科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山西农经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主要著作有《中共党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中国革命史学习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读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读本》、《晋城市情和改革再论》5本书。参加编写过理论书籍、教科书、词典等20余本书,部分获国家级奖。 革命烈士高凤英,(1925-1947)女,汉族,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高凤英1944年参加革命,任双堡乡妇抗会主任。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国民党军队向苏中解放区发动进攻,7月占领了苏中重镇姜堰。她积极响应区委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加区游击队。由于她立场坚定,机智勇敢,又有自幼练就的高超的游泳技术和爬树本领,因此,侦察敌情、打仗,样样出色。新四军主力北撤后,斗争环境更为险恶,领导安排体弱的干部及女同志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全的地区工作。她坚定地说:“我不到那里去,我要参加区队打游击”,“男同志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从此,她成了区队唯一的女队员。战斗中,她经常冲在前面,生活中又很关心同志、吃苦耐劳。1947年1月14日,部队在高家垛遭敌人包围,战斗中高凤英腿部负伤,隐蔽在一位大娘家。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施用酷刑,将她反剪双手吊在屋梁上,用皮鞭抽打了整整一夜,她坚贞不屈。15日被敌杀害,年仅22岁。1947年延安《解放日报》在纪念“三八”妇女节的社论中写道:“我们要学习苏中高凤英和晋绥刘胡兰的光荣范例,领导广大妇女和敌人作誓死不屈的斗争。” 南通市港闸区环卫所扫街组长简介高凤英,女,原南通市港闸区环卫所扫街组长,已退休。高凤英的埋头苦干精神、不为名利的胸怀、忘我劳动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环卫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城市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1978年起,她连续五年被授予省、市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的称号;1978年、1979年被授予省、市“三八红旗手”;198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环卫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人物特写高凤英参加工作20多年中,不怕脏、臭、累、苦,清扫街道,见脏就扫,一丝不苟;厕所保洁,定时刷洗,力减臭味;倒马桶时,工作认真,又冲又洗;杀蛆灭蝇,细致入微,一只不漏。1987年2月中旬的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高凤英4点多钟就起床,辗转数里,打扫四条入粪口道路的积雪,帮助其他同志倒了100多只马桶。12月,领导安排她到扫街组任组长,该组负责清扫的唐闸地区,分为三个片,面积约40550平方米。高凤英以身作则,每天凌晨2点多钟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轮流去三个片带班扫街。她带班扫街要求达到“四清”标准——人行道清、大路面清、阴井口清和路牙清。高凤英除了倒马桶时认真细致,能做到一只不漏外,还对老弱病残特殊户进行上门服务。该地段的西工房有位92岁的毛伯纯老爹,20多年前跌断一条腿,行动不方便,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无人照顾。高凤英主动上门为老人倒马桶、扫地、买菜、买米。有一次,老人腹泻,大便弄得一身一床,高凤英为老人擦身子、换衣裤、洗被子。1988年,在杀蛆灭蝇期间,高凤英主动承担了男工的消毒工作,负责392座公厕和私厕的消毒任务,每天身背20多斤重的喷雾器和药水,走街串巷,步行10多华里。功夫不负苦心人,经31次检查,厕所无蛆率达100%。1988年苍蝇孳生旺季,唐闸地区235只灰箱需及时喷药杀蛆,但消毒员一时难找到。高凤英知道后,主动请战,完成了两名专职消毒员才能完成的任务。 高凤英外出开会前,总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有一次她去市妇联参加四天会议,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她每天都是起早把马路打扫干净后再去开会。1989年3月,环卫处修理厂汽车保修,需要除锈上漆。这工作既脏又累,高凤英却欣然接受任务,带领两名女同志将10天的任务6天完成。她在支援修理厂期间,每天2点钟起来扫街,7点钟扫完街后,买些早点在汽车上吃,赶到城里的修理厂去除锈。1988年,领导曾两次安排高凤英去疗养,她总是婉言谢绝,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 1988年12月,高凤英任扫街组长时,按规定她每月有三元钱的组长津贴。她领到钱后,首先想到的是,工作是大家干的,离开了集体,我个人将一事无成。于是她把领到的钱买了毛巾、肥皂等东西,分给小组里的每个成员。有时津贴不够用,自己再掏腰包补上。高凤英义务顶班、加班,从未补休和领过加班工资。环卫处是分散劳动,包干完成任务,工人完成任务后一般都是回家,她却总是往所里跑。到所部工场后,冲洗为倒马桶所用的小拖把,扎扫街用的扫帚、编制畚箕等。据统计,她每年为集体节约开支130多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