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大宜 |
释义 | 高大宜(Zoltán Kodály,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生于匈牙利的凯奇凯梅特,死于布达佩斯,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收集家、语言学家、音乐教育家与哲学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高大宜大学时修习哲学及语言,并入音乐院专攻作曲,其后以其研究匈牙利民歌之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家庭背景出生于匈牙利中部城市 Kecskemét (凯奇凯梅特),高大宜的童年在 Galanta (斯洛伐克的小镇,约有 16000 名居民)与 Nagyszombat (今天的 Trnava)成长,父亲是当地铁路站长,同时也是专心投入的业余小提琴家。虽然学校没有提供丰富的音乐课程,不过高大宜在父亲耳濡目染下,自幼学习小提琴演奏,并在教堂诗歌班演唱,与撰曲。高大宜的母亲也善于歌唱和弹奏钢琴。 人物年表1882年12月16日生于卡斯卡梅特。 1892年全家搬到文化古都纳吉松巴特,高大宜开始学习音乐。 1900年,18岁的高大宜自 Nagyszombat 的 Archiepiscopal 语言学校毕业,进入布达佩斯大学,进修日尔曼和匈牙利文学,同时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事 Hans Koessler,受益良多。他在音乐学院获得作曲与教学学位,并在大学修得哲学与语言学学位之后,前往巴黎Charles Widor门下学习,在那受到德布西音乐风格影响。 1904年取得文凭,隔年又拿到音乐教育学位。 1905年高大宜撰写 Adagio for violin (or viola or cello)& piano,五年后才对外公开。此时他为取得匈牙利民歌博士撰写论文,首度下乡采集地方民谣,这首作品刚开始是为中提琴与钢琴而谱,后来延伸为小提琴、钢琴与大提琴、 钢琴的版本,讽刺地是,大提琴版本反而比原先设定的中提琴版本更常听到。 1905年 10 月高大宜在音乐学院毕业演奏会首演管弦诗 Summer Evening (Nyári este)获得成功,这是他第一部重要的管弦乐作品 (如果 1898年他为学校管弦乐团写的序曲不算的话)。 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由此,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 1905-1906年高大宜受衔匈牙利民歌博士,撰写论文期间他下乡深入偏僻坊间,透过圆筒留声机录制地方民谣。 1906年发表论文题目《Strophic Construction in Hungarian Folksong》。并和 Béla Bartók (巴尔托克建立深固友谊。 1906年,12月, 24岁的高大宜获得哲学和语,博士学位,还有音乐,院奖学金,他首度,开匈牙利,前往柏林与巴,学习音乐,师事 Charles Widor。受到德布西和许多优秀作曲家,音乐启发。 1907年回布达佩斯,被指定为学,专任教员,后来传承恩师 Hans Koe,sler,亦成为作曲教授 (并成为 Ernö Dohnányi (或 Ernst von Dohnány,的助理。 1910年与爱玛·桑德(Emma Sandor)结婚。 1911年高大宜与巴尔托克成立了“新匈牙利音乐协会”,并且组个小乐团,主要推广新的创作作品演出。1913年发表《Memorundum》,成为世人肯定的学术调查法,更是为匈牙利音乐学的基础。 1919年 Dohnányi 成为布达佩斯学院院长,不过因为政治因素,同年被换掉。 1920年,他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儿童合唱曲。 1923年庆祝布达佩斯建城五十周年纪念,高大宜创作《匈牙利诗篇》(Psalmus Hungaricus),运用16世纪匈牙利吟游歌的素材及马札尔(Magyar)民谣语法,深获好评。 1929年,高大宜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份。 1929年在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建议下,高大宜大幅修改 Summer Evening,隔年托斯卡尼尼指挥纽约爱乐公演,这个后来的修改版一直流传至今。 1930年后高大宜更加重视合唱活动,他常到国内各地旅行,鼓励合唱活动,他深信合唱是提升音乐文化的唯一方式。 1944-1945年编歌唱教本,他的教育概念成为举世闻名的高大宜学法(Kodaly Method).它的基本方法是以首调唱法,手语等辅助歌唱,主要目标是提高大众的音乐基本能力,培养人民养成好音乐的习惯。 1958年高大宜的妻子爱玛逝世,隔年,以77岁高龄的高大宜再娶与年仅19岁的学生结婚。 1961年他担任国际民族音乐学会主席。 1964年受衔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名誉主席。 1967年3月6日因心脏病去世。 1967年3月6日逝世于于布达佩斯。 1975年国际高大宜协会在布达佩斯成立。高大宜并陆续获得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并为国际民谣委员会主席,国际音乐教育协会荣誉主席。 主要贡献民谣采集高大宜与同为匈牙利作曲家的巴托克认识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于1906年开始到匈牙利、罗马尼亚各地采集民谣,并共同发表著作《匈牙利民歌集》。 音乐教育高大宜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音乐教育方面的领域,从小受他母亲音乐教育的影响,他认为音乐教育是每个人应享的权利。在1940-1950年间,在匈牙利兴起的高大宜教学法,虽然不是高大宜个人所发明,是由高大宜、他的学生和他的支持者所共同推展的。他曾说过:“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为了肯定高大宜在音乐教育所做的贡献,布达佩斯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学校,均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给他。 在收集民谣的过程中,他注意到音乐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而发展出高大宜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教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相对音高、匈牙利五声音阶及教材的意义性,并利用手语与节奏语言这两种工具来培养。 高大宜并未写出教学的方法,他只是强烈地提出有关匈牙利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 要教学理念1.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 2.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 3.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 4.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 5.只有最好的,才是适合小孩子,他的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 6.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 7.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需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 8.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 9.去开启千万人的耳朵和心灵接触庄严的音乐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10.孩子们在这里所学的(学校),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光和血。 在匈牙利所发展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根据高大宜的教育理念。 教学实施1.相对音高或首调唱名法,在英国合唱的传统训练中被充分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指出音调和和声的功能。 2.匈牙利的民谣绝大多数为五声音阶,因此,早期的音乐训练皆采用五声音阶。 3.对于小心安排的音乐理念和材料,不是从知识方面,而是从对小孩子的意义而来的。从以上的原理,在高大宜音乐教学法中,为了得到一套方法,他使用以下两种工具: 1.手语(handsign),1986年在英国由JohnCurwen所建立的。 2.节奏语言,基本上由法国而来的。 总而言之,高大宜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使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人物评价在近代音乐教育史上,高大宜皆占着一个极重要的地位,他不但为当时的音乐教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为今后所有的音乐教学方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作用。他的著作被编译成各种语言达廿余种之多。 高大宜的教学法极为科学化及系统化,他将音乐各方面之训练,用其特别慎重及合理的态度,作出一个全新的安排,对将来专业音乐家的训练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故用于东欧,苏联及中国大陆的音乐小学中(每星期有五至八小时的音乐课)十分适合。但他也主张将他的方法用于普通的小学中,要求所有人皆能听、能读、能写,成为一个音乐化的公民,则似乎是一个过份的要求。 令人觉得遗憾的是高大宜将成人心目中之要求加诸儿童身上,而非从儿童本身出发来考虑,同时过多地偏向于声乐的合唱训练及读谱训练。因此在采用他的方法时,必须了解到他的出发点,将他的方法融会贯通地用于教学中。 代表作品Concerto for Orchestra (1939) Trio for 2 Violins and Viola Duo for violin & cello, Op. 7 (1914) Sonata for solo cello, Op. 8 (1915) Missa Brevis for soloists, chorus & organ (1944) Laudes organi, for chorus & organ (1966) Dances of Marosszék (1930) Dances of Galanta (1933) Háry János (1926) Te Deum (1939) Peacock Variations (1939) Psalmus Hungaricus (1923) 作品欣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